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4月复盘:你愿意接受如此糟糕的自己吗?
在2022年3-4月,我的生活可能有点魔幻,颓废甚至生无可恋。上海的疫情从3月份开始,慢慢波及全国,一直到4月底才出现曙光。虽然我身处十八线的小城市,但是地方越小越视疫情如猛兽,在这波疫情主导的生活里,很多事情变得不确定,一些日常的事情也变得不寻常了(比如我整个3月就没办法回家,即使我家只是在市区下面的县城),让人产生强烈的不安感。
3月份中旬开始,这波疫情的影响开始变大,那个时候,我自我安慰道,就当给自己放假一样,虽然班还是要上,但是工作强度已经大幅度下降,因为我从事的是服务行业,大家因为防疫措施都相应地减少了出门。所以我心安理得地自我放纵,每天玩手机、刷剧、看小说以及网上买买买。在这个月,我花在娱乐上的时间不可估量,我真是一种“娱乐至死”的生物。很多时候我不愿意面对一些真实的记录,这些都只说明了我是多么的不可救药。明明知道不对,就是不愿意改变。
在3月到4月之间,我挣扎过一段时间。从3月22日到4月22日,我坚持写每日复盘。虽然不能保障每日更新,但是坚持了一个月,一般记录自己当天的饮食和一些生活小事件。虽然每日都会给自己定下每日目标,但是基本都不能完成,后面就变成虚荣的摆设项目,有了这一项,可以减少当天内容的填充。断更的那天是世界读书日,因为疫情的影响已经变小了,很多活动也正常开展起来了,所以我的工作变得忙碌起来,后来发觉好几天没写了,也没动力继续了。4月中旬后,工作忙碌起来,我感受到压力,然后我就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去生活,沉迷刷剧和睡觉以及玩手机。我犯了一个到现在我也没改正的一个严重错误:我把我的生活和工作太混在一起了,很多时候工作太成为我生活的重心了。所以领导、同事以及服务对象很容易影响到我,他们对我的评价阻碍了我对自己的价值判断。我不想这样,尝试过看很多心理书籍去调适自己,但是作用不大。我现在还是一种很郁闷的状态。
4月份中旬后很多事情开始明朗起来,但是我的心情和生活并没有。Emo变成我的一个常态。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播主讲了一个话题“政治性emo”,我深有同感。疫情爆发出来的负面新闻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焦虑,我也常思考我是不是该屯点货,虽然我所在的城市以及我的职业受到疫情的影响算很小的。再加上我本来就是一个很宅的人,更没有什么出门的欲望。我有试着给自己的生活加点小幸运,比如我给自己买花,鲜花真的很漂亮,也维持了一段时间。我还试着不点外卖,自己做饭吃,味道不太好,我确实对下厨缺少热情。不过在做饭的那一两个小时了,我的心情很平静,感觉也是一种疗愈吧。我4月的多多读书月,我买了一些书,开始买一些关于旅行的书。看到网友说可以通过书籍去满足自己不能出去看世界的愿望。
这几年我的计划基本等于笑话,因为我开始摆烂的心态,也不求上进,得过且过,一天一天地看着时间溜走。很多书都告诉我,接受自己,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接受自己的现在,我想我还是不愿意承认现在的自己吧,如此令人羞耻的自己。因为不能接受,所以一直否定,所以我活得越来越烂了。我每次都是同样的计划,同样的要求。是的,我前面写的计划都是狗屎,即使我从来没有把它洗下来过。所以我现在还是要把它拿出来晾一晾。说到底,我还是没有放弃如此糟糕的自己吧。根据目标制定的smart原则,我应该将目标制定的具体、可衡量、可实现、可观察、有时限。以下七点可是说是对自己的最低要求(不过也是很难做的的一些基本要求,无论无何我要依靠这七点给自己的生活建立一个基本的秩序):
第一点:早起早睡。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10点半睡觉。看上去容易,但是有点难。
第二点:早晚刷牙。起床后刷牙,睡觉前刷牙。一天两次,不可以偷懒。
第三点:早上做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清醒的大脑阅读一小时(6点到7点)。
第四点:三餐按时吃。早饭8点之前,午饭12点左右,晚饭18点之前,如果迟了也还是要吃。
第五点:每天运动。18点-19点为运动时间,可以散步,跳操等,不可以坐着。
第六点:每日复盘,可以提前规划明天的生活。21点进行自由书写。
第七点:泡脚、冥想、听音乐、听播客、看书。22点之后进入入睡准备。(重要提示:不把手机带入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