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为对抗emo情绪所做的小事
查看话题 >因为悲观,才要好好活下去。
文:闫晓雨
有天晚上我发了个朋友圈。
说自己几年前写的游记常被网友翻出来点赞,足以证明,大家现在多憋屈了。
一个前辈看到后,说介绍个朋友给我认识。
好巧不巧,他这朋友是早年间微博大v,也是我上学时候特别喜欢的一位旅行博主。说出去大家应该都听过他的名字。
我大学时代非常喜欢旅行,赚的杂志稿费,都攒下来,利用寒暑假出去旅行。经济比较拮据,出行三件套是:火车、青旅、一台入门的单反佳能600D。
第一次坐长途火车是从北京西到湖北恩施,夜里摇摇晃晃仿佛睡在水床上,我做了很多瑰丽又诡异的梦,次日清晨,睁开眼看见外面层峦叠嶂,雾气就像仙子的飘带一样环绕在碧色的翠玉山簪顶上。经过隧道时呈现出的视觉质感,有点电影《玉观音》的味道。那种湿津津的美感。令我这个北方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从那个夏天开始,我在大学毕业前去了国内20多个城市。
不怕大家笑话……我当时的梦想是可以成为一名“旅行作家”,一边写作,一边旅居,感受世界。

当然十几岁的我不会想到。
有天,「旅行」会变成一件如此奢侈的事情。
我好像是工作后慢慢丧失了那种说走就走的心性,再后来,有了yi 情,能肆意出去玩的日子就更少了。
加上少年时的旅行偶像后,浅聊几句,得知对方现在创业了自己的青年文化旅行基地,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咖啡馆、青旅和生活空间,他依然在路上,依然在坚持用脚步丈量未知世界。辽阔而迷人。那个瞬间我竟然有一丝想哭的冲动。
尽管我们无法与年少的心愿如约相遇,
但总有人带着一身潇洒留下理想落款。
只有纯粹的人才能在这人间乱象里,笃定前行。
真正在做事情的人,从来不在意风口,也没过度思考什么红海。
做了就做了,错了就错了。
我知道大家现在都不爱听这种“诗和远方”的故事了,总觉是社交媒体的故弄玄虚——但我想说,和职业无关,一个人有那么点儿相信的东西,在这个年代,才是他抵挡人生虚无感的珍贵盔甲。

我已经快20天没出门了,除了核酸。
如果不是我屋子里有这么多书,还可以写字,在这四下无人的境遇下,不至于无处消遣。我想我很容易崩。
老实说这几年心态变化很大——倒也不是老气横秋吧,就是多了一些冷漠的坦然——换句话说,更能接受自己的平庸和能量的起起伏伏了,对许多事情的结果没那么苛刻了,更在意过程中的体验。
你要知道什么才叫人生常态:
爱不是喜欢就一定能在一起;
梦想不是只要努力就能够得到的;
付出和得到未必是一个正向趋势;
我们的人生,
从来就不是因果关系,这中间掺杂了太多超乎想象的芥蒂。
一件事情的圆满与否,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看待它的眼光。
我仍旧很悲观。
但正因为悲观,才更想要好好感受当下。

我最近吃饭的时候会看一些老剧。
这两天追的是《康熙王朝》,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的一个角色是苏麻喇姑,以前特别不理解,为什么满心真诚的皇帝开口要娶她,她却狠心短发出家——这次看却完全理解,并发自内心倾佩她的清醒和睿智。

除了她当时心仪落魄书生伍次友外,我相信,她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深谋远虑。
作为一个从小看惯了深宫斗争的女子,苏麻深知政治和权力是感情所无法抗衡的,正因她看破帝王家的无情与无奈,那华美袍子底下的隐隐蠕动的虱子,所以她干脆选择不要这华服,只冷眼,做个旁观者。
她对康熙的爱是一种隐忍的理想主义。
静默且纯粹。
而且她也靠着自己的这股子悲观活到了长寿。
当然历史上的苏麻和孝庄太后年纪差不多大,比康熙要大上几轮,这段剧情,纯属电视剧虚构,但这种「悲观主义的生存法则」却很是触动我。
尽管知道时间的尽头一切终将归为虚无,但我仍愿用自己的方式去参与这盛大的毁灭。
前几天有读者发私信同我说,过去这大半年里自己工作不顺,感情不顺,不知道什么才是人生意义。
老实说,我有段时间状态也不好。
毕竟大环境摆在这里,个体命运,不过如海中浮萍,焉能知其明确去向。
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大家,就不要深挖人生意义了,而是把「意义」换做「在意」:
去在意具体的人,在意阳光,在意小猫,在意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意我们的父母亲友今天过得怎么样,在意更深层次的交流,在意自己的身体与心情。
在意每个细节,切忌过度思考明天。
生活从来不是我们能掌控的,就像我今年因为疫情好多项目都无法展开,能怎么办呢?
除了想办法换个方式去做,或者干脆放弃,开展新项目,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当然,如果你和我一样,现在无法做到正常出行玩乐,不如宅在家里,看看书,做做饭,如果精力尚可,试着多去做一些「输出类型」的事情。
早前在网上看到有人把快乐分成两种,一种是消费型快乐,比如刷短视频、看娱乐八卦,满足了当下的减压需求;
另一类是储蓄性快乐,它的反馈较慢,比如阅读、学习、表达,是从输出的过程中逐渐收到反馈与成就感,这样的快乐相对更充实绵长,不易被冲散。
只有创造和爱,才能在沉闷的生活里带出一阵风。
最后分享一幕下午做核酸时看到的场景吧。
左侧是排队队伍,右边的草坪上有个年轻人带着狗狗晒太阳。

大多数人的人生不是鲜果,而是果酱,经过现实的二次淬炼,虽然少了份鲜活,但胜在保存长久。
但我还是想做一枚果子啊。
少点添加,哪怕在最灿烂的年纪腐朽而去。

-
卵磷脂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6-30 20:33:37
-
蓝衣散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24 15:45:42
-
逆水行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22 15:40:59
-
我本无忧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18 21:50:26
-
酸奶拌面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18 17:56:43
-
郑李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18 16:29:10
-
hoh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18 13:05:36
-
鹿人一枚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18 12:32:43
-
微微的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18 11:58:13
-
伪装元氣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18 09:02:35
-
伪装元氣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18 08:50:38
-
三月初六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18 08:01:13
-
小天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18 07:35:31
-
小声BB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18 06:58:23
-
张可染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18 06:50:09
-
李青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18 06:22:55
闫晓雨Ess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没有工作的这一年 (18人喜欢)
- 方大同:世上再无《苏州河》 (23人喜欢)
- 我的第7本新书上市!《允许自己枯萎几天,而后长出新芽》 (8人喜欢)
- 2025个人布局:一人公司怎么玩? (18人喜欢)
- 体验了,然后呢|12个月的深度思考 (1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