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mystery阅读(上)
梅西.米勒——《跳蚤市场之谜》(6分,一般之作)
作者1984年发表的冷硬女侦探秀兰.麦康系列第五作。女侦探秀兰.麦康受到律师汉克的委托去旧金山跳蚤市场一位专门从事赃物买卖的旧货商威利.华伦那里,调查一个穿着深色大衣,戴着无边圆帽,在威利的摊位附近岀没的神秘男子。秀兰好奇这项业务,于是提出在威利手下学习几天,跟着他的2家分店贝克和艾迪尔学习。秀兰很快查出这个人是杰瑞.李文,他自称是「摩西五经振兴委员」的成员,牧师哈伯特等人派他来找失窃的摩西五经,怀疑在威利所收的赃物里。然而当晚秀兰带者威利赴约却没见到人。返回威利办公室之后,秀兰发现李文陈尸在威利的车库内,后脑有一个弹孔,办公室也被到处翻过。秀兰找到牧师哈伯特,后者否认委托李文,同时李文是出了名的反犹人士,数年前因为爆炸案坐牢。他引荐的振兴委员班告诉秀兰,李文出狱后涉嫌偷了13家教堂的五经进行倒卖。秀兰的委托人、汉克刚把威利保释出来,他的女友爱莉妲就被发现死于威利住处附近。随后威利也逃走。秀兰想去李文小木屋调查,遭到狙击,随后小屋被人烧掉。秀兰怀疑威利一直没卖出去的钢琴里就藏着五经,但如今里面已经空无一物。从跳蚤市场的军火商费特那里,秀兰得知杀害李文的那把缺角凶枪是他卖给艾迪尔的。贝克则告诉秀文他们这批人除了威利外经常去山里完准军事生存游戏,包括李文。和他们关系匪浅的赛琳娜承认李文是得到威利默许后从她那里拿到钥匙,而他中枪之时威利也没不在场证明。秀文应威利约,却被人迷晕。
米勒是美国第一位写女性冷硬作品的大师,93年获得了冷硬类最高奖夏姆斯奖的大师奖,05年荣获美国MWA爱伦坡大师奖。作者在84年一口气写了3本,其中本作之后的《double》是和当时的冷硬大师比尔普洛奇尼一起合写,不过算在了无名侦探系列里,台湾并未引进。此后米勒成为了比尔的第三任妻子。尽管作者77年就创造了这一系列和这个角色(比苏格拉夫顿和派瑞斯基早了5年),但彼时的另外两位后起之秀已频频入围各大奖项,有的已经拿奖拿到手软。从本作也确实能看出来,作者尽管这个系列已经写到第五本,但没特色。开头对于跳蚤市场的介绍还稍微让人有点兴趣,但随后案件陷入平淡。一直到最后的结尾,也还是波澜不惊。最后匆匆看完,实在找不到加分项。
冈田秀文——《黑龙庄的惨剧》(7分,喜欢之作)
2014年日本周刊文春第14位
2014年日本本格推理小说排行榜第五位
2014年日本想读这本推理小说第10位
入围2015年第68回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最佳作品奖
入围2015年第15回本格推理大奖小说部门奖(第四位)
作者2014年作品,是明治时期的侦探月轮系列第二作。1893年,“我”杉山和侦探月轮接到委托,时任枢密院院长山县有朋的幕后金主漆原的管家鱼住来访。漆原之前收到20多年前山城屋事件中被杀的后人的威胁信,数日前准备去大阪出差,然后失踪。3天后鱼住在书房内的金库里发现了漆原的无头尸。在征得警方同意后前来委托和时任内阁大臣(现在的官房长官)伊藤博文有密切关系的侦探月轮。我和月轮来到漆原庞大豪华的黑龙庄。庄内住着漆原的4个妾,喜代、堇子、珠代和因病不出房门的小夜子,医生畠山,此外还有生病被关在座敷牢的表弟健次郎。