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行日记》 《欧洲,初来乍到,新鲜看欧洲人》
《欧洲之行日记》
《欧洲,初来乍到,新鲜看欧洲人》
下了飞机,刚到欧洲。初来乍到。
虽然满眼都是新鲜的。但是形成最强烈的视觉冲击,还是来自周遭的人。
放眼望去,周遭都是外国人。当然最多还属欧洲人居多。也有少数的非洲人,东亚人,中东人。
这种新奇的新鲜感。我相信会持续好久吧。
欧洲人的体型,是两极分化的。
肥胖率肯定是远超中国的。
不乱男的,女的。两三百斤的体重,应该是屡见不鲜的。
不少男的大肚腩明显突出。可能也是周遭甜品美食太多的缘故吧。
我相信,这些人一定是不爱运动的那一批人。
因为还有一部分人。身材保持的还是非常有形。苗条,肌肉感十足。
只见他们出现,多数都是带着全家骑自行车出行,哪怕家里成员才六七岁,也汽车从后面跟着。速度不快。当然若是没有小孩的话。那自行车的速度,真的快如轿车。尤其中年人,年轻人,在自行车专用道上飞驰电池一般。
尤其是到了周末时间。看到别墅区,虽然家里可能不止一辆车。但是一家人都是一人一辆自行车的就出来了。
爸妈通常在钱,孩子在后紧跟。
而这些人的身材,真是苗条而有力量。
所以,我给不认识的欧洲人分类,一类是不爱健身的胖子,一类是乐于健身的瘦子。
再说说肤色。
确实,在这里,本地人一半多一些,外国人却也不少。
我觉得,我们经常说国际化,那么有多少外国人一定是一个重要参数。
这里外国人着实不少。
周末时间,大多数的门店都关门了。
那么白人三五成群的朋友就会在室外餐馆坐上半天。喝着一杯饮料就在那里聊条。
他们是本地人,所以圈子和朋友都是本地的,所以,有这种氛围。
再看其他人,好像就没有这么逍遥了,
亚洲人,中东人,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外出。溜娃,散步。
我能想象的到,语言是他们第一大障碍。圈子是其二。
有单位的还能认识几个本地人,否则的话,熟悉的就只有自己家人了。
出国的朋友,虽然身边都是人,但是孤独感,还是会一直伴随着你的。
还有就是非洲黑人。
多数他们也会形成自己的小圈子。
首先,在这里见不到白人和黑人组成一个家庭的情况。
即便同行的情况,也属个例。
也都是黑人们自己玩。
年轻的爱去酒吧。
年纪大的,独行的人多。当然也极少数的黑人流浪汉。
好像在白人的世界里。有色人种。很难和他们高度融合。
也都是为了所谓的高工资和安逸来到这里。其实。多少人会终究留在这里,终究还是少数的。
也就是这里能接纳你。但是离着你真正能融入进社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甚至永远都不可能融入进去。所以,繁荣的背后也藏着多少无奈和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