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电影】第一章摄影扩展1.3.2景深与6种对焦方式
我非常喜欢韩小磊教授在《电影导演艺术教程》里的一句话:给予电影空间理性的归纳、文学的表述十分尴尬无奈,就如同将无比绚烂灿烂的电影的艺术创造纳入一个艺术教程的条条框框里一样令人难堪。这种艺术教程可以给爱好者、初学者、探求者一点启迪。《认识电影》中对于电影视觉语言的归纳不是刻板的要求,而是给予读者启迪的指引。用理论把自己的创作变为模式化的套路是一种失败,但这些指引对于我们解构一部电影、逐步拍摄自己的作品是打好基础的必经之路。
景深
景深是指镜头前所有景物在清晰的对焦之内的范围。焦距的长度不仅影响形状、大小、形状,还决定了画面的景深。镜头焦距越短,角度越大,景深越大,所摄取的物体清晰的范围也更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这里说的景深属于镜头的范畴,与场面调度里的“深度空间”不同,摄影中有人说的“景深感”指的是一种空间上的“纵深感”。
1. 移焦
移焦指在画面中改变对焦的对象,这种镜头可以通过变焦镜头来完成。人眼在观察事物时,会聚焦自己所观察的物体,忽视周边没有注意到的环境。摄像机在模拟人眼时,景深便可以帮助导演让观众看见指定的物体是清晰的、易于观察的,模糊掉周围的环境,模拟人眼忽视环境。导演可以通过这一点来牵引观众的注意力。如《唐人街》里男主跟踪女主来到藏匿女儿的充满秘密的小屋时,镜头先对焦在女主的车上。女主进屋后,男主的车出现,此时镜头对焦到男主的车头,背景的屋子失焦。
2. 深焦
深焦就是较大景深的镜头。在绘画这门平面艺术中,古典主义画家可以通过手中的笔去将画面描述完整,超越现实地忽略空间、景深、虚实。将每一个细节清晰地超现实地超画幅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而电影受摄影机的影响,在画面中会呈现出景深的虚实和空间感。现实主义维尔托夫认为电影是导演对观众的虐待。景深的虚实便是对观众注意力的限制。因此,现实主义者倾向使用深焦镜头来展现空间的全貌,任由观众自己选择要关注的对象。如上一篇文章所提巴赞赞扬《公民凯恩》里拍摄的深焦镜头。
3. 浅焦
浅焦则是较小景深的镜头。在近景、特写、大特写这类小景别的镜头中常用浅焦的对焦效果。小景别镜头本身就是对拍摄对象的一种限制,浅焦镜头可以令拍摄对象更好地被强调,模糊场景中拍摄对象外其他不该被强调的物体。另外,浅焦镜头令观众对一个物体高度关注的同时,被虚化的环境还可以产生孤立拍摄主体与背景的效果。对于表现主义者来说浅焦镜头可以帮助强化情绪氛围,城市里的霓虹灯可以变成浪漫的光点。在电影《银翼杀手2049》中,镜头聚焦在正在冒烟的锅炉,被虚化的背景里门后亮着光,音乐和光影营造了焦虑的情绪,一切在勾引观众去了解被虚化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而观众却没有去解密的权利。由于浅焦镜头的刻意是可以被观众感觉到的,大量的浅焦镜头会令观众感到一种视觉上的不适应。
4. 软焦
软焦指没有任何平面被完全地对焦,整个镜头呈现一种失焦的状态。摄影师可以通过前期拍摄中有意识失焦、给镜头加上滤镜的方法实现软焦效果,也可以通过柔化灯光在后期制作中完成软焦效果。软焦镜头常用于渲染气氛。软焦拥有一种柔和、柔美感,在拍摄室外镜头时,可以使强烈的光线变得柔和。柔焦镜头可以让画面显得梦幻和浪漫,创造散发光芒的效果。拍摄人物时皮肤也会变得更加光滑,相当于美颜磨皮功能员。如电影《魔女嘉莉》
5. 裂焦
裂焦指在两个不同的平面上进行对焦,而这两个平面中间的平面是失焦的,分裂开两个对焦的平面。一个镜头只有一个焦点,裂焦效果需要通过特殊的镜片来完成。在拍摄两个不在同一平面对话的人物时会用到裂焦效果,可以模糊中间隔开两人的事物,加大观众对被对焦的两者间关系的关注。也可以通过裂焦效果创造两者分离的感受。电影《八恶人》中昆汀使用这种观感刻意的裂焦镜头创造了漫画中的间隔效果。
6. 移轴
移焦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只有部分是聚焦的,其余部分是被虚化的。在大景别中,移轴可以指引观众聚焦注意力。在用小景别拍摄人物时,移轴可以创造一种精神恍惚感、梦境感。移轴加大景深效果,令画面看起来有一种微缩景观玩具感。移轴除了可以加大景深外,还可以减小广角镜头拍摄建筑中透视带来的扭曲效果。除了《社交网络》里划船镜头 外,我日后补充案例。
-
积极向上的名字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5 19:42:09
-
豆友121533229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12 21: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