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伤痛继续生活
窗外,汽笛声不断。 室内,家电声嗡嗡。 小人摸着我还未睡踏实。 我看着八月长安的首部散文集《时间的女儿》,思绪连篇。 晚上,老公说姥姥在住院,疑似肺癌,需要活检才能确诊。婆婆打电话同他说这事,情绪已经有些绷不住。经历过,才知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们殊途同归,但面对的那一刻都心有不甘。我劝慰结果未知,且姥姥年事已高,大家心里多少也易接受。但我亦知,这接受是无奈的,于那些把她放在心尖上的人而言,从此往后都要带着伤痛生活,时光流逝,会有结痂的那一天。但是纵然结痂,也会在某个时刻隐隐作痛。我试过,这种感受是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这感觉伴随着你的生活,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物品,突然间想起那个人,心隐隐作痛,也许就那一瞬,但我知道我想念那个人了。 我们常常说离开的人都会变成耀眼的星星,在每一个难以入眠的星夜守护着我们。也劝慰自己,好好生活才是对爱我们的人最好的报答。但其实自己也知道,在一定程度上缺了的地方不是那个人补给就是不对的,我们都带着缺憾。 给妈妈打电话,聊着生活琐事,这一两年也慢慢能平心静气讲话了,有时候触及到不开心的事,也会烦躁,但告诉自己别烦躁太久。常常掌握着时间去个电话,在他们控诉之前。妈妈说着世雨的事情,做了不好的事情挨了打。早两年我会愤怒至极,总想教育教育他,现在却发现很多事情都无能为力,教育也不是一时的,连自己都还在学着做人呢。只好心平气和的和他聊聊,希望在某个时点,他觉得有些话小姨说的是对的,也许不能大富大贵,至少堂堂正正做人。每个人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也并不是每个父母都会做父母,我们能做的好像也不多,尽力活着而已。 我让姐姐试试我的方法,但我也知道生活的艰辛已经让她没有力气再思考更多。对于孩子,我一直秉承的是能力范围内尽力去做,给她能给的,带她来到这个世界也没经她同意。做父母的路上,任重道远,是艰难的,诚惶诚恐的,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当妈妈的,但这几年来,尤其是小人上学后,常常是忐忑不安的,怕做的不好,在某个时刻影响了她。也是做了妈妈后,才知道有些父母并不真的爱孩子,这认知很伤人也容易让人看清一些事,不再向外去索求,反而自洽了,自在了!我也时常告诫自己,不图她养老,她是独立的。我希望多年后能尊重她的决定,让她做自己,给她托底,哪怕不能给予帮助,也是个能说说话的人。 有个能随时随地说说话的人是很难得的事情,能遇到,已属幸运。那些开心的、悲伤的、隐晦的、都有个人在那儿,毫无保留接纳着,太难了! 听着小人的呼吸声,伴随着她的入眠,醒来又是一天。 不知人生意义,因她,又有些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