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电影】第一章摄影 镜头扩展 1.3.1焦距
镜头在模拟人眼的感官,当人眼在观察一个物体时,会自然地调整其他物体的重要程度。光线透过透镜聚焦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焦点,焦点与透镜中心的距离就是焦距。不同的焦距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在模仿人眼之外,有时会有大于人眼的修饰作用。
一、标准焦距
标准焦距呈现的效果最接近于人眼观察的效果,标准焦距镜头指焦点到透镜距离为35mm-50mm之间的镜头。标准镜头能够减少透视带来的扭曲,是最接近真实画面的效果,常用于常规影片和现实主义电影中。
二、短焦镜头
焦点到透镜距离小于35mm的为短焦。短焦镜头又可称广角镜头、极端的短焦称为超广角镜头,也用作景深镜头。当短焦角度接近180°或超过180°时称为鱼眼镜头。
1. 短焦镜头在宽度上视野宽阔,带有开放性,常用来拍摄风景、场面宏大的地方,拍摄的信息更加丰富。史诗片、战争片常用短焦镜头拍摄场面恢弘的景观。远景常用短焦镜头进行拍摄,抒发泰然、大气、不羁的情绪。
2. 短焦镜头景深较大,可以看清楚前中后景的内容,短焦镜头可以拍摄深焦镜头、景深镜头。巴赞说“景深镜头不是像摄影师使用滤色镜那样的一种方式,或是某种照明的风格,而是场面调度手法上至关重要的一项收获,是电影语言发展史上具有辩证意义的一大进步。”景深镜头就是清晰地展示给观众前景中景近景的内容,由观众自由选择想要观看的东西,这也是现实主义的观点,尝试打破电影眼睛论维尔托夫所说的电影是对观众的束缚、施虐。如电影《公民凯恩》里母亲将凯恩送出郊野,签合约时,窗外背景里的凯恩、中景签约人、前景母亲的手都清晰可见。
3. 短焦镜头在纵向上会加剧空间感,拉大不同物体间的距离,能使纵深悠远扬长。《公民凯恩》用大量的短焦镜头来强调人物之间的物理距离和心里距离。
4. 短焦镜头具有变形、扭曲的效果,所以在拍摄集体照时尽量避免用广角镜头,如果一定要用,那就避免成为广角镜头边缘被扭曲的那个人。但这种变形效果又可以在拍摄人物时用来拉高人物,令人物身材比例更加高挑。鱼眼镜头的扭曲效果最为明显,看起来格外诙谐,具有卡通感,可以放大拍摄主体,带有视觉感管上的刺激。如《堕落天使》在隧道里的镜头。
三、长焦镜头
焦点到透镜距离大于50mm的为长焦。长焦镜头也可称为望远镜头。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镜头光圈的直径是固定的,焦距越长,光圈F值则越大,光圈F值越大,则光圈越小,入光越少,拍摄出的物体越暗。长焦镜头需要利用强烈的太阳光、布景灯光、大直径光圈、ISO来拍摄亮度合适的镜头。
1. 长焦镜头与短焦镜头相反,带有局限性,视野狭窄,加上景深很小,限制了镜头的主角。一般拍摄小景别的镜头。
2. 长焦镜头的景深较小,可以模糊掉不需要的前中后景,将重点聚焦在主体上,帮助背景简化。也可以利用长焦镜头的景深完成画面内重点的切换效果。这种虚化限定了观众的视野,传达了导演对内容主观的想法。
3. 长焦镜头具有压缩空间的效果。长焦镜头拍摄远处的物体或者人物时,会显得人物离镜头很近,将人物放得比实际更大,充当望远镜的效果。镜头和人物之间的空间被压缩了,相应的,人物与其他物体之间的距离也被压缩了。在体育赛事、不放便摄影机靠近场地的镜头中,会使用长焦镜头在远处完成拍摄,最终看起来的效果就像是身在其中。在陈凯歌的《边走边唱》中,长焦镜头缩短了背景与中景的距离,让人物身后的湍流变得像幕布一般,自然与人物融合为一体。在动作片中,主角身后的物体爆炸,主角潇洒地行走在爆炸物前,此时身后的爆炸物显得离主角很近,主角在危险中的泰然自若增加了角色的魅力,尽管实际上角色与爆炸物保持了安全距离。在黑泽明的《红胡子》中,一个女病人闯入医生的房间,望远镜头从医生的背后拍去,显得病人与医生距离很近,场面危险,当镜头切换到另一个角度,却显示他们的距离很远。
4. 长焦镜头缩短空间距离的同时会减缓纵向上的运动感,当被摄物在5秒内朝镜头移动了二十米,长焦镜头会压缩这二十米的长度,显得被摄物5秒内没有动感,移动缓慢。如《毕业生》里,男主在结尾去女主的教堂抢婚时,在长焦镜头里他的奔跑显得徒劳,这样便放大了角色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四、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也可称伸缩镜头,集合了短焦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三者,三者的特点可以在一个镜头中完成。
1. 变焦镜头可以代替摄影机移动,产生推拉镜头的效果,也可以配合摄像机移动,完成场景空间的变化。如《三十九级台阶》中塔楼的楼梯在摄像机的移动和变焦里距离拉长,变得动态。
2. 变焦镜头可以改变虚化的对象,利用焦点虚实的变化完成重点的牵引过度。在对话镜头中,导演可以利用变焦镜头将重点从讲述者转到倾听者身上,让观众代入倾听者的心里,猜测他的想法。
在现代电影中,不同焦距的镜头运用的愈发频繁,焦距不仅是一种物理上拍摄的参数,也成了形式上带来多种功能的用法,配合导演和摄影的要求完成内容上的传达。
结合例子谈哪种焦距更能表现主观?
焦距可以分为小于35mm的短焦镜头,35mm-50mm的标准镜头,大于50mm以上的长焦镜头。在拍摄中,标准镜头是扭曲程度最小,最客观的镜头。而短焦镜头与长焦镜头都能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主观。
短焦镜头:
短焦镜头视野开阔,边缘有变形的效果,能够让被摄物看起来比原本的形状更加高大、壮阔。能在主观上抒发豪迈、开阔、憧憬的情绪。如《白鹿原》利用短焦镜头让田野变得宽广,展现中国的地大物博。
另外,短焦镜头会拉开人物之间的距离,使人物之间在物理上和心理上距离比现实更加遥远。如电影《公民凯恩》大量使用的短焦镜头,可以在主观上传达人与人心里距离的遥远。
极端的短焦镜头能将视角超过180°地展现出来,称为鱼眼镜头,带有强烈的主观表达,能够造成夸张的变形,放大被摄物在场景中的存在。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用鱼眼镜拍摄男主角,带有一种顽皮感,放大男主角内心躁动的情绪。
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视野狭窄,景深小,具有限制性。导演可以利用长焦镜头模糊前后景,聚焦被摄物,限制观众的注意力。也可以缩短物体与背景间的距离,将被摄物与背景融为一体。如《一秒钟》里人物行走在沙漠上,背景的沙漠层层叠叠,成为布景板与人物融合在一起,表达一种西部的地域美感,放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