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死于清的反间计》陈再明22、5、17
三,袁崇焕的宁远、宁锦大捷
天启五年(1625)10月,孙承宗因不滿魏忠贤专权,遭到阉党攻击,一气之下辞职不干,高第接任经略之职。他一到任即撤从锦州到宁远诸城,众将坚决反对,袁崇焕也不撤出所守宁远城。这样,四年来苦心经营的几百里防线,便毁于高第之手,关外只剩下袁崇焕镇守的宁远一座孤城。
努尔哈赤一听高第自毁辽东防线,即于天启六年(1626)正月,率大军西渡辽河攻明。1月23日,直逼宁远城下,将宁远围得像铁桶一般。他首先致书袁崇焕,劝其献城投降,免遭屠城。袁崇焕严词拒绝。第二天,敌军蔽野而来,袁令城上的11门西洋大砲轰击,敌军前队伤亡无数。后军架起云梯登城,袁令用箭刀还击,敌兵纷纷落下。
第三天,敌军改变进攻策略,试图用炸药炸开城门。同时一些士兵抬起大木板,挡住城上箭矢,身藏板下,直逼。袁令士兵立刻用火箭、硝黄掷于被褥上,引着火药,烈火燃烧,火星烧到身上,无不糜爛。烧得数千敌兵向后逃窜,敌军只得退兵,大败。此后,努尔哈赤悒悒不欢,同年7月,患瘫疽身亡。
宁远大捷后,朝廷又恢复辽东巡抚之职,令袁崇焕任之。但又派阉党宦官刘应坤、纪用二人为监军,袁崇焕这才真正感到阉党掣肘。天启七年(1627),后金兵第一次入侵朝鲜,胜利后,皇太极率大军进犯辽东。先陷大凌河,又急攻锦州。此时,袁崇焕的拒敌之策为在宁远坚壁固守,同时派祖大寿带精兵4千,从背后偷袭围锦敌军。
清兵攻锦州三日不下,又分兵围攻宁运。宁远不下,又加兵攻錦州。宁、錦二城的固守与祖大寿在外的恶战,使敌军无计可施,伤亡惨重。皇太极被迫带着残兵败将踉跄奔回沈阳。宁锦大捷是明自后金犯边以来取得的第二次胜利。此役胜利,胜在袁崇焕的宁远坚壁固守,和第一次胜利的宁远大捷,采用的策略完全一致。但虽有两次大捷,袁崇焕仍受魏忠贤参他救锦不力。因此,袁崇焕上表辞职,结束了5年半的第一次戌守辽东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