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弓民族史》八至十一章译稿
土土哈/译
译自《哈佛亚洲研究杂志》(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第12卷,第3/4期,1949年,布雷克(Robert P. Blake) 和弗莱( Richard N. Frye)校订、译注的亚美尼亚文与英文合璧本。原注翻译和汉译注释待补充。
第八章 谷儿只王之子大卫从狱中脱身及即位
谷儿只军队虽是一支英勇善战,威名远播的强军,但长久以来,他们却既无领袖,又无国王。拉沙因之女,兀鲁祖堪,已经身赴黄泉,永别此国。谷儿只人仍然没有自己的君主,如同没有牧者的羊群。在上帝庇佑下,他们想起了他们国王的儿子,被囚禁在鲁迷监狱中的大卫。谷儿只王公抓住了若干名鲁迷将领的手下,把他们带到鞑靼人的统帅拜住那里。他们折磨和拷问这些人,追询国王之子大卫的下落,按照鞑靼人的习惯重重地打他们。他们终于屈服于彼,开口招供。他们供出,他被戴上镣铐,关在凯撒利亚的一个地牢里。随后,欣喜若狂的谷儿只诸王公委派了一名智慧的王公,高戈领主瓦尔哈姆。根据拜住那颜和全体鞑靼酋首的命令,他们又派了一名将领领着一百名骑兵跟随瓦尔哈姆一起去。他们到达后,在上帝的旨意下,在一个大而深的地牢里找到了国王之子大卫。当这支鞑靼兵和瓦尔哈姆大公看到他时,他们都惊讶于他还活在人世,并赞美上帝。
大卫是谷儿只国王的儿子,身材高大强壮,外貌英俊,长着一缕黑胡子,浑身充溢着上帝恩赐的智慧与风度。
随后,他们把他从地牢里带出来,给他披上荣耀的长袍。他们一行人乘马回到了谷儿只人的土地。当他们到达梯弗里斯城,谷儿只的王公们都在欢呼雀跃。他们从拜住那颜和阿勒塔泥哈屯那里接过一道命令,绰儿马罕不久前过世了,所以由他的妻子执掌汗国。她发出一道命令,让骑兵听从瓦尔哈姆大公的指挥,并把他派到[位处东方的]大汗那里去。在上帝的护佑下,觐见大汗后,他们说大公参与了一切所发生的事,从大汗那里得到了一道诏旨。他们让大卫坐上了他父亲在梯弗里斯的王座。欣喜的谷儿只诸王公称他为瓦尔哈姆勒王,意为瓦尔哈姆使他成为国王!随着新王登基,谷儿只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的国家终于得享一段时间的太平。
第九章 绰儿马罕之死;亚美尼亚人的宗主教帖尔·康斯坦丁;亚美尼亚人的上一任国王、海屯之父康斯坦丁男爵;谷儿只人的大卫王被他的王公们所出卖;瓦纳堪长老之死
贤明的绰儿马罕去世了,留下他的妻子阿勒塔泥哈屯所生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失烈门,另一个叫孛剌。失烈门是个非常善良的人,从小就偏爱基督徒和教会。靠着上帝的护佑,他在沙场上战无不胜。由于他的勇猛过人和常胜战绩,他被诸汗称为“金柱”。但他的兄弟,因为其秉性邪恶,后被旭烈兀汗处死。
其时,帖尔·康斯坦丁,光明且卓越的亚美尼亚宗主教,为上帝和世人所共同喜爱,开始享有盛名。他和基督加冕的亚美尼亚国王一起,用他的正教信仰和光辉道路启迪东西两地及散居各地的亚美尼亚人。
而国王的父亲康斯坦丁男爵,和上帝所赐的其他诸子和众王公一起,热情地鼓励所有人反对异邦人和基督十字的敌人。以增进虔诚和基督加冕的海屯国王和他两个俊美的嗣子:列昂和拖罗斯的永恒福祉。
谷儿只人那善良英俊的国王大卫,和他的王国一直沉浸在喜悦欢乐之中,在王都梯弗里斯饮酒作乐。一天,他们举行了一起盛大的宴会,在一起嬉笑玩闹,国王也出席了。按照谷儿只人的风俗,他们总是讲些自吹自擂的大话。