一年前,漆原第五个妾奈奈枝据说和保镖棚桥私奔。第二天晚上,众人在座敷牢外面的房间发现了失去头颅的堇子。第三天隔壁佐藤家的仆人菊声称前日晚11点看到有人坐在黑龙庄门口,一眨眼就不见了。第四天早上发现了小夜子死在自己房内,双手双脚被砍走,随后在池塘里被打捞出。接着看守座敷牢的巡警被打晕,不久在附近灌木丛找到了失去头颅的健次郎。奇怪的是巡警是背对座敷牢,而健次郎一直被锁着。喜代告诉月轮畠山和珠代暧昧,而此前有看到他和堇子有接触。警方和律师联手公布了遗嘱,却发现里面都是白纸。畠山和珠代失踪,当晚在附近铁道上,火车碾压过两人。月轮的助力兰子小姐帮忙查到漆原3年前被大家排挤,因为他涉嫌倒卖海军采购信息给清朝间谍周宏生,同时因此赔掉了大部分财产。月轮推理认为漆原和畠山交换身份。这时喜代声称看到石坛上有头颅,众人赶到鱼住房间,发现他的无头尸。喜代拿出了畠山的照片,推翻了月轮的推理。晚上喜代在众人面前被人绑架,众人赶到废弃的寺庙时燃起了大火,最后在里面发现一具女性焦尸。
作者的书此前看过引进的《暗杀丰臣秀吉》,这本也是其2002年拿到第五届推理文学大奖新人奖的作品。此后作者推出了月轮系列,首作《伊藤博文邸の怪事件》并没有掀起太大波澜。本作倒是其推理作品中成绩最好的一本。只可惜当年推协奖由《沙漠之花》和早见和真的《我请求有罪》,而本格大奖由麻耶的《再见神明》获得。本作坦白说看的过程是有点让人失望的,前90%的内容几乎就是流水作,短短300页10万字左右篇幅,写了8个人先后死亡,可见作品更多像日记、手记。然后就直接进入10页左右的解答篇,基本上可以说没太多文学价值。最后的解答一开始让人很无语,诡计简单到令人发指,有一度我都想给到7分以下。但看完之后又不得不感慨,日本这批新本格作家里,未必说有多少天纵之才(事实上我能认可的天才估计不出10人),但能发展到如今这么庞大的规模(目前仍在写的估计不下60人)和源源不断的新人补充进来,更多是靠各种另辟蹊径。比如本作的写法,用日记方式避免了作者文笔好不好问题,诡计老套可以将这个诡计开个N次方就变成了一个新诡计等等。除此之外也有其他一些作家想出了各种老酒套新瓶、多个老诡计融合、老诡计反向使用、诡计融合叙诡之类的手法,来实现所谓的“新”诡计。本作就是一个典型操作,就作品本身而言我觉得也就7分水准,但作者选择的背景、时代、以及诡计的这种改良,勉强也可以加分。但内心实在对这类小聪明不算太感冒,我个人还是希望看到有突破性的设计和创新,所以纠结了半天维持7分。
S. J. 沃森 ——《别走出这一步》(7分,喜欢之作)
作者2015年第二部作品。朱莉娅与妹妹凯特自幼相依为命。成年后,朱莉娅在伦敦组建了完美的家庭,嫁给外科医生休,自己做全职主妇,还有一个成绩优异14岁的儿子康纳。而妹妹凯特只身住在巴黎,生活混乱不堪。朱莉娅的幸福在某一天被打破了,因为妹妹前来索要康纳。原来,朱莉娅夫妇多年来没有生育,妹妹16时却生下了私生子无力抚养,被朱莉娅夫妇收留。正当朱莉娅为此事烦恼不已时,噩耗传来,妹妹在巴黎小巷中死去,死因未明。朱莉亚从凯特闺蜜安娜那里拿到一个盒子,里面的纸条上发现她的账户和密码,以及和网友约会地址,恰好和她被害地点一致。凯特把遗产给了安娜和康纳,朱莉娅也因此成了她的好友。朱莉亚认为是她其中一个网友杀害了她。回家后晚上她频频登录凯特的账号,试图发现她这些炮友哪个是凶手。逐渐她迷恋上其中一个网友卢卡斯,并对他产生性幻想。