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大学女老师的日常
作为一名90后大学女教师,很多人一听到这个职业介绍的时候都说:“你们也太舒服了吧,一周上完那么几节课就回家了,一年还有几个月的假期,这简直是神仙职业!”而我听完之后,内心只能用一句感叹:哎,真是隔行如隔山,我们彼此不懂对方的心酸。就来说说我的工作吧,跟大家所想象的可能差异很大。
首先,我对我的工作心怀敬意,这份工作让我开阔了眼界和格局,让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职场经验与知识的成长,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而我即将要说的话都只是客观陈述作为一个大学老师的真实的日常工作。我只是作为一个很普通的大学老师,没有担任领导岗职务,今年也没有做班主任,没有兼任其他任何行政职务,也觉得繁忙异常。为什么呢?
先说说我最近的工作吧!1.指导毕业论文。最近都在围绕这个转,学生毕业季,指导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今年指导了10位同学的毕业论文,从上个月开始一直在频繁的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沟通。论文通过线上系统进行,因为疫情,基本上所有工作都转为线上,整个论文写作过程学生需要提交开题报告、论文一稿、二稿、三稿、盲审稿、终稿以及论文指导记录,每一次都需要老师们登录去审核且要写评阅意见。所以基本上,整个论文指导过程耗要费大量时间在线上系统上。但这只是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
2.日常教学。这其实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不是最主要部分。大家以为我们只需要上课就可以了,其实不是的。很多老教授的教学时间在他所有工作时间中其实占比不大,那其余时间老师们都在干嘛呢?搞科研呀!
3.做科研。身在大学,作为大学老师,不做科研可以说是可耻的,你自己都觉得自己不求上进,同时你身边的同时、领导也会以你的科研成果(项目、论文、奖项)来决定对待你的态度。所以,其实这份工作最难的点不在于教学,而在于科研。毕竟科研不是那么好做的,有天赋的人、学术能力强的人当然做起来相对轻松,但是每一个科研成果都是熬死多少脑细胞才出来的,大项目的申请、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都是牺牲头顶的头发换来的。亲眼所见,有的老教授当年为了评上教授,把头发熬白了。
4.其他各类杂务与培训。其他各项工作比如修改教学大纲、指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参加培训等等是每年甚至每学期都要进行的日常性工作,有的每几年重复一次,有的每学期如此。
5.硕士学历的老师,在进行以上工作的同时还要准备考博、读博。在兼顾以上工作的同时,老师们都是挤牙膏一样挤出时间来准备考博。而考上博的又是另一轮的辛苦奋战,争取早日毕业,在教学与学习之间阿里水切换,如果想要早点毕业,都需要争分夺秒地学习。现在国内考博竞争很大, 毕业压力也很大,要求越来越高,有很多老师其实是在重压之下学习。更别说有的结婚了,有孩子的老师,还需要照顾孩子。工作、读博、带孩子同时进行,想象一下这样的生活,你还会觉得大学老师这根职业很轻松吗?
因为疫情影响,最近都没有出门,周末都是待在家里工作、评阅学生论文。实际上,我以上所列的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无任何行政职务的大学老师的日常工作内容。那些身兼多职的教授、领导、青年才俊、科研大牛等繁忙的程度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所以,总的来说,大学老师只是一份不用天天去坐班的职业,但不坐班不代表不用工作。如果你不想躺平,你就得为你自己指定学习(考博读博)与科研计划,并为此付出努力。科研做得好的人,很多都是全年无休的人,寒暑假别人在休假,他们在写课题申报书,过年别人在休息,在团圆,他们还在写课题、写论文。否则年底看着别人科研做得风生水起,挣得盆满钵满,自己颗粒无收,内心肯定也不好过。
所以,实际上大学老师这份职业没有上下班打卡的概念,所有事情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不去做没有人替你代劳,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想要得什么就得付出相应的努力,我想每一份工作都是如此的,没有例外。读完我以上的描述,你还会觉得大学老师的工作很轻松吗?估计以上描述砸碎了你的对这份职业的美好幻想。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能够与书为伴,能够与年轻的面孔一起学习新鲜的事物,能够开阔眼界与格局,能够带来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前提是你真的有在认真对待它。所以每一份工作都不容易,区别知识工种的不同,当深圳电子厂的工人抱怨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时,可能我们中的部分人也在抱怨这份工作全年无休、劳心劳力。所以本质上,工作都是一样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抱怨,而是付诸行动,做一行爱一行,努力把它做到自己满意的程度,至于结果,该来的会来的。
最后,王阳明的一段话送给正在努力的你,勉励自己,也与大家共勉: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灌溉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