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是可耻,记录是抵抗,三月到五月
2022年3月1日
我在北京出差,听闻上海有一例新增确诊,好像是老年广场舞队的,打趣到这是要拖垮整个舞蹈队了。庆幸自己还好已经到北京了、又庆幸还好只待两天就走了。
2022年3月9日
去合肥出一个当天往返的差。前几日已听闻杭州对从上海过来的旅客采取了强制隔离措施,一同去合肥出差的同事在前一天顺利的从上海去了杭州,再从杭州去了合肥,提前告诉我没遭遇任何麻烦,但一定要备好核酸。中午到达合肥,一路上昏睡大半程,出站时为上海来客开辟了单独的通道,检查核酸后即放行。打车去了市中心,等待正事前在旁边全家吃了个三明治。

2022年3月10日
心情颇好的去了公司,提前叫了外卖,把东西放办公室里一放就拿上外卖去旁边的徐汇滨江了,感叹着又有狗、又不用上班的人们可真幸福啊。在公司里碰到了已在客户处驻场了许久,因此很久没见过的同事,她说尤其疫情管控升级,她们被赶了出来。我说,那也挺好啊,不用驻场啦。那天陪她吃了一个冰淇淋,临下班前看到了颇美的夕阳。哦对了,由于我的工种不需要在办公室考勤打卡,work from everywhere,所以从未关注过公司是什么时候下令居家办公的。



2022年3月11日
周五了,上午去了北外滩,吃过午饭回家,在家搬砖半天,提前和小姚约好了晚上要出门溜达。原本想着就只逛街吧,最多喝一杯,没想到小姚直接向我发出了撸串邀请,还是我至今都由于不想排队而从来没吃过的“很久以前”,已经在浦西溜达的她告诉我难得不用排队,快来,估计大家都怕了,待在家里了。行,搬完砖合上电脑,立马打车去了云南路。这条路就在高中的旁边,曾经我们的早午饭聚集地现在已经被拆得只剩下石头墙,在这样略显萧条的夜晚,更是有一丝凄凉。但后来小姚说,还好拆得早,不然疫情期间还住在这里的人肯定就遭罪了。
很久以前很好吃,我又没有敢吃羊腰,但牛筋很好吃。玉米粒点错了,应该要甜玉米。吃完饭走上了淮海路,重庆南路以东的那段略显萧条,是真的少了不少车流和行人啊,难以想象是周五的晚上,感叹到这是真的被疫情所影响的吗?(没错,那时是不相信的)直到继续往西走,走到环贸,再拐到了东湖路富民路附近,emmm这才像样子嘛。又走到了静安寺,拐到了没什么人的愚园东路,我说这里有一家我2015年时喝过的咖啡店。直至再走回到南京西路时,都并没有太多人和车,但始终还在说服自己,这一片偏居民区嘛,晚上人少也正常。回到了南京西路地铁站,逐步回到了上海,喝了一杯打车回家。




2022年3月12日
周六的下午,气温升至二十多度,骑车。常去的咖啡店依然人头攒动,唯一的区别似乎是往日都是室内先坐满,这回反倒是室内空位很多,室外排排坐,可能只是天气好,大家愿意在外面吧。通常情况下,我是极力避免在非工作日的时候经过公司附近,但无奈为了找一条好骑的路,不得不又骑到了徐汇滨江,一如既往的热闹。那时的上海,日均新增似乎已在三位数?并不记得了。



2022年3月13日
原计划这个周末是要去位于闵行浦江镇的朋友家,还特意想去吃一下附近古镇上有名的小笼店屋有鲜 —— 这回应该不用再排队了吧?临行前几天朋友还特意提醒说附近几个小区有确诊病例,询问我们是否介意?当然不介意。而谁知整个周末,闵行已经开始管控升级,不仅没有去成朋友家,屋有鲜也闭关歇业了。
但可能就这么跟小笼杠上了吧,那就换一家 —— 天津路上的莱莱小笼,平日里也是若不赶早,一定没有位子的小店,还和朋友开玩笑道“现在真是个吃平日排队排死的网红店的好时机呀”。莱莱小笼的蟹粉小笼比鲜肉的好吃。吃完小笼又溜达到进贤路附近,去了之前去过几次的可爱日式咖啡店,在老房子二层的小店几乎无人,我可太喜欢这家伸手既能摸到梧桐的窗户了。和朋友说,要不下周工作日就搬着电脑来这儿上班吧?朋友说,室内还是当心点吧,万一被封里面就不好玩了。那天的天气热到我只能打车回家。
家里炖了鸡汤,晚上邀请住在附近的羊羊羊来家里吃自家包的馄饨。作为金融民工的她,向我抱怨着下午在公司操练居家办公的演习。我问,咋演习?不就一样的干活?她说,得开着摄像头,把手机放在摄像头之内。听起来怪麻烦的,还是去公司上班吧。没过几天,羊羊羊便开始了她永无止境的公司常住生活。