一位谷儿只王公数了数与国王一起到场的王公们的人数,然后说,这里一共有一千名王公,有些人手下有一千能打仗的骑兵,另一些人手下有五百。这件事传遍了整个王国。当他们在一块吃喝的时候,就开始点数和估量亚美尼亚和谷儿只兵力,说他们的军队足能击败鞑靼人。他们还从自己人当中自发推选队长。
这些主意和言论皆非字面上的直接意思,而只是玩笑。他们只是以之消遣时光,并未放在心上。在东方国土上,除了鞑靼人外,他们已经没有任何敌人了。鞑靼人一直来向谷儿只和亚美尼亚的王公们索取贡赋。他们索要的有金线织物,有猎隼,还有良种的狗和马。他们的征收是如此精明,以至于超过马勒、塔阿儿和哈兰(汉译注,都是赋税名)。因此,那些说那种话的谷儿只并不是要真的有所作为,而是为了玩笑取乐。
但是有一个当时在场的人,好似叛徒犹大,跑去报告了鞑靼人。他把假话说成是真的,说谷儿只王和他的诸王公正在筹划攻打你们。随后,他们(鞑靼人)相信了这些谎言,出兵侵入我们的国家,抢走人们所有的财产和牲畜。但是他们没有杀害居民,因为没有接到大汗的命令。他们抓住了国王和此国所有的王公,甚至把一个名叫阿瓦格的谷儿只王公也带往鞑靼酋长的宫廷。此人是阿塔卑伊万涅之子,这时因为患病只能坐轿子。虽然别的王公和国王讲了许多辩解的话,但他们(鞑靼人)都不相信。他们俘掠人口和洗劫此国,一直都未停歇。当他们把阿瓦格放在轿子上,抬往鞑靼酋长的宫廷时,他们听信了阿瓦格的话,停止了在这个国家境内的杀戮,把和平赐予沉浸在恐惧和不幸中的基督徒。
这段时间里,伟大且声望显赫的瓦纳堪长老到基督那里去了,留给我们无尽的悲痛。不仅是我们,他的诸门徒和整个国家都为他而哀悼。愿他的记忆得到祝福,愿他的祈祷者遍布这片土地和一切基督徒当中!
第十章 蝗灾;检括东国户口;亚美尼亚人的国王海屯朝见蒙哥汗,获得殊荣宠遇;七个汗之子;狂妄的忽里;哥日提修道院院长帖尔·斯蒂潘诺斯的殉难;忽里因恶贯满盈而病亡;忽里之子米罕继承他的王位
其时,出现了一群遮天蔽日的蝗虫,吞噬了了整个东国。因而,整片大地上的人们,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被恐惧所笼罩,恸哭着寻求上帝的庇护。上帝终于广施怜悯之心,把他们从可怕的灾难中解救出来。他们赞颂万能的上帝,赞颂救世主的慈悲。这样,亚美尼亚历的第700年(公元1251年)过去了。
这次大灾过后,一员名叫阿儿浑的鞑靼酋首受命于蒙哥汗,检括东国户口以便征收赋税。从这时起,他们才开始惯于按人头征税,书册上记录了多少人就收多少人的税。但在东国,他们仍然会时常做出掳掠之事。在一个小村子里,他们清点出30到50个15岁至60岁的男丁。这些被清点到的人每人要交60阿斯皮尔。如果他们抓到的俘虏逃跑了或藏起来了,他们就会从后面把此人的双手双脚绑在一起,残忍地用一根绿色的大棒击打他,直到把他打得筋骨尽断、鲜血淋漓。随后,他们无情地放出他们的恶犬,这些恶犬他们训练,已能以人肉为食。他们让此等恶犬吞噬那些不幸和穷苦的基督徒。
其后,由基督加冕的、虔诚的海屯国王听说了这些正在蹂躏东方上游诸郡的暴行。他出于对基督徒的关怀,但也更是出于对自己领土的爱护,带着许多金银财货前去朝见蒙哥汗,以求他的国土免遭此等骇人听闻的暴政。当他到达大汗驻跸之所后,在上帝的旨意下,他得到了大汗的尊重和善待,大汗赐予亚美尼亚人的国王以尊贵的品级(字面意思为荣誉)的诸多封地。他提出的一切请求都得到了允准。他(大汗)使他满怀欣喜之情回归故国。
