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过去两年,我从颓废迷茫的生活中觉醒,期间读了240多本书,开始做投资和自媒体。
并逐渐培养起了早起、健身、跑步、冥想、写作等稳定的习惯,这让我的思维和生活,完全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我是如何做到的这一切?其实我现在回头想想,核心就是两个字:认知。对种种事物的认知不断加深,促就了不同改变的发生。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谈谈认知,因为这个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很可能会改变你人生的轨迹。
两年前我的基础,可以说要比大多数的人都要低。所以我想,对你一定是有借鉴点的。
首先说什么是认知呢 ?在我的定义里,认知就是如何看待一件事情,以及对这件事的理解有多深。
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每分每秒,都受到认知的影响。你想想看,是不是生活中随时都有事情需要你去反应。
无论是事件、信息、谈话等等, 每一秒钟,都需要我们的大脑来解码信息,而认知就是中间的解码器。
当我们认知不够的时候,对事物的解码效率很低,并且未必符合客观事实。
那些成功人士说的话再正确,我们也接收不完全,因为信息的传递过程会有损耗发生。
但随着我们认知的不断提高,就能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看到同一事物更多的维度和角度,也就能做出更多相对正确的选择。
所谓的成功,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了。其实进一步严格来说,成功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是源自于每一个当下的选择所带来的自然结果。
它会有蝴蝶效应般的传导。我们的现状是由过去的认知和随机性所决定的,而现在的种种,又决定着未来。
这是连绵不绝的因果,这就有了菩萨畏因,凡人畏果一说。
所以即便你现在身处在痛苦、迷茫与焦虑之中,但只要你意识到了改变,就永远都不会晚。这对你而言,反而是最早的时候,因为我们能把握的,只有每一个当下。
在中国古话里,也说到尽人事听天命,尽人事在前,要利用好我们当前的认知,充分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
尽眼下最大的能力去做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收获到最真实的反馈,以便后续来迭代。
先做好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接着才能慢慢做到以前做不到的。成长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当我们做好了所能做的一切,面对不可把握的随机性时,只需顺其自然就好了。就像斯多葛主义说的,努力改变你能改变的,坦然接受不能改变的。
同时认知还能形成积累。还记得我之前提到过的复利积累吗,虽然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复利,但每一个当下的认知,都是建立在过去积累的基础上的。
如此长此以往,你处理事物的效率会逐渐加快,准确率也会越来越高,同时,你分析问题的框架结构,会逐渐稳固成一个体系,而好的体系,它会自动生长,融会贯通,使你的能力圈范围越来越大。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现在已经98岁了,在体力、精力、视力都大不如前的情况下,一周还要读20本书。
他把阅读的习惯保持了一辈子,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丰富了知识的广度和认知的深度,进而达到高屋建瓴。解码效率和准确率非常高。
其实这就有点儿像刻在潜意识里的下意识反应,同时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 节省你的时间精力。
那么具体如何提升认知呢?
首先我认为读书非常重要,我在之前数篇文章里都有讲到读书,我个人的蜕变,也是源自于大量的阅读。
第二是做一个有心人,留意周围成功的人,看抛去运气和时代的因素,他自身,到底做对了什么,能不能学到自己身上。
对待别人的失败教训也是如此,能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走弯路。
孔子有句话,见贤思齐焉,见其不贤而内自省也。无论是正或反、优点或缺点,两方面都能让我们自身有所受用。
第三是要尽可能客观理性地看待事物。让自己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现实,尽量少掺杂自己的好恶。
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身边最好的朋友,也能看到他身上的缺点,而和我们敌对的人,也能看到并学习他的优点。保持公正客观,不带私心。
第四是保持开放的心态。能接受不同意见的碰撞,多尝试新事物。否则封闭的状态,其实是为自己的成长,关上了多扇门。这样会失去深入挖掘事物背后所蕴含的,可能是宝藏的机会。
第五是保持好奇心。养成问问题的习惯,并且尽可能地多追问一步。遇到问题就利用各种搜索引擎去检索,这个过程也是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过程。
人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提升认知的过程。
(本文首发于公号:【克哥终身成长】欢迎订阅。关注我,一起终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