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剧笔记
四角关系解读 叙事空间的挖掘 塔昆 萨雅 太遏何 谭雅 话说在扑街剧里找亮点,比起拆解框架节奏一丝不错的作品要别有趣味。 很多亮点设计在整部剧里没有发挥出它本来的魅力,更吸引人去补充完整其中的不足。没有一个是标准答案也意味着故事有无数种可能,和同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塔昆x萨雅 塔昆是萨雅的父亲,部落联盟的统帅,武功赫赫,体格健壮。萨雅流着和塔昆一样的血,异于常人,不能被发现,塔昆因此将萨雅关在塔里直至长大。这个结构实在微妙,后续视听语言表现的时候也展现出了两人之间精彩的冲突,父子line的cp感堪称一绝。 萨雅的处境是弱者、下位的,塔昆外在的孔武有力和位高权重是上位,但萨雅也代表着塔昆的自卑:不能让自己的血被世人所知,也就是塔昆作为无懈可击的武士最大的弱点,这个弱点的存在很有可能会毁掉他拥有的一切。萨雅身上的张力由此构成。 同时,父子二人都是野心家、生病时只能由熟悉彼此体质的对方来医治,可谓生也相依死也相依。 外貌上,萨雅白皙孱弱,被关在塔里除了读书、可怜地看着鸟儿飞来飞去,别无所为,可谓空虚中一炷微弱的火焰。他也喜欢女装来传递消息,制造混乱,打扮成另外一个性别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这部古代剧里一个十分具有现代感的角色。他的内在是脆弱而动荡的,力量的来源是屈从和教唆、蛊惑,痛苦教会他妥协。这个角色很适合被搬上舞台。 塔昆对萨雅的感情渣男感十足,那句“衣服脱掉”的命令演得太好了,说完就漫不经心把眼睛别开,仿佛只是对一只羚羊下令,上位者的权柄在握展露无遗。 如果不是在这部剧的剧情里(双生子的另一位银蟾全剧有一半时间都在挨打和灰头土脸,我真的谢谢……能想出这种剧情的编剧也确实牛逼),这对父子的关系结构可以有更好的延展。首先是萨雅想要实现野心的理由,以及他聪明才智的来源,剧中没有给出很好解读,一句他被关着的时候无事可做就带过去了。作为人物成长的关键动机,萨雅可以是为了获得父亲的认可才拼命努力学习的。为了掌控实际人生、向养育自己的人报仇(萨雅原话),萨雅一定经历过一番蜕变和痛苦来完成转变才对。 起初他只是被带回阿斯达,关在塔里,对世事一无所知的小王子。虽然出身显赫,衣食无忧,但他面对着四堵墙,看不见高高的旋转楼梯尽头的塔,石砖砌死的窗户只留出几个方孔供他窥视外面的天空,没有人影因为没有人能够看见他,视野里只有鸟儿。每当萨雅想要出去、想交朋友都会受到阻拦,太遏何偶尔施舍的自由(也就是让善武的侍女陪同他出去转转)更显残忍,他身处人群之中,举目所见皆是陌生的面孔,那些人热闹地活着、吵闹着,可他与这一切无关,他的心将一直承受这种隔绝的痛苦,令他想要同什么事发生一点联系。 所以塞那莱成了他的爱,他想要与之私奔的人,而这一场关于爱情的稚嫩梦想也破灭之后,萨雅的世界迎来真正的裂变。(这一点真应该交代得更详细的,这个人物身上的政治家才能缺少铺垫,展现得过于幼稚,导致抛开演员本人对这个角色很难完全信服) 想要对太遏何报仇,最重要的是借助父亲的力量,同时破坏太遏何想要的:站在父亲身边成为权力中心的一部分。萨雅找不到外援,只能自己来靠近这个位置。他需要瓦解父亲对太遏何的信任,又需要父亲把目光转移到他自己身上,也许女性化的装扮正是从这一阶段开始,模仿太遏何,接近父亲心中想要的那个聪明厉害的美人形象,既然作为儿子的自己被父亲视为累赘,只能在政治上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 太遏何x萨雅 后期太遏何对萨雅的赏识也不合理。太遏何应当一直试图遮掩萨雅的光芒才对,即使他要献计,也得避免让他在塔昆面前这样做。太遏何这个角色应该有更深的政治敏感度。 在萨雅试图逃走的时候,太遏何杀死了塞那莱,以嘲讽姿态在萨雅面前展现自己的毒辣。那么后来她就不可能试图求和,而是要看着萨雅无可奈何、屈从于她的威权,同时为她所用,这更符合一个心狠手辣、有政治智慧的女野心家的形象。剧中的处理还是夹杂着对女性的误解,误认为女性会直接展现同情。(很多时候所谓男生理性、女生感性之争,都停留在对感性理性的偏见表面,导致角色不够有生命力。) 太遏何与萨雅起初应当是共生关系,但后期随着萨雅力量的壮大变得你死我活。萨雅不得不依附于太遏何,被太遏何杀死爱人也无法反抗,暂时选择了妥协。既然已经妥协了,萨雅向太遏何复仇之日就必然宣布决裂,两人不应该共存。要么是萨雅施计陷害太遏何,要么是萨雅引诱太遏何对自己痛下杀手,并将这一幕展现给塔昆看,让太遏何处于必败之境,在此之前表露出复仇的意向都显得多余、愚蠢,不够有力。 如果要展现太遏何作为女性的悲剧性和感情丰富的一面,应当从早期经历入手。