此后,到了亚美尼亚历706年(公元1251年),从东方大汗所在之处来了七位汗之子。他们每人都率领着一个土绵的骑兵,每个土绵有三万人。他们的名称如下:居于首位和最尊贵者是旭烈兀,他是蒙哥汗的兄弟之一。第二人名叫忽里,他大言不惭地自称为天神的兄弟。第三人名叫巴剌寒,第四人名叫秃塔儿,第五人叫帖古迭儿,第六人叫哈答罕,第七人叫孛罗罕。他们之间也有争吵和不和,但他们个个都是无所畏惧的勇士,能以人的血肉为食。在长征途中,他们一直携带着车马辎重行军。为了便于这些车马辎重行进,他们一路夷平东方国土的高山丘陵。
其后,那个自称是天神的兄弟的酋长,深入了此国腹地,无情地袭击不幸的基督徒。他们只要在道路上和山峦间发现竖立的木头十字架,就把它们全部烧毁。但是什么恶行都不能让他们得到满足。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不管在哪里遇到修道院,都会进去抢掠和压迫,在里面大吃大喝。他们把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老司祭们捆绑起来,毫无怜悯之心地鞭笞他们。
忽里手下有一个骑兵将领,前往一个名为哥日提的修道院。这个修道院的院长名叫斯蒂潘诺斯。他长着一把灰白的胡子,是个圣洁的老人。他年高德劭,广施善行,在诸多方面都有所造诣。当他看到一员鞑靼将官正朝自己和修道院过来,就捧着一罐酒,迎着鞑靼人来的方向前去迎接。他还按照鞑靼人的风俗,拿着盐来欢迎他们。随后,他领着他们走进修道院,让他和那些跟随长官的骑兵安坐下来。他又杀了一只羊,打开其他的酒坛,让他们吃个饱、喝个够。他们吃喝得太多,以至于连自己的马都上不了。在夜里,他们醉醺醺地回到自己的营地(字面意思为房子)里,即他们在修道院旁边搭建的营帐。他们一到自己的宿营地,就昏昏沉沉地睡了整个晚上。第二天早上,他们睡醒后,发现自己的长官得了很严重的病。他们询问那将领:“这病的病因是什么?”他回答说:“昨晚那个司祭对我下了毒。”司祭是无辜的,而病痛是因为他们邪恶和贪得无厌地<大吃>大喝,如所发生的那样。他们立即出发,把年迈的斯特潘诺斯长老铐上镣铐,抓了过去。经过多次拷问后,他们仍然不信任他他们在地上打好四个木桩,残忍地把他绑在上面离地面几尺高的地方,虽然他在此事中全然无辜。随后,他们在下面点燃了一堆火,焚烧和炙烤着他的整个身躯,直到这位非凡的斯特潘诺斯老人离开这个世界。他们清楚地看到一个迹象,看到一道光柱从受祝福的斯特潘诺斯神父身上闪现。因而他是无罪的,是白白冤死的。他经受住了考验,升入了神圣的殉道者的行列。
其后,那个邪恶和冷酷的将领,除了他原先就有的病之外,又遭到恶魔的侵袭,陷入疯狂当中。他啃噬自己不洁的肉体,在经受诸般痛苦和折磨后,终于死去了。同样地,整个军营都被不详的疫病所传染,许多人染病而亡。虽然发生了这样的事,他们仍然不敬畏上帝,继续干那些会让人流下悔恨和苦涩之泪的勾当。他们的大首领忽里,就是那个狂傲地自称天神的兄弟和宠爱者的人,也患了痛风之病。这病痛的原因是他犯下的难以启齿的、邪恶的、可悲的罪行。他们找到一个异教犹太医师,把他带给忽里。他看视病情之后,这个不敬神的、不诚实的寄生虫献出一道治病的药方:找到一个红头发的男孩,把他的肚子活生生地剖开,然后让忽里的脚放进男孩的肚子里。他们即刻派出骑兵,在此国中四下搜寻。他们会突然闯入基督徒的村镇,在街道上捕捉儿童,然后像狼一样离去。孩子们的父母跟在后面尖叫着、哭号着,流下悲苦和哀痛的泪水。但他们却并不能把孩子们带回来,只能在悲恸中回到自己家里。