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点击却抢不到菜的我们,都败在了产品细节里
宅家这一个多月以来,最大的感受是菜难买。
买菜App们都承袭了淘宝天猫模式——模拟人们在实体超市里的采购过程:人们看到一件中意商品,点击一下就放到购物车里,点击一下就放到购物车里,直到人们逛完整个超市、走入收银台前,购物车里的商品都没有被付款,都不算被买下,都随时可以被别人在线抢走。这也就解释了,为啥我所有抢购成功的经验都仅限于一次只买一样物品!
以叮咚买菜为例,我们对买菜各环节都提一些建议吧,供产品经理们参考:
1、浏览:缺货的、在本地区不能送达的货物就不要显示了,看着费眼神还费时间。
2、每件商品的右下角可不可以不放购物车,而放收银台?点一下,就把该商品最小起订量放到收银台去。
3、即时结算:能否每选中一件商品就付一次款?付款完成,就放心了,这件商品是我的了,不会再被别人抢走了。否则,忙活一通好容易把商品放进购物车,又被手快的别人从自己购物车抢走了,这体验真的很绝望!
4、合并包裹:当天的同ID同收件地址的订单,应在用户决定停止采购后,进行合并包裹操作。若干同址订单合并成一个分拣单。
5、小区集运:在仓库按照合并包裹后的分拣单进行分拣后,在派送前,应根据小区地址或小区名进行订单归集,以提高配送效率。
6、派送:车辆派送应在App里有个跟踪信息,让用户知道买的菜是午饭前送到还是晚饭前送到。
在时间就是金钱的蜂拥抢菜场景下,改进一点点,可能就会收获一堆死忠粉。加油!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