2022年3月15日
上午慢吞吞起床去了麦当劳吃了个早饭,中午又晃荡去了北外滩,有一个小项目正在客户那儿进行中。这个客户倒也是运气极差,项目的关键时间点赶上了疫情。果不其然,刚到客户那儿就得知,由于疫情管控升级,所有在做的项目一律停止,做到哪儿算哪儿,明天开始不得进入。也行,早结束早收工。下午从客户那儿离开时,发现楼下有一家网红糕点店,顺手买了想吃了很久的酒酿蛋糕、芝麻蛋糕和一个芋泥麻薯泡芙。酒酿蛋糕并不好吃,奶味过重。


2022年3月16日
公司似乎已经宣布了举家办公,但我自上周3月10日起便没在进过公司。中午在家附近的公园转了一圈,背上了电脑想去附近喜欢的咖啡店的搬会儿砖,但无奈效率过低。咖啡店附近遇见一位颇为自在的大哥,穿着白背心大拖鞋,在店外看kindle。庆幸的是家边上的健身房并未受太大的影响,虽然泳池和团课关了,但其余空间和器材还照旧。


2022年3月17日
完全没有了前几天“唯恐天下不乱”的心理,随着周围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封控状态、越来越萧条的街景,整个城市已经笼罩下一种风雨欲来的气氛之下。那我呢,既然不知道下一秒在哪儿,那能抓住的一秒就要好好利用。即使下雨,也穿上衣服准备出门了。找了两家一直想去吃的小店,江苏路附近的牛肉粿条店和富民路上的墨西哥小店。提前打电话问了才得知,粿条店已不提供堂食,想必墨西哥小店也差不多吧。但墨西哥小店好解决啊,捧个碗坐路边吃不就得了。于是冒着小雨坐地铁出发了。
完全没有了上个周末的人头攒动,从静安寺一路走到富民路,几乎所有的店都闭门不营业,再加之阴雨蒙蒙,是整个疫情期间第一次深刻的意识到,好像再也不是我们开玩笑时的气氛了。从芮欧到久光,没有一家餐厅开放堂食,所剩的食物也不多了,最后在久光买了个煎饼果子,还自我安慰式的没有加薄脆,站在南京西路上公交车站吃完了。
图个新鲜,坐了刚刚通车的14号线回家。和我们家仅一条马路之隔的亲戚家已提前进入了封小区状态,路过时还觉得颇为新鲜 —— 原来就是这么封的呀?
晚上从健身房出来时,去了附近的小超市,假惺惺的当做是采购疫情物资。





2022年3月18日
又到了周五,中午继续背着电脑出门,根本不知道家附近的咖啡店们是否还接待堂食、甚至是否还营业?好在可能浦东的管控并没那么严,找到了还接待的日式契茶店,咖啡并不好喝,但胜在清净。还算是主干道的马路,没有一辆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小区进入了所谓的2+12,即封2天做核酸,若有异常则进入后续12天的全封闭。我的小区也即将在本周末进入第一个2天,骂骂咧咧为什么偏偏选周末呢,真是过分。
在进入2+12前的晚上,又和小姚出去晃荡了,气氛和心情却和上一个周五完全不同,几乎已经没有还在营业的餐厅了,提前在陕西北路附近找到了还做外卖的土耳其烤肉店,坐在街边栏杆上吃完了一盒烤肉。在石门二路和新闸路的交叉口偶遇了几棵樱花树,原来都已经盛开了呀,当时的心情是,下周去徐汇滨江赏花吧。从南京西路一路走到肇嘉浜路,感叹啊这空无一人的马路竟然是周五晚的上海。
回到家,发现小区门口已搭好了放置快递用的铁架子和做核酸用的蓝棚子,随即和保安确认是否明天要封小区了?保安说,具体时间不晓得呀,反正东西都准备好嘞,随时可以开封了。





2022年3月19日
小区开始第一次2+12,分楼栋集体去小区中心做核酸。


2022年3月21日
好在小区2天封闭期间没有异常,周一顺利解封。下雨,中午去吃了麦当劳,吃完饭去附近的超市买菜。门口的外卖袋堆成了山,但好在供应都充足,不仅买了蔬菜,还拎了两盒喜欢的蛋卷。下午在家看到了东航失事的新闻,心底叹了口气。好在健身房依然开着。
2022年3月22日
本想着白天再出门逛逛,抓住每一个尚自由的窗口期,无奈实在太忙,甚至连健身房都没时间去。直到晚上九十点出门散了一个小时步。
2022年3月23日
又进入了第二个2+12,天气颇好,搬着电脑到小区下面的绿地坐着。太阳过于刺眼,完全看不清屏幕。
GQ实验室晚上发了一篇公众号文章,大致意思又是在夸赞上海的“精致”,诸如排队核酸也不忘喝个红酒、难得解封的窗口期立马奔向咖啡,这个公众号我向来特别讨厌,无论文章的内容还是下方的评价。难得这一次的评论区异常真实。

