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公务员面试班公安执法类培训哪家好?【安徽博学】面试培训班题型分析
2022年【安徽省公务员面试】非乡镇公务员面试执法岗位面试题
【安徽省考】近年来,电信诈骗发案率高,案值巨大,手段花样翻新,受害群体广泛。对于电信诈骗,你有什么看法?
【博学面试王参考解析】
随着电信行业以及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在给民众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电信网络诈骗,其手段多样化让很多人防不胜防。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隐患。

电信诈骗如此猖獗,主要源于:
第一:犯罪成本较低、诈骗成功率较高。犯罪分子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地毯式地给群众发布虚假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布范围很广,侵害面很大,所以造成损失的面也很广。同时,网络世界因缺乏有效身份确认以及对对方的语言、相貌、肢体的感知。骗子很容易在网络背后塑造出各种各样的角色。例如:冒充公检法、冒充军官等诈骗。骗子通过对其社会地位、职业的描述容易让被害者掉以轻心,落入圈套。而且,电信诈骗属于智力犯罪,犯罪者大部分是平时不务正业,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的人,但这部分人大部分头脑灵活,对信息网络适用熟悉。
第二:个人信息泄露严重。电信运营商缺乏防范、监管;社交平台落实安全政策不力;更有不法商家为了利益,倒卖个人信息;生活中,谁都接到过骚扰电话和骚扰信息,然而我们都不知道这些信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
第三: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不严格。从电信网络层面看,部分电信网络运营商、电信网络增值服务商在将业务层层转包后,并未采取有效的监管机制。从金融层面看,有些银行对批量开卡、委托办卡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犯罪分子可以通过一些渠道轻松获得“无名银卡”在作案后将其扔掉,逃避追捕。
第四:网络作案的隐蔽性所带来的查处难度大。货币电子化、数字化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也给骗子行骗带来了便利。例如:现在支付金钱只需要点击鼠标或接触电子屏借款完成支付。被骗后,分分钟钱就打到骗子手中,来不及后悔。犯罪分子的匿名和流动性强等特征使得公安机关对这类违法犯罪现象无法像在客观现实世界一样有效地实施调查、侦查和取证工作,作案具有相当的隐蔽性,这对犯罪分子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第五:群众防诈意识不强。一些群众因自身贪念、心理承受能力差、识别能力差等弱点,容易陷入犯罪分子精心设计好的圈套。

因此,打击电信诈骗需要我们各方共同努力,长抓常抓,真正从源头上斩断电信诈骗。
第一: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将常见的诈骗手段,途径等汇总分析,通过线上电视、网络等,线下开展一些电信诈骗普法进社区、学校的宣传等),教育部门也可以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法制课堂作为学生入学“必学课”,从小抓起。让公民充分认识诈骗。
第二:公民本身也要进一步提升个人的防诈骗意识。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遇到诈骗及时报案。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不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还有一些公司财会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钱、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账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
第三:电信部门要建立必要的网内技术监测手段,对发现的虚假改号呼叫,固定证据后进行技术拦截;银行要完善即时查询、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和第三方支付账户管理等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能够快速响应、联动处置,最大限度避免和挽回民众的财产损失。
第四,政府应该尽快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对于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的立案标准、使用范围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从制度上打击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更好的保护公众的利益。
我相信,通过以上的途径多管齐下,电信网络诈骗事件一定会得到有效遏制,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