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摘要和笔记(20220506)
民众主义不过是一种种族中心主义的颠倒,如果说对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描写几乎总是在赤贫主义与对至福千年说的颂扬之间来回摇摆,这是因为这些描写没有考虑与阶级状况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构成了这种状况的一种全部定义,而且人们阐明与自己所描写的状况之间的正确关系,比把自己与这种状况的关系投射到描写之中更不容易——哪怕是因为这种虚假的认同和这种认同激起的愤怒具有所有合法性的外表。 必然趣味特有的作用不断的、但隐蔽的发挥——因为必然趣味的效力与必然的效力混在一起——这种作用在如下状况中表现得再明显不过了,即必然趣味在某种程度上不适时的发挥作用,它在生产出它的条件消失后继续存在。 如果一切都让人认为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关系,这是因为趣味几乎总是与它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经济条件相似的经济条件的产物,于是人们能够将一种因果关系的有效性归于收入,而收入只有与它产生的习性相结合,才能发挥这种有效性。实际上,当相同的收入与迥然不同的消费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习性本身的有效性表现得非常好清楚,只有当人们设想不同的选择原则的干预,这些消费才能得到理解。【必然的趣味不依靠产生它的条件而独立存在,但是它只有与收入等经济条件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和有效性。所以区分可以说是必然趣味与经济条件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一致性的原则,即民众趣味的唯一明确标准,在恢复秩序的要求中得到表达,这种要求力求鼓励无论如何由客观条件规定的“合理选择”,此外还包含着对试图与其他群体认同以求出人头地的野心的一种戒备,也就是对状况一致性的一种强调。不同阶级的文化实践与文化偏好之间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这个事实,即在其周围人找到“市场”的机会大致随着拥有文化经验的机会而变化并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决定这些经验,因为在这个“市场”中,文化经验和它们产生的话语能找到价值。 一种进化论模式使得统治者有可能把其存在或行为方式看成实现了的应在,在通过这种进化论模式的应用指出一种文化多形或“文化滞后”的作用之前,应考虑,民众重视作为男性气概的基本维度的体力与产生和支持体力的一切,如无论成分还是味道都“刺激”的食物和饮料或体力劳动和训练,是不是与以下事实存在着一种明白易懂的关系,即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全都依靠劳动力,而文化再生产的法则和劳动市场的法则将这种劳动力简化为体力,这对他们而言比对其他任何阶级都更甚。 阶级同一性和统一性的最根本原则,即寓于无意识中的最根本原则,实际上受到了影响,因为在与身体的关系这个关键点上,被统治阶级只通过统治者的观点,也就是相对于身体及其用途的占统治地位的定义,把自己当作阶级来领会。所以,在这个领域,如同没有在政治方面构建的同样重要的其他许多领域,任何对强制作用的集体反馈事实上都被排除了,因为这种反馈会导致要么把占统治地位的分类从负面评价的属性树立为价值,要么创造被正面评价的新属性。于是,留给被统治者的只有忠于自己和群体与通过个人努力与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同化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了,而占统治地位的理想与共同夺回社会身份的抱负本身也是对立的。 对一个被统治位置的适应意味着一种对统治的接受形式。政治动员的作用本身很难完全抵消自我评价对社会价值的符号即职业身份和工资的必然依赖的作用,这些符号事先被学校教育市场之认可合法化了。……被剥夺之所以完全被忽视进而被默认,只是因为随着自动化的发展,经济上被剥夺同时也是文化上被剥夺,文化上被剥夺为经济上被剥夺提供了表面上最好的证明。普通劳动者无法拥有被归并的文化资本,而这种文化资本是对体现在技术对象中的文化资本的常规占有的条件,鉴于此,他们被机器和工具统治,与其说他们使用工具,不如说他们为工具服务,他们还被掌握着统治他们的合法的也就是理论的手段的人统治。无论在工厂还是在学校,他们都遇到了作为一种秩序原则的合法文化,这种秩序原则无需为了被证实而显示其实际功用,因为学校教人尊重无用的和无关利害的知识并在按照利害一致的原则被分成等级的个人和行动之间建立了具有科学和教育理性之“天然权威”的关系。最缺乏文化资本的人从合法文化作品中得到的体验,只是更根本的和更普通的体验的一种形式,这种体验即对实践的、片面的和未明言的本领与理论的、系统的和明确的认识、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想法”与“执行”、“知识分子”或“创造者”与“匠人”之间的分割的体验,“知识分子”或“创造者”为一部“创新的”和“个人的”作品署名并将作品的属性归于自己,而“匠人”只是优于仆从本人的一种意图的仆从,被剥夺了实践思想的执行者。【经济和政治的被统治地位很多时候是一种个人难以决定的初始条件,个人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这种位置一旦被文化资本所确认,即从经济上的被剥夺转化为文化上的被剥夺,就成为合法化的结果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资本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处于被剥夺、被统治位置的区分标准,而这正好是趣味产生和区分的来源。】——“第七章 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