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与司马迁被腐刑》陈再明22、5、9
二,李陵战败被俘
路博德,曾为伏波将军,年事既长,资望又高,对于像李陵这样(35岁上下)的晚生后辈,他自然羞与为伍,更恥于为其后援。所以,在接到命令后,即上书武帝:"现在正当秋时,匈奴马体肥壮,未可与之争鋒。我愿留李陵至明春,然后与他共同率军进击东西浚稽山,如此,定能克敌致胜。″
武帝怀疑是李陵授意路博德上书这样说的。当即下诏给路博德:″现在匈奴已侵入西河,你急速率兵开赴该地,挡住钩营之道。"又下诏给李陵:"于九月发兵,自遮虜障出征,至东浚稽山以南,如无所见,即还师至受降城休养士卒。″ 武帝这个军事决策,有着严重的失误之处。李陵后来的败军丧师,从根本上说,是这个错误决策所致。
李陵向北行军30天,至浚稽山紮营,并将行军所经之地的山川地形绘成地图,派骑士陈步乐回京献给武帝。陈步乐对武帝盛赞李陵的为人,言其能得士卒之死力。武帝听了十分高兴。但是,李陵在浚稽山紮营不久,就与匈奴单于亲自统率的3万精骑遭遇。匈奴骑兵将汉军团团围住,李陵率军突围,一边战斗,一边向南撤退。
李陵身先士卒,带兵与敌人拼搏廝杀于树木之间。当单于看到李陵所率之军如此英勇善战时,恐怕不能战而胜之,因而想停止追击。此时,李陵的军队已濒于绝境,汉军进入狭谷地带,匈奴以重兵挡住其退路。李陵与校尉韩延年跨上战马,壮士从之者仅10余人。匈奴骑兵数千人对他们穷追不舍,结果,韩延年战死,李陵只身被俘。汉军脱险回到边塞的尚有400余人。
李陵及其所率部队,在数十倍于自己的匈奴強骑合围、追击下,英勇搏斗,浴血奋战,他们总共杀死杀伤匈奴一万余人,最后虽因矢尽援绝而失败,但其战斗精神可谓艰苦卓绝,足以惊夭地而泣鬼神。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