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记·2·花香入茶动心魄
靠着红茶打底,小青柑、生熟普轮番上阵,又熬过了一个冬天。三月末,清明前,春茶争先恐后伸展着青绿娇嫩的小叶子。在我心里,适合春天的茶有两类——绿茶(虽然可能是种迷信,但明前的地位还是不可撼动)和窖制花茶。
先说说窖制花茶。花茶在很多老茶客心里大约都算不得茶,但我却无法抵挡那一份香甜的蛊惑。
首当其冲,当然是茉莉花茶,这大约是北方孩子的童年记忆。某个周末在门头沟古村的小饭店里,有免费的茶水供自取自泡,形态几乎是叶子杆儿,但到嘴里居然带着茉莉香。某日路过张一元,忍不住进去看看,发现这里的茉莉花茶品类繁多获奖无数。店员大姐听我是第一次买茉莉花茶,推荐了“中间价位”的,500一斤(,大约应该算很便宜?因为我惦记着架子最高处6800一斤的,我这水准大概暂时没必要,但很好奇是什么滋味,总有一天我得尝尝看)。50g小小的茉莉花,是我喝完的第二罐茶,算不上很好,涩感重了些,但仍然会在每一个阴雨的日子里冲淡我心头的沮丧或焦灼。也是因为这茉莉还远不够好,于是开始寻觅更多可能。发现不仅有茉莉绿,还有茉莉红,接着又发现了桂花绿、栀子绿……比起风靡的蜜桃乌龙,多了些自然的清新淡雅,少了些刻意的赔笑讨好。
一念家的试茶官活动非常适合我这样喜新厌旧的人,15天——15种茶。袋泡口粮茶的定位也许注定了它在传统的红茶、绿茶、普洱、乌龙、黑茶上都没有太惊艳的表现,花茶恰好就淡妆出场,轻松独占魁首。“折桂”是桂花松萝绿,桂花的甜和松萝的清轻轻浅浅地萦绕徘徊,简直是美好如白月光的存在,初恋般无可替代。“山岚”是栀子绿,没有桂花那么甜蜜,没有茉莉那般袭人,自有夜晚和山野孤芳自赏的冷傲,让人难以拒绝。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花茶都能让我感受到春的气息,比如前两天不小心喝到了某国的雏菊茶,香味旖旎至喉不堪忍受,我只好整杯倒掉。雏菊本身是绚烂惹人喜爱的,但入茶就有股暮霭沉沉的落魄,属秋,但不是秋高气爽,而是化土红泥,充斥着行将就木的腐烂气息。再比如中茶的桂花红茶,名字好听包装好看,却有着令人窒息的香气,闻之皱眉,咬牙喝一口催人呕吐,实在有些可怕。不过想想,如不是添加了乱七八糟的香精,倒也有几分可敬。花朵本就是春天里万物的精粹和宠儿,岂容凡夫俗子随意咀嚼赏玩?
确实,没有什么比在枝头绽放的花本身更美好的存在了,花茶不正是人类碾碎鲜妍美丽后的产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