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了,罗坚终于走出了原谅自己的第一步
罗队是个有故事的男人。
在之前的剧情里,不经意间已经流露出蛛丝马迹,比如第一集里他对“《洛神》案”的格外在意,再如上司一说起“老方”这两个字,他便立刻转移话题,还要特意说一句“以后咱能别老提我师父吗?”

明白无误地告诉观众,“师父”是罗坚心中的隐痛。
昨天的剧集终于正面讲述了这段往事。原来在罗队心里,师父去世,自已有责任,所以他觉得愧对师娘,十二年不去看望是源于不敢,他同样不敢面对师父。
但事实上,他在这件事上的责任,没有他自认为的那么大。
01
整件事说起来并不复杂。
十二年前,罗坚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警察,需要前辈带一下。某次跟师父一起时,后者说:前一天夫妻俩去买菜,不想妻子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了“茶园金库”。
多年的职业敏感告诉方警官,纸条绝非恶作剧,茶园金库或许要发生什么事。尽管去过一次,他仍然不放心,决定再去仔细查一查。
偏偏师徒俩在车上吵架了,徒弟下车,师父一人前往。
再往后,就是罗坚从同事口中得知,方警官从楼上摔下来了。

罗坚这才反应过来,之前自己接到的师父的来电,恐怕就是师父在求救。
电话一共有两通。第一通罗坚直接挂断了,第二通刚接通,他的手机却因没电关机了。
由此,罗坚的逻辑便很明白了:在他看来,方警官抢救无效,是因为自己没有及时接听电话、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再往前,要是自己跟师父一起去就好了、要是没吵架就好了……是自己害了师傅!
他的心情当然可以理解,不过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平心而论,他给自己增加的担子太重了。
工作上有情绪在所难免;师徒俩看法不一致,两个急性子的人越说越上火、以致争论升级成争吵,是不可控的意外,工作中也不罕见;吵架了,自然会分开;
第一通电话虽然没接,可那时罗坚毕竟在气头上,就算是更成熟理智的人,难道那种情况下就能克制住怒火?赌气不接是多数人会做出的选择;到了第二通,罗坚还算理性,没再由着自己的性子,结果手机没电,那时是2007年,可不像现在这样能随时随地充电;

而方警官从高楼摔下,更是谁也想不到的。
这是一出阴错阳差造成的悲剧。
02
可话又说回来,去世的方警官是罗坚的师父,面对亲近之人,他难免会受情绪影响,不自觉地放大自己的过错,心底格外愧疚悔恨。
以至于他十二年来刻意不去多想,刻意回避有关的人、事、物。
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然而这种事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化,越是回避、越是不去碰触,伤痕/心结就越深。
现在回想12集,李淑婷坠楼后,罗队冲着庄文杰发了一通火,被廖警官形容为“从没见过罗队发这么大的火”。

当时以为罗队纯粹是出于关心,如今看来,也有方警官坠楼给他留下的心理阴影。
他并没有从十二年前的悲剧中走出来。
03
剧中苏英曾问罗队,十二年里有没有去看望师娘?罗队表示没有,他给出的理由是:“我去了给她添堵。”
言下之意,他认为师娘不会原谅自己。

可是,就像前面所说,方警官的悲剧更多是阴错阳差,不能把责任放到一个人身上(起码不能一味责怪罗坚),故而方师娘虽悲痛,却没有朝罗坚发泄。
换言之,她并未怨恨罗坚,真正不能原谅罗坚的是他自己,是他一直在过去里挣扎、不断纠结过去的错误。
罗队在想什么,太好猜了。
不过,他显然没有跳出来想过:
即使十二年前,他的手机电量充足、或者师父的第一通电话他就接了,方警官就一定能被抢救回来?预告片里有一幕,地上的某个人挣扎着按下手机键,手上、地上都是血,估计这个人就是方警官,可见彼时他的伤势已然相当严重;
就算再倒退,罗坚当年更懂事,没有吵架,而是跟师父同行,真就能避开?事情发生在2007年6月12日,正是《洛神》失窃的那一天,方警官的坠楼只怕不简单。罗坚若是过去,也许不仅救不了师父,反而会再添一桩悲剧。
重点来了:假如罗坚当年出了事,他哪里还有机会亲自调查、为师父讨回公道?

方警官是老警察,剧里他的戏份虽然很少,可不难看出,他兢兢业业,是真正地把“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时刻为群众着想;
对于这样的人,“找出真相”才是告慰他的最佳方式(尤其他当时正在追查线索)。只顾着后悔自责,才是给他添堵。
04
所以在这里要感谢苏英气愤之下的那番话:“你是去看她(方师娘)给她添堵,还是不去看她给她添堵?”

有没有当场点醒罗队不好说,可至少,逼着他不能再逃避往事,也给了他一个重新思考自己行为的契机。
结果就是,罗队终于走出了第一步:看望师娘。
当然,这中间也有其他事的影响(好比关于拍卖会的匿名短信,刺激他回想往事)。但不管怎么说,这对于罗坚而言是个好迹象:他不再一味害怕、逃避了。
而且他还主动调查往事,询问纸条的情况、翻看旧案卷宗等,也不怕看到其中师父的照片。
他开始走出来了。

虽说距离他原谅自己还有相当一段路,不过这种种行为表明,他不再只是纠结于过去,而是找到了新的方向,愿意抽丝剥茧地重新审视整件事。
能大胆面对,就离打开心结不远了。
生活中,谁能没有遗憾呢?尤其是像罗队这样,由于自己的某个错误或无意举动、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更会加重这种悔恨/自责的情绪,让人不断去想“当初我要是……就好了”。
有这类想法或情绪很正常,然而,一味沉溺其中、自怨自艾肯定是不妥的,要么会像罗队那样,不经意间就会被过去的阴影裹挟(比如对庄文杰发的那通火),更有甚者,可能会因为走不出来,导致更加惨痛的后果。
因此,纠结过往无益更无用。当初做错了/没做好,下次遇到类似的状况,就按照正确的、更妥善的方式去做,虽然不能挽回过去,但能让未来避免错误乃至悲剧重演;一味沉溺过去,只会导致同样的结局。
一句话,学会原谅自己,才能真正从过去走出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青苹侃书影”,两边都欢迎关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