2022年3月24日
微博账号被禁言。

2022年3月25日
在本次2+12的筛查中,同楼出现了确诊,整栋楼被拉上了警戒线。同一天早上醒来,还在床上时就看到了东方医院的医生由于突发哮喘但多个医院都不接待,最后去世了。对于疫情、对于防疫爱好者、甚至对于周围所有说话的人的气愤到达了顶点。后来才知道,会有越来越多的“顶点”。


2022年3月26
作为确诊楼,第一次享受了独栋楼做核酸的待遇。填写了一份明知不会有任何用的市民调查问卷。小区团购了Shake Shack外卖,收到的牛肉汉堡冰冰凉,一丝余温都没,也能理解,同时也再次深刻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


2022年3月27日
当天晚上8点宣布了以黄浦江为隔的鸳鸯封,第一反应是黄浦江之外的地方怎么分?那天的朋友圈被这个官宣刷屏,随之而来的也是各种段子。对于已经在严格封控的我们家,倒并无太大感触。也听说不少处于封控中的浦东小区开了一道门,放大家去采购,大卖场被挤得水泄不通。也有小区里的业主挺身而出,不让大家去肆意买菜,免得破坏了先前好不容易攒下的“清白”。当然,那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是四天的事,甚至觉得浦东封得早,还能过清明。

2022年3月29日
处于封控中的整个浦东被下达了“足不出户”令,原本热闹的小区大草坪瞬间冷清。
另一边,尚还未被抓起来的浦西人还在“炫耀”外面的世界。多数朋友都在浦东,在微信群里嚷嚷太不公平了,凭什么先封浦东?凭什么就留给浦东四个小时的时间来准备物资?太不公平了。不经感叹,果然只要有人存在,只有有任意一个办法给这群人划定一个区分方法,就可以制造出矛盾。
与此同时,又有不少观点搬出了,你们感染多是因为你们住的老破小、你们抢不着菜也是同样原因、时刻保持体面,尽量不要叫嚣,用体面的办法把事情解决了。
2022年3月31日
用在小红书上看到的方子做了麦乐鸡,然而除了形状略像之外,毫无任何口感上的相似,浪费了一块鸡胸肉。还是爸爸做的韭菜盒子比较稳定。


2022年4月1日
浦西进入了为期四天的封控,浦东当然也没有如期解封,因为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街道符合所谓的解封条件。以前从来不知道自己是哪个街道的,这回倒是连全浦东的街道画风都研究了一遍。红圈中的这两块地方,浦东莱索托?浦东瓦罕走廊?

2022年4月2日
某位上海市民与疾控中心的电话录音流出。可能是除了官方新闻外第一个在朋友圈引起了刷屏的内容。与此同时,远在日本的两位朋友不约而同发出了赏樱花照片。
2022年4月3日
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感染婴幼儿被单独隔离的视频流出。说得真的很对啊,历史读少了可能还真觉得无法理喻。
与此同时,喝掉了封控前买的椰子菠萝味的汽水。我第一次喝这两个水果的组合饮料是在波多黎各的pina colada,第一口就爱上了。以至于现在再喝到这样的味道,闭上眼睛仿佛还在那儿似的。我告诉已在公司住了近两周的羊羊羊,她说有毛病。她继续在公司实践者公交车上的“常态生活”。



2022年4月4日
爸爸操刀做了大盘鸡,其实并不怎么像,但无所谓像不像,好吃就行。

2022年4月5日
街道物资中发了火腿肠,用封控前买的低卡沙拉酱做了怀旧上海沙拉,果然,一切低卡的东西都比原版难吃多了。

2022年4月6日
主人确诊被带走了,他/她的柯基被当街打死了。
那位在虹口的、给远在青浦的爸爸送菜的女生,在网暴中自杀了。
2022年4月7日
小区里又出现一例确诊,在小区群众求助他们家才三四个月大的小柴犬,那只小柴犬是给上小学的女儿的生日礼物。突然想起,我见过这个小女孩和她的小柴犬。前些天,非封控楼还能在小区内活动时,有个爸爸和女儿带着屁大点点的小柴一起在草坪上捡球游戏,小柴见到扔出去的球就跟着扑过去。
与此同时,豆瓣也被禁言,好在比微博的时间短。
2022年4月8日
爸爸又做了白菜牛肉馅饼。

