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阿毛
是在自己有孩子后才体会到我母亲的不易。母亲健在,就是想简单写写她不算顺遂的人生。
母亲出生于1950年代末期。原本是大老板和小老婆生的二女儿,小时候也上过私塾。后来因为文革,家道中落(外公的故事几乎可以参考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外婆一人带大了包括母亲在内的兄弟姐妹五人。外公直到1980年代末期才回城,90年代初就病逝了。
大好青春挥洒农村
在插队落户政策的大背景下,母亲没有机会念很多书(高中学历),18岁至28岁的大好青春都奉献给了农村。在此期间,她认识了我爸。至此为止,可能只是我们这代人(85后)回头看觉得他们很不幸,但对被时代漩涡裹挟的他们来说,可能也就是和同龄人一起生活工作,大家都一样,毕竟青春作伴好还乡。
返城,职业的被动选择
回到城市后,母亲因为勤奋努力、长相尚可,被分配进了电视台做日语招待,然而体检中被查出是 乙肝病毒携带者(HA阳性)。这在当时(80年代)是有职业歧视的(现在可能除餐饮行业,国家已经明令禁止职业歧视了,没有去具体研究过 ),因此在学习了一段时间日语后,母亲被退回了原籍重新分配工作。之后,母亲干了一辈子公交车售票员,也是勤勤恳恳,多次拿到单位的表彰。
命运扼住了谁的喉咙
之后,我出生了。然而,在我出生十八个月的时候,父亲因为工伤事故在死亡边缘走了一圈,之后烙下多器官受损并且失去右手,终身残疾。这次事故,对于本来处于工作上升期的父亲来说自然是很大的打击,他也不愿意接受单位安排的闲杂岗位,之后便没有再工作,原本火暴的脾气变得更加无常。 然而,这对于母亲来说,何尝不是困难呢——残疾低收入的丈夫和嗷嗷待哺的女儿。
对于这样的重大家庭变故,年幼的我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学龄前,整天和表兄妹一起玩,很开心。读书了,学业也一直比较顺利,和老师同学相处也都融洽。物质上,能满足的母亲都会尽量满足,当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也不会提什么过分的要求。可能也是母亲一直乐观坚强,从来没有把不幸写在脸上。但当我现在回顾起来,觉得母亲真的太不容易了,换做是我,不能做到那么好。
命运又开了个大玩笑
我大学毕业工作刚工作的那五年应该是母亲最轻松的时候,没有经济压力了,不过这个期间,我的外婆去世了。之后,我结婚生子,母亲会帮我一起带孩子。然而就在我的孩子快上幼儿园的那年,母亲确诊了肺癌(早期,目前术后良好),第二年确诊了甲状腺癌,第三年确诊了乳腺癌(良性),三年进了三次手术室。并没有家族遗传史,肺癌我觉得很有可能是长期吸父亲二手烟(母亲确诊前一年父亲才戒烟)加上一生不顾自己健康的辛苦劳作导致,之后两个癌症,我觉得是被肺癌吓出来的。母亲对自己健康的担忧是不会在我面前表露的,但我从父亲那里也是了解的。希望时间能够治愈一切。
希望我的母亲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