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浅谈
这段时间,对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有了新的认识,去年反复读了《老子.道德经》,获得了一些思想上的提高。又细读了一下《孙子兵法》,顿然感受到孙子的思想深度和认知高度。
孙子兵法 一共十三篇,成书于春秋战国,距今两千多年,是孙武传奇之作。受到古今中外,普遍赞赏,公认的兵法之首。
通读全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三略,五策,五术。
三略:始计,细作,上谋
五策:形,势,虚实,争,变
五术:行,地,九,火,有
全书逻辑清晰,紧凑,总括,分述,细述。每篇都有名句,语言精美,对仗工整,气势磅礴。
古今中外解读 《孙子兵》的注家多如过江之鲫,曹操,杜牧,李世民,近代多名将军,不同的角度,不同行业,各有千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汉姆雷特。
《孙》大到方法论,世界观,小到战术细节都有论述,确实是古代战争不可多得的兵法瑰宝。我认为在当代,《孙》更大的意义在于给了兵家非常大的启示,一个完整的方法论和思维模型。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更是人类竞争的终极形态,《孙子兵法》在人类社会竞争发展中,给出了一个非常高水平的解决方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应用,不断创新。
读过《孙子兵法》,读懂《孙子兵法》,应用《孙子兵法》,发展《孙子兵法》,是一个不断进步,螺旋上升的过程。《孙子兵法》就像深海灯塔指引着前进方向,砥砺前行,无往不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