我的世界读书日
查看话题 >关于阅读 | 最靠谱的投资复利

2022年4月23日,早上八点半自然醒,吃完早餐出门做核酸,然后到西西弗书店看书。周六的早上多数人都在睡懒觉,书店内格外安静,但矢量咖啡已几乎满座。我拿起3本书,看完已过了午饭时间。走出书店刷朋友圈,才知道今天是世界图书日,那就应景分享一些阅读相关:
阅读方式
听书:筛选好书利器
早期的听书主要是照读原文,用耳朵代替眼睛去阅读,偶尔能听到国内买不到的书籍。随着罗振宇、樊登等知识类网红的崛起,听书变成一种“快消费”——听别人的解读就等于读过。
别人的观点纵然有所启发,但别人的见解不等于自己的,所以我最终将听书定位为筛选图书的有效渠道。当前最主流的樊登读书会和得到各有千秋。樊登读书会主打亲子教育、心理学、哲学、文化类书籍,得到则着重经管类,现阶段的我更倾向于樊登读书会。可是樊登也有他的弱项,很多哲学、文学类的讲解都很一般,但这不能全怪他,我后来买了几本纸质版,看得云里雾里,才发现他已经解读得很不错了。
书是读不完的,市面上售卖的书籍参差不齐、鱼龙混杂,那就先听听别人的讲解,再挑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
电子书:行走的图书馆
对于电子阅读这种方式,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接纳,主要因为随身带着纸质书有点不切实际。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我的手机装了Kindle、豆瓣阅读、微信读书和Neat Reader,时刻囤着电子书,只要遇到需要等待或通勤路上,我就立马打开电子书开始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总结得出——电子书只适用于碎片阅读。虽然现在的电子书可以直接查翻译、划重点、做笔记,但对于篇幅较长的经典和历史类书籍,我依然觉得纸质书更利于专注和梳理脉络。
纸质书:怀旧党的倔强
使用了5-6年的电子阅读后,我重新回归纸质书,这当中离不开深圳书店的蓬勃发展,几乎每个社区都有至少1-2个书店/书吧/书城/图书馆,让纸质书变得触手可及,深圳的图书馆服务特别赞,缴纳的税都回馈到自己身上!此外,看电子书我会觉得我在使用一款冷冰冰的软件,而手捧一本纸质书则有种踏实的幸福感。
阅读途径
独立书店
被吐槽“没文化”的深圳,却拥有很多不错的书店和书吧,覆盖各个行政区和社区。个人而言,无论选书还是氛围,西西弗书店都是我心目中的深圳No.1,每次到店里都能找到很有启发的好书,而且他们的选书跟樊登读书会比较同步,两者的选书方向都是我所喜欢的。我平均每月到书店一次,看看最近有什么新上架的好书,然后直接在店里看完,觉得很赞的书会买一本放家里。
我心中的深圳No.2是位于蛇口的溪木素年书屋,离6号花园不远。老板是个有情怀的人,一边在老家打拼,一边供养这个精神角落。他家的特色是有非常多外文书和二手书,整家店弥漫着人情味,雨天时听着屋顶的滴答声很有感觉。位于生态科技园、隶属于深投文化的博雅艺文空间也有点意思,文学类的陈列是按作者分类的,身心灵和财经类的书籍特别丰富。

论景观的话,我首推深圳湾公园的白鹭书吧,貌似是跟简阅书吧合作的,选书一般,多数需要先购买,就是窗外景色实在太美啦!不看书也可以来赏风景。
往期文章:深圳书吧|艰苦奋斗的深圳青年,文中提及的Kubrick和Coffee and已结业。
图书馆之城
我第一次去南山图书馆时被告知,可以通过图书馆之城公众号申请调配其他图书馆的书到我指定的预借柜,然后自行到预借柜取书和归还,连往返图书馆的时间都省了,非常方便。
南图E借
南山图书馆新推出的服务,在公众号点击南图E借,搜索并下单你想读的书,31天内可借3本,下单后基本2天内邮寄到你指定的地址,寄来的是全新的书!相当于南图给你买新书,读完到图书馆归还,洁癖者友好,yyds!
图书馆
深圳每个行政区都有一座图书馆,然而我貌似从小到大都对图书馆无感,总觉得图书馆的陈列远不如书店好,眼花缭乱,参差不齐,让人烦躁,不适合闲逛;加上现在有了图书馆之城和南图E借两种服务,图书馆更像大型免费自习室。
推荐书单
你花一万五所受的教育用一块五就能在公共图书馆得到。 ——《心灵捕手》
巴菲特在《成为沃伦 ·巴菲特》也说过类似的话,大意是:知识都摆在图书馆,谁都可以翻阅,这是一个公平的竞争。他这句话只对了一半。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不识字、不具备自学能力,这是最基本的阅读条件。一旦拥有阅读能力,阅读将是最靠谱的自我投资和复利收益。
从投资自己的角度,财经类和心理学类的经典都推荐看一下。前者能逐渐引导你回归一种健康的、自发的、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后者有助于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此外,建议多读历史和传记,前者能打破固有思维,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事情,后者能学到成功人士的优秀品质。
推荐今年1-4月看过的好书:
Top 3:
财经&商业传记类
大多数财经类书籍,要么堆砌太多专业术语故弄玄虚,要么有卖理财产品的嫌疑。一些国外的入门书籍通俗易懂,但提及的投资理财产品和思路不能完全适用于国内。总的来说,投资理财是一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