如果他们遭遇抵抗,遇到有人要把孩子强行拽回去,他们(鞑靼人)就会拉弓搭箭,射向孩子们的父母。于是,这桩不幸的惨事就由那名犹太医师负责。被割开肚子的孩子有三十个之多,但他却并未康复。相反,当不敬神的忽里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罪孽且并未治好自己的病时,他因对孩子们造成的伤害而怒火中烧。他下令把这个犹太医师从身边带走,将他开膛破肚,把他的肝脏扔给狗吃。他们立即执行了命令。但忽里之后还是死了,结束了他邪恶的生命。其子名为米罕者,在驻地继承了王位。
第十一章 巴格达的陷落和哈里发的被俘;殉道者之城及其地区的降附;圣使徒巴多罗买的右手
其后,他们把年长和年青的骑马战士都聚集起来,包括谷儿只和亚美尼亚的骑兵,组成一支数不清人数的庞大军队,向报达城进发。他们到达了那里,很快攻陷了这座伟大的、闻名遐迩的报达城。这里有为数繁多的居民,有价值连城的珍宝,有数不尽的黄金和白银。当他们攻克此城后,就无情地杀戮,使许多人沦为俘囚。他们让所有的骑兵都满载着华美的衣物和哈里发的黄金。他们抓住了报达城的君主哈里发,并缴获了他的全部财宝。大腹便便的哈里发被带到旭烈兀的面前。旭烈兀看到他后,就问道:“你是报达的君主吗?”他回答:“是的,我正是。”随后,他命令把他关进监狱,三天内不准给他面包和水。三天后,他下令把他带到自己(旭烈兀)面前,旭烈兀问哈里发:“你是什么样的人呢?”他听后非常愤怒,几乎要同旭烈兀厮打起来,然后说:“这就是你的仁慈吗?我被活活饿了三天。”先前,哈里发曾对他的臣民说:“不要害怕,如果鞑靼人真的打过来,我只要举着穆罕默德的旗帜走出城门,那些鞑靼骑兵就会逃得远远地,我们就能得救。”旭烈兀听说之后很生气。他下令给他一盘纯金。等他们把金子端过来,哈里发问道:“此为何物?”旭烈兀说:“这是黄金。你把它们吃了,将不再饥饿口渴,你的痛苦将会减轻。”哈里发反驳说:“人不能靠金子过活,而需要面包、肉和酒。”旭烈兀对哈里发说:“既然你知道人不能靠干巴巴的金子为生,为何不把如此多的黄金赠给我呢?那样我就不会来洗劫这座城市、把你俘为囚徒了。但你不为你自己考虑,耽于饮食作乐。”随后,旭烈兀下令让自己的军队用脚践踏他,就这样处死了阿拉伯人的哈里发。他们(鞑靼人)带着繁多的财物和战利品返回了东国。
一年后,他们前去攻打穆帕尔金(梅雅法里金,汉译者注,今土耳其锡尔万),但没能得手。因为这是圣马路他所建造的、固若金汤的殉道者之城。他收集了各种圣髑,把它们放在里面,然后在外围建造了一道坚固的城墙,称之为“殉道者之城”。直到鞑靼人到来,除非本城人自愿投降,没有人能攻陷这里。随后,耐心的鞑靼人就一直围城,直到他们陷于饥饿,开始人相食。他们说,一个驴头都要三十底儿罕。这样,他们一直围困了三年。他们攻陷了殉道者之城,跟随鞑靼人的亚美尼亚军发现了许多圣人的遗骨,把它们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其后,有一名显贵的亚美尼亚王公,名叫塔额丁,出身巴格拉图尼家族。他捉住一名叙利亚长老,迫使他招认,他曾找到了圣使徒巴多罗买的右手。他怀着万分喜悦之情回到东国,把它安放在自己的修道院中。后来,他又遵照阿尔茨鲁尼大公撒敦的命令,把它献给撒敦。撒敦,作为哈格巴特领主、伟大且著名的兄弟会的成员,把圣使徒巴多罗买的右手带到并安放于神圣的兄弟会的地点哈格巴特。它至今仍保存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