当她发现对方也在伦敦时一发不可收拾,开始沉迷于和卢卡斯的偷情中。2人的性爱游戏越来越危险,最终她下定决心和他分手并逃离危险的他。这时巴黎警方传来逮捕了一个毒贩,可能凯特之前偶遇交易而遭到毒手。安娜带着未婚夫莱恩上门拜访朱莉娅夫妇,后者意外发现莱恩就是卢卡斯。朱莉娅试图告诉安娜,卢卡斯拿裸照和视频威胁朱莉娅,并扬言要拿到凯特的遗产。惶惶不安的朱莉娅发现卢卡斯的阴影还通过脸书笼罩着康纳,于是再度冒着风险去找安娜摊牌。安娜答应回到巴黎会考虑分手,就在卢卡斯回巴黎这天,康纳也不见了。
作者在2011年以《别相信任何人》出道,一举拿下了匕首奖的新血匕首奖,并入围其他四项大奖。此后一直时隔4年再出版了本作。本作给我的感觉怎么说呢?仿佛从15年前开始,一夜之间欧美mystery界这类姐妹、夫妻、母子、父女、母女类互相倾轧的情感悬疑大剧如潮水般占据了主流。我印象中光近5、6年起码看了30多本这类题材的作品,没完没了的感觉。而这些作品由90%的情感互动加偷情、出轨、勾心斗角的模式化写作,外加最后10%各自发挥的真相逆转,就形成了一套流水线工艺。使得欧美写作界把这种写作培训班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所有的主妇都可以通过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轻松的写出一部“畅销作”来,只要你能想的出最后让人惊讶的真相。这比日本的畅销君都要廉价太多太多了,起码畅销君每一部都还有自己的新题材新想法。本作虽然400多页,但前350页真的看得飞速快。不过,本作到最后还真有点出乎意料。首先作者名字虽然很女性化,但实际上作者是个大胡子,很难想象他居然以女性的视角写了大量出轨的剧情。其次,最后的结果也完全不是想象中以破解凯特命案为作品的谜题。尤其是最后的5、60页连番的翻转,使得作品完全进入了美式作品的节奏。这点让人很惊讶,因此也让我感觉不像是一个主妇写的出来的感觉。所以应该来说,本作在这类作品中,基本上已经写到了极致,甚至有点新本格的八嘎推理的味道。只不过从现实性来说,整个事件变数太多,感觉幕后黑手要在几乎不参与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掌控所有人命运,似乎难度挺大。另外女主这种也让人有种自作聪明作茧自缚的感觉,如果发现线索早点给警方,估计早就破案了,何必后面惹出这么多家破人亡的事来。所以我觉得本作7分还是绝对值得的,只是这类作品确实有看吐看厌的感觉。如果早5年看这本,搞不好会给7.5分。
合集 ——《川に死体のある風景》(6.5分,一般之作)
作品是2006年5月東京創元社&e-NOVELS以「川と死体」(水上的浮尸)为主题组织了推理名家创作竞赛,共有包括行人在内的六位推理作家参加。随后这六篇集结成合集出版。
《玉川上死》(歌野晶午)——警察在玉川上发现一具浮尸,追上后发现是秋山假扮的。原来他们3人打赌恶作剧,看秋山能否假扮浮尸到终点。然而警方随后发现在起点和终点拍摄的茂野和泽井都被杀害,前者拍摄到秋山下水开始飘浮后就遭到攻击。警方虽然怀疑总遭到他们欺负的鹤见是凶手,但他似乎有不在场证明。
