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读书日
查看话题 >撕下生活的遮羞布,继续向前——2021年度阅读报告
2022年是疫情爆发的第三年,单向街在423阅读双周的推文里,开篇就说:
2022已至4月,“更好的一年”并没有到来。
过去的年度(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告别了十几年象牙塔的生活,离开了生活六年的杭州,结束了一段五年的恋情。新生活、新身份、新起点,我时常一个人在生活里经历阵痛,脑海里的理想化与现实碰撞后产生了鸿沟,把我割裂。一路走来,选择向现实低头的时刻多过抗争,我时常寄情在书籍里,祈祷借此一把用力撕下生活的遮羞布。生活里处处都充满了困惑,我在书籍里去窥探别人的一生,从而解密自己的人生。
上一年度共计阅读37本,较之去年49本大幅下降。

TOP 1:成为波伏瓦
哲学和生活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生活中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哲学的选择。
就算没有看过《第二性》,就算不了解波伏瓦的哲学,也绝不妨碍阅读这本传记。书里回溯了波伏瓦的一生,我对她知之甚少,难以断定作者的笔触是否主观,但我想,迷人处有二:
一是人人都是“波伏瓦”。在书里,能看到波伏瓦曾为未来选择而迷茫,曾为萨特风流而忧伤,曾为亲友逝世而哀恸……正因为人类情感的相通之处,所以能在波伏瓦的一生中,犹如揽镜自照,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
更宏观地说,波伏瓦也展现了女性自我解放的缩影,以及哪些挣脱不开的枷锁。就像书里所说:
也许今天的读者会很鄂然,像波伏瓦这样的女性竟然会被谴责没有原创性。但是很遗憾的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很多女性创作者都会面对这种指控,而且很多时候他们甚至内化了这种自我贬低和轻视。
二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波伏瓦”。
做(being)自己并不意味着从出生到死亡都做同一个自己。做自己意味着,要在一种不可逆转的“成为”(becoming)的过程中,与同样在改变的他者一起不断改变。
20岁的波伏瓦从来不曾想过投身于政治,甚至推动了女性在法国的解放进程,我们也亦然。所以,要向前看,大胆无畏地向前看。只有眼光足够远,才不会囿于当下的困境不能挣脱。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幸成为写出《第二性》的波伏瓦,但波伏瓦一生中不断改变的精神和毅力是值得推崇和学习的。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所以,要不断改变。在不断地改变中找到自己,从而成为自己。
《把自己作为方法》里也曾谈到,人要去形成一种意识,平衡自己的历史来源和自己现在的行动,这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每一天。
曾有位学姐读完《第二性》后感言如下,分享给所有人:
不要空想、不要拖延,勇敢地完成自己地社会化,去独立地面对这个世界。只有行动本身,才能为存在着加冕。
TOP 2:蒙马特遗书
我们故事的特色就是没有任何鲜明的轮廓,所涉及的时间太长,涉及我的一生,那是一出持续不断、隐而不见、秘密的、内容实在的戏剧。
这本书是作者跟自己恋人分手后,写给同性恋人的书信合集。但我更愿意将其视为作者个人生命的独白。封笔后不久,作者就自缢了。虽然书籍不厚,但我读得很慢,字里行间的情感——“爱而不得”让我很感触:看到她从失去恋人的悲伤,再到绝望。哪怕读完书后已经大半年,我仍觉得心疼和忧伤。
很喜欢这段话:
每个人对我的意义都是确定的,我一直明白我要的是什么,我也仍然有能力及自由去选择对谁忠诚,去将灵魂给予,我也将一直保持如此。我很复杂,却也很清澈;我的心思很深沉,但我的爱欲却已纯净,这也是我最美丽,叫我与众不同,在人群中闪闪发光之处。
对于以身殉道我难以苟同,但秉持“纯粹、真诚、勇敢、真实和热情”,对爱情本来面目的追寻和对人生闪耀的美好时光的完成,值得钦佩和学习。
我们不是扑火的飞蛾,但也可以在亲密关系里强烈而绚烂地自我燃烧。
TOP 3: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智慧是人类最伟大的恩赐之一,只是在追寻知识的过程中,对爱的追寻往往被搁置在一旁。
查理·高登,一位心智障碍者。阿尔吉侬,一只小白鼠。连接两者的是一种提升智力的科学实验,两者都是科学实验品。
小说全篇都由高登的记录组成,读者可以用第一视角去感知人物内心的变化。 但随着高登记忆的恢复,人生的真相被揭露——发现”朋友“不是朋友、爱情也不可得,从好奇、愤怒再到平静,手术的后遗症也让高登逐步回到愚钝的状态。本以为是一部温情小说,其实很残酷。
全书最令人动容之处在于,经历了人生的起落,高登仍然尽力抓住有智识的最后一秒,回馈社会。尽管意识到退化,仍然顽强地发出微光。黑暗中的一丝光亮,微弱却又顽强。
高登一直都是一个很善良很善良的人,从来从来都没有放弃对爱的追寻。
TOP 4:小手
暴力不能摧毁的,爱可以。
这是一部小说合集,包括《小手》和《正当意图》四篇小说,读起来其实有些魔幻。
相较于《小手》,《正当意图》的四篇小说更贴近日常生活,阅读时不断唤醒脑海中尘封的记忆,陷入悲伤和心碎,加深与情感的共鸣。
个人最喜欢《夜曲》和《马拉松》。一个是突然意识到和年轻情人年龄差距的同性恋老人,一个是深陷婚姻危机的马拉松跑者。通过对心理变化细致的勾勒,爱情里的纠葛与恐惧、孤独与逃离被细细铺展开来。很少这样去审视爱。带着一点点畸形和隐晦,惧怕被人发现,因而掩于唇齿之间。但这爱里充满了尖锐的、不被理解的棱角,轻易刺痛身边最亲密的人。
带着执念的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在努力挣脱束缚的时候,逐渐摧毁生活既有的秩序和坚强的心灵,直至一切都无法挽回。
每个人都是失意而孤独的。
TOP 5:那不勒斯四部曲
这四本书今年上过无数的榜单,有很多很精彩的推荐,就不再赘述了。
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列在年度阅读报告里,但最终还是放上了。
我读这四本小说的时候,就像是看了一档八点半的狗血影片,同时,第一视角的描写让我觉得故事推进太过缓慢,总想放弃。但读完第四部之后,不得不感叹一句作者的巧思,担得起这么大的名声。
莉拉与埃莱娜走出了两种迥然的人生轨迹,两人的友谊随着年岁的推移,在逐渐的纠缠和疏离中变得意味深长。我是头一次读到如此奇妙的女性友谊:埃莱娜出于对莉拉的嫉妒和不满,从其身上汲取了挣脱束缚的力量;莉拉将自身对知识的渴望投射到埃莱娜身上,通过刺激不断敦促埃莱娜不放弃学习。
对彼此充满不满、嫉妒,但又要依靠彼此去汲取力量,不断突破阻碍和束缚,推动彼此生活向前、向好、向善。
过去的一年时常经历生活的阵痛,觉得痛苦是持久的。还好有书籍,能抚慰我在岁月里隐晦无法说出口的不安与落寞。生活就是一片垃圾场,但仍有废物可以被循环利用。
看脚下一片黑暗,望头顶星光璀璨。
© 本文版权归 Augenster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