2022年4月10日
做了罗宋汤,好久好久不吃了。全上海估计一半的人都做过罗宋汤了吧,消耗疫情物资三兄弟的最佳利器。

2022年4月11日
出于一些原因,零星有小区被上了封条,可能是纸,也可能是钢板,但总之就是封到了你家家门口。
与此同时,无知的人还很快乐。

2022年4月12日
本楼拆掉了警戒线,不由自主说出了“摘掉了阳性楼的帽子”,瞬间自己被“帽子”这个词吓了一跳。拆掉警戒线之后,可以集体排队出来做核酸了,行动空间略略扩大一些。
家里包了饺子。


2022年4月13日
每年春天到了南汇玉菇的季节时,可以说是一天一个瓜。封控前其实也吃了两批了,终于靠社区团购又续上了。前两天和好朋友阿妹说起来好想吃玉菇啊,阿妹说,虽然想吃,但想到瓜太重了,要累死志愿者了,就还是算了。一瞬间觉得,自己真是配不上这么善良的朋友啊。但转念一想,可要是谁都不买瓜,那瓜农咋办呢。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周的工作不算忙,和客户开远程会时,不需要自己叨叨的间隙就直接翻起了床边的书,人类探险史。
同一天的晚上,永康路上某位老人家与街道办的求助电话又被公布了出来。气愤又一次冲上了头顶。另一边,妈妈的公司是制造业,由于封控造成了停工,影响了生产,需要出具证明给海外的采购商。


2022年4月15日
由于每天都在家里不动,因此已经改为只吃两顿饭了。早上近十点才吃完早饭,晚饭五点半开饭。我和妈妈开玩笑说爸爸是本轮疫情中最开心的人,因为我俩终于都不用去公司了,能在家陪着退休后无所事事的他了。今晚开发了鱼香肉丝和大包子。鱼香肉丝虽然是个家常菜,但我总觉得要把味道做像是非常难的。


2022年4月16日
公司的物资到了。但凡是个厂,次轮疫情不发物资,估计是得被骂死了?
2022年4月17日
亲戚给我们送的新鲜蔬菜也到了,一字排开在阳台晒太阳。

2022年4月18日
小区里自发搞了音乐会,和前些天热闹的陆家嘴人才公园的音乐会形成鲜明对比,放的都是田震那英的歌。但最后颇有意味的放了唐朝版的《国际歌》,荒唐不荒唐呢?原本计划要折腾到10点的音乐会,由于老人小孩要睡觉了,提前到9点结束。

2022年4月20日
在以前去过的日式拉面店里外卖到了无糖可乐!

2022年4月21日
又下楼做核酸了,天气太好了,大家似乎也都默认可以趁着做核酸的时机在小区里逛逛。在小区的池塘里发现蝌蚪们已经长出了四条腿,俨然一副青蛙的模样了。
与此同时,朋友圈里热热闹闹的进行着物资315行动。

2022年4月22日
进入到了工作团团转的节奏,下午在朋友圈中零星看到了几个Sound of April的视频,没有仔细看。晚上干完活,渐渐意识到这成了一个接力行动,而之所以成为接力并非由于它的内容,而是因为你需要赛跑,和一个看不见的机器在赛跑。气愤又冲过头顶,但另一方面自己也明白,从“用途”上来说,所有的接力都是徒劳,甚至从背后的机制角度来说,所有的接力是在为这个算法提供越来越多的样本和标签,我们只是在加速它的训练。但是那是一个根本不需要理智的一个晚上。
2022年4月23日
做了小笼包。

2022年4月24日
陆续有小区被“硬隔离”。
2022年4月25日
又做了小笼,这回在馅儿里多加了点皮冻。

2022年4月27日
做了豆角焖面,豆角是从同楼住户那儿换来的,面是自己家里做的。和小姚说起来去年6月去洛阳玩时也吃了焖面,不禁又一行辛酸泪,夜晚亮着灯的石窟真没。

2022年4月29日
忙到完全没有午休、也没有剩下的精力晚上再去运动的一周。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甚至也是到了11点才合上电脑。妈妈做了佛卡夏面包。

2022年4月30日
讽刺的五一假期的第一天,不知为何,也没有任何正式通知,但突然开始有人在小区里闲逛了,并且也没有被劝返了。把晚上要做的香肠笋干蚕豆焖饭给放进电饭煲后,就和妈妈一起下了楼。碰上手牵一头小柴和一头大秋田的爷爷,得到同意后立刻蹲下身子和大秋田悟空玩了起来。
路过小区的正门,看到志愿者们在按每楼每户分发团购的物资,那天收到的调料团购还真是每家都不一样,按照每天的东西贴上了小纸条。另一边,可口可乐取得了全面胜利。


2022年5月1日
终于,小区发了正式通知,可以按照门牌号的单双号下楼活动了。早上还没睁眼就听到外面孩子们的叽叽喳喳声。这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吗?当然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