她是怎样选择接近塔昆,成为他不光彩的情人,承受流言蜚语陪在他身边,向他展露势均力敌的野心、共同接近政治目标的智慧,这些都可以体现一个女性的果敢、独立和不得不借助他人来实现梦想、付出不名誉的代价的悲剧。 此外,太遏何收养萨雅的过程一定是不顺利的。在她专心政治道路的过程中,她最不希望的应该就是被当成只会养育孩子的女人,一开始她也许会拒绝,或者想要干脆把那孩子杀了。可萨雅来到她面前,她看到了塔昆的血脉,想到塔昆的信任和倚重(他们之间的男女之爱也许更超然,与同时代的其他人不一样,因此更珍重彼此),同时萨雅不被承认的身份也像她自己一样,年幼的萨雅是可以激起她的身世之感的,这样的诸般柔情暂时战胜了野心,令她决定将萨雅养在身边。 同样地,太遏何也不可能完全付出母亲般的爱。她始终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完成,对萨雅只能是尽监管之责,像管理其他宫廷事务一样加以过问,至于萨雅本人的感受如何,那不重要。她还要思考怎样利用萨雅,至少不能让萨雅成为她自己的弱点。她可以利用萨雅来稳固在塔昆身边的地位,时常提醒塔昆你还有个儿子,两边不得罪,也让萨雅得到幼年仅有的温情,但她不会太频繁地说起,以免触犯塔昆。 萨雅是塔昆的弱点,这对太遏何来说也是一把利刃,必要时可以用于自保。她不会在萨雅威胁要说出事实的时候自乱阵脚,相反,她正好告诉萨雅,你是你父亲的弱点,却是我的武器,如果你拉你父亲下水,我正好等你们父子死了自己夺权。这样一来,萨雅也就明白了在他们三人的联盟中,他是那个最被动的。他的爱和恨,他的情感,都不得不压抑藏匿起来。这样塑造了萨雅的性格。 太遏何不需要萨雅表忠心,她有手腕来让萨雅不得不屈服,也许更享受这种敢怒不敢言的氛围。女性的野心可以更大一些,形象更为复杂一些。这部剧里塑造的都有点被动,即使是有主角光环的女性也显得无知、过于感性,被动承受命运的结果。如果编剧格局再打开点就好了。 萨雅x谭雅;塔昆x谭雅 剧里最不自然的部分就是萨雅对谭雅的爱和塔昆对谭雅突然的态度转变,显得塔昆不像个英雄而是趋炎附势的小人了。 谭雅被太遏何带到萨雅身边的动机也没有交代,这一块的关系整个理不清楚,编剧得认错才行。 以下为自行解读及剧情构想。 谭雅进入宫廷,起初的身份是犯人,她是战争中战败被抓来的奴隶,在她的部族还有着很高的地位,塔昆可能会想要驯服她的族人而来半威胁、半引诱地试探她,甚至想要占有她(这给了太遏何动机来处理谭雅)。在此过程中谭雅展现出不肯屈从,宁愿去死,同时她掌握着塔昆无法触及的秘密,塔昆才警觉不能放任她回到奴隶中去,怕她煽动造反,但轻易杀死她也会引起她部族那些人的激烈反抗,权衡之下,他决定将谭雅留在宫廷中,间接地软禁起来。 太遏何察觉到塔昆对谭雅的在意,自然提出由她来处理谭雅,但她第一不会要求直接杀了谭雅(她能理解塔昆的顾虑,是塔昆的左膀右臂),第二也不会弃之不用(政治家能利用每一个送上门来的机会,更何况谭雅是所俘虏部族的精神领袖)。 谭雅撞破萨雅的存在是一个契机,谭雅反过来向太遏何谈判,如果伤害她的族人,她就把这个秘密泄露出去,如果杀她灭口,她认为塔昆一定会谴责太遏何,生出嫌隙。太遏何意识到谭雅很聪明,而她此时有一个心腹大患,正在光速成长中的小书虫萨雅。同时,她还需要防止塔昆爱上谭雅。 能够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分别可以是1、将谭雅送到萨雅身边,利用缺爱的萨雅,这里可以制造一些谭雅和塞那莱的相似之处,引诱萨雅上钩;2、告知塔昆这一安排的理由,谭雅的身份不便做抛头露面的宫廷奴仆,最好是送去给萨雅使用,也显得她记挂照顾萨雅,讨好了塔昆;3、利用谭雅监视萨雅,将萨雅正式纳入自己的智囊,窃取萨雅的政治智慧掩盖他的光芒,可以将谭雅送来的计策说成是谭雅的,分走萨雅在塔昆眼中的位置。她需要一个同样聪明听话的人来牵制萨雅,谭雅的弱点是她的族人,她对萨雅没有感情,因此能够在利用萨雅这一点上成为太遏何的同盟。 这样一来,当萨雅逐渐爱上谭雅,谭雅也充分利用这一点爬上大祭司的位置之后,她就可以公开自己的身份,顺理成章地赢得与塔昆谈判的机会,实现合作。萨雅在这一阶段会渴望通过谭雅接触到父亲,但他的光芒被掩盖了,他意识到太遏何做的一切,首先就借助谭雅的力量向太遏何复仇。接着他意识到谭雅也在利用他(真的好惨),只能暂时在这个政治团体中屈居谭雅之下,伺机向父亲表明心迹。 这样一来,塔昆以为萨雅和谭雅两心相悦,萨雅以为谭雅和太遏何是同盟,谭雅以为萨雅恨的是他的父亲(她不知道萨雅真正的梦想是和父亲站在同一阵营),三方面都能够为后续的情节作助推。谭雅取代太遏何成为塔昆的政治伙伴是必然,萨雅从困于爱到学会利用爱是必然,塔昆从不愿承认自己的弱点(藏匿萨雅)到不得不正视这一事实(他们流着不同于常人的血)是必然。这个三角结构会在太遏何死后变得更紧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