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笔记——花束般的恋爱
浮生偷得半日闲,趁着假期,今年第一次在电影院观影,把上映不久的高分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看完。果然是豆瓣评分高达8.6分的佳作,散场之后看着影院里观影的几对恋人仅仅依偎在一起不愿意离开,简单的爱情片能给现实中的恋人带来如此强的代入感属实不易。
一、高分影片
这部电影的评分在豆瓣上高于96%的爱情片,更难的是这部影片中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成为Drama的剧情,几乎全部都是现实生活中恋人会遇到的各种日常,用各种日常组织起来让你破防,忍不住流泪,就是这种日式叙事的厉害之处。
把看似絮絮叨叨的生活琐碎中巧妙的链接在一起,编织起一张细腻的网,然后准确的找到读者心灵中最柔软、最有触感的部分,用针扎,用小刀戳,更过分的最后再撒一把盐。在给读者带来完美的带入感后,完美破防。
这套法子难在哪里,难在一不留心就搞成了流水账,号称“明文第一”的归有光,其名篇《项脊轩志》、《寒花葬志》,描述的都是家庭琐事,中间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叙事,偏偏在不疾不徐的叙事中,真情流露,悱恻动人。看似平常,实则极难。
叙事结构的大巧不工,心理状态的细致入微,才能在看似絮絮叨叨的流水账叙事中,一击破防,击中读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花束般的恋爱》在叙事结构上,在细节的处理上,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中,在没有刻意制造的各种偶遇与不可思议中,在不疾不徐的叙事中,完美的讲述了一个如花束般盛开,又如花束般枯萎,爱情若只如初见的平常爱情故事。这种平常,诠释了每一段失败的亲密关系中无法言语的哀伤。
所谓“大智若愚,大巧不工”,很多事情,看似不难实则门槛极高。
巴菲特刚刚开的伯克希尔股东会,长达5个小时的内容由什么新意么?没有,巴老的法子很简单,买股票是买股票背后的企业,找到优秀企业,耐心持有。听起来很简单,实践起来,这个门槛可实在太高了。
看起来简单,无非是语到尽处是寻常,普通人,要去构建一个优秀的企业情报系统、锤炼优秀的商业洞察力、打磨耐心持有的心性。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极难极难的事情。
二、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部片子的编剧是日剧神级编剧坂元裕二(Yuji Sakamoto),这里不是要吹他有多优秀,而是想探讨他的一部失败的作品。
坂元裕二有一部作品,前半部分水准极高,堪称神剧,第一集、第二集的评分都在9分以上,后半部分水平极烂,烂到几乎完全不能忍。这部作品在引进时候直译为《一想起过去就会流泪》,后面被意译为《追忆潸然》。
这部作品后面极烂的原因就是在不合常理的情况下,强行推动剧情。背后一个很深刻的原因就是,坂元裕二经历过短暂的蛰伏期后就在日本文坛成名,在他的成长经历中,根本没办法理解真正的底层面对生活,面对爱恋的各种无奈与光怪陆离。
没有理解,写出来的作品就是各种机械降神。这种情况,在文学作品中,甚至可称为一个常见现象,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再怎么用力,与原作品的水准也相去甚远,毕竟,真正的钟鼎玉食之家的贵族生活,没有经历过,靠想象是很难想象出来的。
没有经历过,对剧中人物细节的把握、人物性格的自然走向就会很容易出现偏离常理,走向完全不能看的地步。
就好像一个做投资的人,没有做过实业,你就很难和他说清楚做实业的苦与辛酸,这一点上,就是人性吧。
所以孟子才说,各种事情经历一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如果心志没有苦过,筋骨没有劳过,大概率,不能就是不能吧。
三、破防时刻
对我而言,这部剧的破防时刻是娟与麦分手后,相视挥手的场面。对很多女性观众来说,最破防的时刻可能是在两人在餐厅的分手时刻,听到另外一桌年轻情侣用自己五年前的方式沟通,那种充溢的无力感,在岁月面前的无奈,看着就让人潸然泪下。
梦想与现实、恋爱与婚姻。
你的恋人,本来读诗集,现在翻成功学;本来傲骨嶙峋,现在996忠犬;本来玩塞尔达,现在玩消消乐;而你还在读诗歌还在玩塞尔达还是当初那个文艺少女—— 所以怎么可能不分手呢?
贫贱夫妻百事哀,大抵如是。让人痛哭的不是突然的获得与失去,而是似水流年中的孤寂与无奈。
我心中,爱情就是一段生死与共的友情,而友情就是“我怎么骂都可以,你说绝对不可以”的回护与关切。有一次吃饭,不知道为什么对话矛头转向了我,我的好朋友突然对别人发怒,我怎么说都可以,但是你说的话,我一句都听不得。
那一刻,突然很破防。就好像曾经有一个人告诉我,那些都丢了没有关系,我还没丢。那时候,也很破防。
我感激生命中每一段这样的破防时刻,感谢每一段深刻的友情与曾经的亲密关系。
在泪光盈盈中想起你们的时候,真好。
Anyways,强烈推荐这部影片,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