《水底の連鎖》(黒田研二)——消防员濑古接到任务在长良川打捞失控掉入河底的卡车,却意外发现同一地点还有2部车和1男1女两具尸体。濑古和女友美月无法理解在直线公路上为何同一地点有3部车出事。女死者泽木的父母去祭拜,濑古意外发现男死者室伏是她的未婚夫,但两人死亡时间间隔了一周。濑古之后救了一个溺水小孩,得知室伏在10年前是率领本地学校打入甲子园的英雄,而第三个死者越川则是他的崇拜者。
《捜索者》(大倉崇裕)——北阿尔卑斯山有人报告登山客高野发生意外求助,松山队长带着米村、茨木、白井等人上山搜索,中途遇到绿衫会登山队成员,大家同意分两路登山找人。但此时白井因为身体不适而留在驻地。但是很快队长发现联系不上了白井,接着发现他的尸体随着山谷溪流被冲下,而另一组人随后找到了受伤的高野。半年后本来宣称不再爬山的高野再次在山上发生意外身亡。
《この世でいちばん珍しい水死人》(佳多山大地)——讲了一个围绕哥伦比亚毒贩、游击队、监狱里发生的案件。“我”接受了父亲的委托去哥伦比亚寻找失踪的伯父,却意外知道了伯父曾在那里破解了一个不可能死人事件,在戒备森严的监狱里,狱警意外打死了一个不可能出现在监狱里的陌生人,那人是怎么进入监狱的呢?又为什么会被打死呢?
《惡霊附體》(綾辻行人)——一个女人死了,尸体浮在河面上。传说她已经被恶灵附身,之前小说家还参加过她的除灵仪式。
《桜川のオフィーリア》(有栖川有栖)——石黑回校找江神和我有栖川,想解除最近在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原来他从小时候玩伴的家中意外发现了几张照片,那照片是小时候在老家死亡的同班美女同学的遗容,问题是,照片的时间是在所有人发现尸体之前,那么小时候被警方认为是自杀的女同学究竟是自杀还是被他所杀呢?
这六篇,看到前三篇感觉都还行。虽然算不上经典,但确实能看看。第一篇谜题很有趣,但仔细想想这警察也太扯淡了吧,死了两个人都不撒网去现场调查?总能发现点蛛丝马迹吧?只能说实际操作不现实。第二篇同样故事很有趣,同一个地点三部车接连出事,虽然没诡计但动机谜题被放大了。第三篇是我个人认为诡计最好的,尽管是老诡计但用在这个场合还真让人眼睛一亮。不过实际操作也几乎没可行性,白井生病是个意外,凶手是如何这么短时间里安排好诡计?后面三篇就开始刷下限了,佳多山写的是推理么?完全是一个哥伦比亚毒贩和监狱的故事,而且用3、4个人视角交叉混写,完全看不懂他想说什么。第五篇行人本来写了另外一个故事,结果稿子弄丢了,最后拿别的作品(后来收入到《深泥丘奇谈》中的一篇)来临时顶替。结果和川有关的推理变成了一个灵异故事。最后一篇也是扯,本来以为是逻辑流,结果絮絮叨叨写了一堆也不算是纯推理,变成了动机解谜。不过这篇是自93年后时隔13年的江神系列作品,也是两年后发表的《女王国之城》的外传篇,算是有点加分吧。总体来说,前三本基本都能拿6.5,最高能接近7分,后三篇让我打分估计会低于6分。勉强6.5意思意思吧。不是太值得看的一本。
麦克·康纳利——《暗算》(8分,喜欢之作)
入围2002年巴瑞奖最佳作品奖
2003年日本周刊文春海外版第11位
2003年日本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海外版第20位
