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7-《秋园》读书笔记
人生就是这样,有欢笑也有泪水,一部分人主要负责欢笑,另一部分人主要负责泪水。
一位八旬的老太太,在四平米的厨房里以凳子为桌,写下了“妈妈和我”的故事—《秋园》。有人称这本书是女性版的《活着》,非常值得一读。
当你有一天老去,生活中也许只剩下粗茶淡饭,你会做什么?这本书是一位普通的八旬老人写下的关于她妈妈这一生的故事,她母亲去世前几年常说“不是日子不好过,是不耐烦活了。”读完整本书,再看这句话心里还会为之一颤。 在秋园过世时穿戴的衣物里,有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 一九三二年,从洛阳到南京 一九三七年,从汉口到湘阴 一九六〇年,从湖南到湖北 一九八〇年,从湖北回湖南
一张小纸片承载着我们所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那些岁月里的动荡与扭曲。秋园先后历经少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她如水中的浮萍,为了生存,带着年幼的孩子颠沛流离在中南腹地。她的一生同时也是那个时代中国女性的缩影,她们都曾经历过那个充满战乱、饥荒和狂热的年代,她们或许外表柔弱但却有着坚强的内心,咬着牙、含着泪用时间来抵抗生活中一波又一波的苦难,熬过今天、明天,便是一辈子。
诚然宏大的历史叙事有被人铭记的理由,但在这些大历史背后是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正如“风起于青萍之上,浪成于微澜之间”,这些来自民间的记载也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每个时代下芸芸众生为自己、家庭和生活所流下的汗水与泪水,就是时代本身。就像秋园去世前常说的一句话:“不是日子不好过,是不耐烦活了。”愿每一个人,都能活的自由而舒展。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