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噪音与住楼房的思考
自从大一那年家里搬家,在新家这边也住了快8个年头,到上年夏天前,一直都觉得这个新家虽然因为靠近马路、楼下小区比较多小孩在玩,平日里热闹了些,但在装修时就加装了一些吸音材料,所以晚上关上靠近马路那边的窗、小区恢复安静时,住得也挺舒适。
而变数正是上年夏天开始的。
从5月起,妈妈就开始说起自己休息得不好,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得整天能听到楼上走路的声音。考虑到她正值更年期,正是难以入睡和情绪比较敏感的时候,便安慰她不要多想,楼上可能是小孩偶尔在走动导致的声音(因为之前坐电梯的时候遇到楼上邻居知道他们有三个孩子)。
后来周末有一晚,因为白天喝了咖啡导致睡得晚了,有睡意的时候已经过十二点。正当我躺在床上准备入眠时,我听到了楼上频繁的走路声音,在房间范围内来来回回、来来回回。本想着可能楼上是因为准备睡觉了才这样,很快就会停止,结果直到凌晨两点,声音才有渐渐消退的迹象——此时我也睡意全无了。
这晚后,我开始留意起了楼上的声音。刚开始,只是深夜会在房间走动,到7月后,连白天,楼上也会传来小孩跑跳、打球、推拉桌椅的声音。本着以和为贵的精神,我将对楼上发出声音打扰到我们休息的事情、和对如何减少小孩活动声音的建议写成了一封信,放在了他们门口。因为我们刚搬进来时,楼上的手机震动闹铃经常在早上六点响起吵醒我,那会我写了一封建议信放在他们门口,收到信后,楼上明显注意了这点,震动声不会再在天花板上响起了。所以我以为事情到这里应该会有所改善。
然而没有。
七月的一天夜晚,九点,楼上又响起了小孩在屋子里跑跳的声音。妈妈听到后顿时感到很烦躁,爸爸说这是小孩正常的活动,不要这么紧张。但是直到十点,声音都没有减弱的现象。无奈,我和爸爸只好到楼上敲门提醒——然后发现楼上邻居早就换了人。他们说他们是1月才搬进来的,口头答应会注意小孩声音的问题。当晚大家总算能睡个好觉。
但是第二天周末的中午依然如此。小孩跑跳、打球、推拉桌椅的声音,每天、每天都在楼上响起,有时是早上,有时是中午休息的时候,有时是夜深人静的凌晨一两点。从最初的上门提醒无果、到声音实在吵得受不了让物业去提醒、到在业主群里吵起来,我家跟楼上噪音从上年拉扯到现在。
刚开始,我以为只是小孩不注意才发出声音,让家长管教好小孩就可以了。结果一天凌晨两点,我听到了楼上用力跺地板的声音,还有男主人发出的质问孩子怎么还不睡觉的怒吼。清晰得如同我在现场。我内心:你教训孩子就教训吧,为什么要把我也吵醒啊!于是又一夜无眠。
于是我得出了结论,不能奢望这样的父母能管教出什么有共情能力的孩子,特别是要避免与他们直接对线,毕竟做不好情绪管理的大人,很难保证他们会因为激动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说到楼上噪音,又不得不说起这个房子。自从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就开始关注受楼上噪音的原因。看了不少文章,感觉楼上噪音、或者说楼房噪音的成因,有两个方面:
1、楼板太薄。现在楼房的楼板厚度大多数是8cm——还没有一个手掌长——所以新建楼房经常被诟病隔音差。
2、高层楼体实心墙体结构本身会导致声音到处传导。例如一家装修整栋遭殃、以为来自楼上的噪音有可能是楼下传导过来的。
在房子装修时,我爸就考虑到了噪音、回音的问题,所以加装了吸音吊顶。可惜面对整栋楼(特别是楼上)的噪音,吊顶作用微乎其微,只能作为轻薄楼板的补充,减少室内说话的回声,却不足以抵消楼上的噪音。
小时候我住在只有8层的楼房里,因为那是外公的单位分房,虽然房子隔音也不怎么样,但是因为邻居之间都是一个单位的,大家都会尽量轻手轻脚减少邻里摩擦。偶尔因为夜里没注意拖了凳子吵到楼下,还会因为楼下用杆子敲天花板提醒而立刻改正。
可能正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让我觉得每个人都是懂得住进楼房里的礼仪的。
然而当我搬出来住进商品房后,才明白,邻居的组成是多种多样的。有可能他住的只是好几套房中的一套,不会经常在房子里活动;有可能因为是自己的房产所以十分爱护,也积极维护邻里关系;有可能只是租户,匆匆来、匆匆去,一年换好几拨,质量全看运气。
所以邻里关系的和谐,不能再全部依赖于熟人之间发自内心的制约。
物业无法规范住户的活动、jc不受理噪音事件(同栋楼前几年有人因为楼上噪音卖房的)、新建楼房的楼板越来越薄——楼上噪音仿佛高层住宅的附带产物,深深地焊死在每一根钢筋中。
有时我也在想,楼上作为人,除去孩子打球等声音,其实正常的走路、推拉桌椅,是正常不过的室内活动了。为何我们的楼房,在入住时,需要活动得这么小心翼翼,才能不给邻居造成困扰;为何我们的楼房,没有隔音标准,去满足人们日常的活动不会相互打扰;同时,为何在入住高层住宅已经如此普遍的今天,没有倡议或者规范,去规范人们的行为不要打扰到邻居。
每每想起爸妈当年收房时开心的样子,还有没入住前两人幼稚地睡在地板上,想象未来幸福生活的时刻,我都对现状感到很无力。还有多少人,拼尽一生,六个钱包,20年青春,终于拥有自己的居所,却因为楼房的噪音问题导致睡眠障碍、精神衰弱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我们的房子,是美好的终点,还是悲惨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