作者2001年发表的勃什(新星译成博斯)系列第7作,同时也是《血型拼图》里的退休警官麦克莱伯系列第二作。本作故事发生在《血型拼图》后第三年的事,这时麦克莱伯和格蕾茜拉(新星译作格莱夏埃拉)结婚并且有了个女儿茜萝。上一本中镇警官洁伊时隔3年再次找到麦克莱伯,希望他帮忙给一起奇怪的命案做点分析参考。一个叫冈恩的混混在家中被杀,放在现场的猫头鹰雕像,再加上被害者被捆绑成婴儿样子,头上套着水桶,最后因为挣扎反而勒死了自己,成了一幅诡异的画面。死者6年前曾被勃什(群众版这样翻,后面就以本作名字为准)逮捕涉嫌谋杀一个妓女,但因为上司庞兹无意中插手导致他被无罪释放。死者前一晚上曾因醉驾被抓,勃什去看了下后就离开了。麦克莱伯找到勃什了解情况,此时后者正在办理一起焦点案件:一个好莱坞知名导演大卫.斯托里涉嫌杀害其正在拍摄的片中女演员朱迪的案子中上庭作证,该案并没有直接证据,最终判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勃什的调查和其口供。就在这时FBI总部的朋友告诉麦克莱伯,猫头鹰像经常出现在17世纪荷兰黑暗系画家希罗尼默斯.勃什(也是哈里.勃什名字的全称)的画中,而案发现场酷似其某部画作。麦克莱伯上门找勃什叙旧,后者随后接到前搭档电话知道洁伊也在谈论他,怀疑两人盯上了他。冈恩的案子调查信息被传给了媒体,FBI和内务部急忙接手准备调查勃什,同时踢走了麦克莱伯。勃什为了在下周媒体曝光这事前不影响到结案陈词,说服麦克莱伯继续其调查。麦克莱伯很快发现调查中的疑点,冈恩在被拘留后只打给了姐姐,而后者并未找人去保释他。但在勃什离开后,和勃什庞兹等人关系密切的前警察、私家侦探的鲁迪就出面带走了冈恩。另一方面,检方几名重要的证人都因证词有效性遭到质疑,庭审形势一度急转直下。这时麦克莱伯遭人打晕,命在旦夕。
作者的博斯系列从97年的《行李箱之曲》后中断了一段时间,期间只有99年一部《天使航班》。而这段期间其成绩也在日本人气有所滑落,作者更多的精力在创作非系列作上。从这本之后,作者开始恢复了每年一本的创作进度。《天使航班》博斯系列前10几本唯一一本没有中译的作品,大致剧情是讲洛杉矶一个激进、专门承接警察殴打疑犯违规案的律师在一个叫“天使航班”的缆车(洛杉矶的标志性建筑)上被枪杀。几乎整个洛杉矶的警察都是死者敌人,不得已调来了好莱坞分局的博斯,以及他的助理埃德加和莱德的团队、甚至还有曾调查过博斯的4个内务部警察一起合作进行调查。然而死者手里的案件、过去得罪的警察,都有各自动机。博斯还得面临整个警局伸来的黑手,以及面临得罪整个洛杉矶警局。这部中博斯和刚结婚1年的新婚妻子埃莉诺面临感情破碎。这部作品牵扯大量地方政治博弈、黑人和警方对抗等种族歧视、以及黑警问题,所以也被很多读者誉为整个系列中最精彩的一部警察小说。其实从上一本开始,系列作就有从冷硬风格转变为警察小说的倾向。
本作开始后面6本都是由群众引进出版的,现在不太好找了。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作者很多非系列作品中的人物开始乱入勃什系列。第二个特点是从本作开始,作者后续很多作品开始涉及庭审情节。同时勃什个人又恢复到了分居的单身状态。本作还涉及了很多之前作品的剧情,比如第四作《最后的郊狼》,里面的博斯殴打庞兹事件,但我忘了是不是因为冈恩的案件。本作从案件自身来说很一般,估计就案件而论只能打7分,最后的突破口不算精彩,但就这点来说即使上庭了多数也很难定案。但是围绕着冈恩案之外却十分精彩。