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年轻人崛起,用职业教育缓解焦虑,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自“双减”政策以来,
K12教育培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成人职业教育成为“C位”选手。
不论是为了提升职业技能,
还是为了发展兴趣爱好,
不少打工人下班后仍在“内卷”,
甚至在深夜时分还在“挑灯夜读”。
现代的打工人深知,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
无论是出入职场的新人,
还是已经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
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
才能在这个发展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双减”政策实施后,
针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持续利好,
也在推行终身教育理念,
职业教育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从个人方面来看,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职场,
生活的压力带给大家还有自己知识不够用的焦虑,
不少打工人会选择在业余时间多学一门技能。
学习新技能不仅能减少了工作生活焦虑,
同时还能成为往后职业生涯的新敲门砖。

据报告显示,
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在2021年直逼万亿级大关,
达到9911亿元。
新职业教育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825亿元,
增长至8650亿元,
职业教育的用户规模也从2015年的203百万元,
提升至2021年的602百万元。

面对竞争激烈的职场,
擅长未雨绸缪的年轻人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力军。
无论男女如今对自身能力的提高都十分重视,
总把“躺平”和“佛系”挂在嘴边的年轻男女,
实则最爱学习新知识。

据调查显示,
男女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接近五五分,
男性占比53%、女性占比47%。
在年龄分布方面,
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79%,
其中18-22岁占比最多达25%,
其次为26-30岁的年轻人占比20%。
在城市级别分布方面,
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占比最高达41%,
排名第二的是新一线城市占比22%。

目前职业教育赛道众多,
各种职业培训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与职业强关联的求职、创业、经商方面,
与职业辅助关联的副业技能、提高兼职竞争力方面,
还有针对兴趣爱好培训方面,
三方面都同样值得重视。

据调查显示,
与职业相关联的赛道相对其他两者来说占比较多,
其中职业技校占比最多达29%,
排名第二的为财会金融方面占比27%,
排名第三的为教师资格占比21%。
在职业辅助关联方面,
占比最高的为学历的提升达21%,
排名第二的为设计、3D建模和原画插画达13%,
排名第三的为投资理财。
在兴趣爱好方面,
排名第一的为艺术创作方面占比6%。

用户参加职业教育的原因是多样化的,
在一众求职者中能够把握机遇、脱颖而出,
是用户参加职业培训最核心的原因。
但除此以外,
扩张人脉、满足跨越圈层的需求和丰富兴趣爱好等,
也是用户内在的重要驱动力。

据调查显示,
排名第一的是提升学历、强化当前职场晋升竞争占比36%,
其次原因是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跨行业就业竞争力占比34%,
排名第三的是为了求职、应聘的相关工作岗位占比30%。

在工作生活节奏快速的今天,
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线上职业教育已成为成熟的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线上渠道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但线下仍然是用户坚持使用的重要渠道。

据调查显示,
短视频成为最重要的渠道占比59.9%,
排名第二的为纯文字+素材占比35.2%,
而线下渠道也占比20.1%。
在线上平台选择方面,
抖音平台占比最多达80.6%,
今日头条排名第二占比25.4%,
排名第三的为知乎占比15.1%。
在用户选择渠道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时,
会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性价比、专业度、口碑……

据调查显示,
33.1%的用户认为课程性价比在决策中影响最大,
排名第二的为课程的覆盖面占比27.2%,
排名第三的是课程种类丰富程度占比25.8%。
小总结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终身学习的观念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即使已从学校毕业许久的职场“老油条”也加入到了学习大军之中。无论是为了职场的晋升、丰富技能还是兴趣爱好,目前职业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随着K12教育迎来寒冬,许多教培机构日前都选择加入职业教育培训的赛道,资本的进入令职业教育这块蛋糕被瓜分严重。参差不齐的教学水平也影响着用户对职业教育培训的信心。
在去年教育部为了推动成人教育培训规范有序发展,发布了《加强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管理的通知》,推动制定并完善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制度或规章,建立长效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