首先最大亮点是庭审,通篇330页至少有120页左右篇幅是庭审部分,看的十分过瘾。其次,庭审中双方攻防的焦点就是间接证词,可以看得出94-95年的辛普森案对美国司法影响过于深远。几乎所有的辩方之后的辩论重点思路都放在了如何降低证词的有效性上。围绕着这个思路,对冈恩案产生了巨大的引力效应。再者,案件直到最后一刻前,通篇最多也只有7.5分的水准,但最后的一刻逆转虽然对案件本身没影响,但又让勃什仿佛回到了前四本里的独狼状态。而且整个案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局中局。所以看的过程中让我很奇怪,感觉这本更像是麦克莱伯系列作,而不是勃什系列作。总体而言,作品水准介于7.5-8分之间,没前四本精彩,但水准犹在。
私人合集——《日本短篇推理选1--暴风雪山庄》(7分,喜欢之作)
收录了4篇作品。
贯井德郎——《合页之疑》:警察拿到一份手稿,2个女的和3个男的租一个别墅排演节目。当晚一个男的跌落楼梯身亡。第二天一早大家发现住在底楼一个女生被刀捅死。手记主人公另外一个女生当晚十分害怕被杀。数日后警方发现了5具尸体,但因高度腐烂无法确认他杀自杀,也无法确认死亡顺序和身份。
我孙子武丸——《漂流者》:一男一女在海边救上一个失忆的人,他身上有一份日记。经济公司社长和电视台局长带者旗下两个未成名女星、经理和一个专务去无人岛度假。当晚两人想女星陪睡,经理想保护喜欢的女孩子。第二天早上发现社长尸体,第三天早上又发现了局长尸体。
歌野晶午——《幸存者一人》:新兴宗教4人宗像、森、仁美、大竹策划了恐怖袭击,随后4人跟着主教关口和稻村来到了中国海的无人岛--尸岛。当晚关口开着唯一一艘船离开。5人生活了2周后,稻村强奸了大竹,然后告诉大家他们5人被教会抛弃了。自暴自弃的稻村当晚就被杀了。剩余四人打算自己扎竹排让一个人去求救,森自告奋勇,当晚他就不见了。数周后宗像发现食物库存少了,于是带者食物想离开剩余两人。但隔天在废弃的庙里被杀。大竹为了生存搜索贝类和螃蟹,无意中发现了森的尸体和竹排。近一年后,海警搜索偷渡客找到了尸岛,发现了一个幸存者。
七河迦南——《漂流于漆黑之海的金苹果》:科幻推理。在空间站中,诺伊博士带者3个女儿、艾丽丝和盖兹作亚空间跳跃实验。然而实验中三个女儿先后被杀砍头。但主舱检测到生命消失时,其余人大多都有不在场证明。
私人文库第一期的短篇集,收录了四个和暴风雪山庄有关的中短篇。前两篇选自06年的《気分は名探偵―犯人当てアンソロジー》,这本里有5个作家的短篇。第三篇是歌野的同名中篇集。第四篇是《新本格推理7》里的一篇。第一篇我认为是最佳的,在非常短的篇幅里完成5人全都被杀,结局结合了叙诡+安乐椅+无人生还的模式,而且设计的恰到好处。核心是非常逻辑的推理作为一击入魂。但缺点是篇幅过短,即使结局有亮点但依然显得过于简单。第二篇同样没太多诡计,就是一个叙诡。但这个叙诡并不出色,在一定提示下比较容易猜得到。第三篇是中篇,其实也没诡计,更多的是剧情上的杀人动机。而且结果上也预留了一个悬念,谁是幸存者?第四篇是科换推理,本来融入一些叙诡是很不错的,但篇幅过短导致里面很多科幻设定未必能让人充分理解,影响了作品诡计。总体来说,这四篇都有一定特色,但受困各种因素没能更有突破,不过还是比上一本短篇集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