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头
《思宫街》故事发生在1924—1927 年,距第一部结束的时间约为五年。父亲自丧子之后,已不再去寻欢,而且一场大病更使他感到青春已逝。母亲已能自由地去侯赛因清真寺或探望已婚的女儿,大儿子离家独居,小儿子决心献身学术。故事间接描述了当时埃及青年一代在激烈的社会变动中找不到出路而陷于迷惘、痛苦的精神状态。

哈桑·赛里姆这个人,他不像别人尊重他的人格、钦佩他的品德那样敬重别人,然而开口伤人却并不是常见的。虽然凯马勒恨哈桑·赛里姆,但并不完全相信加给自己罪名的就是他。他反复思考着这件事,不时自问:究竟是哈桑·赛里姆歪曲了他的话,还是阿伊黛误解了他的话,或者因为她疑心重、爱发脾气呢?但是,权衡“商人的儿子与顾问的少爷的言谈”这句话,把凯马勒抛入了愤恨与痛苦的火狱。此外,劝说哈桑·赛里姆维护公正,那也是徒劳无益的。
过了几天,凯马勒按约定时间来到了夏达德公馆。哈桑·赛里姆没来,托人带口信说他有急事。散席之后,伊斯玛仪·拉蒂夫告诉凯马勒,说哈桑·赛里姆表示歉意,那天盛怒之时,不应该说什么“商人的儿子”“顾问的少爷”之类的话,认为凯马勒想得太多,误解了他,希望不要因此中断两人之间的友谊,并且委托他向凯马勒转达这个意思。此后不久,凯马勒又收到哈桑·赛里姆的一封信,内容大体如此,信中强烈希望再次见面时,不要再提此事,让遗忘的幕布永久垂下,结尾说:“想想你伤害我和我伤害你的那句话,也许你、我认识到双方都错了。谁也不应该根据这一点来拒绝朋友的道歉!”

《思宫街》,点击购买
看完信,凯马勒的心平静下来了。但是,他仔细一想,觉得又有些不对头:哈桑·赛里姆素以高傲自负著称,今日却如此谦恭,表示了出乎意料的歉意。是的,确实出人意料!究竟是什么因素使他道歉,凯马勒一时想不出来:仅仅是友谊,那绝不会对他那种高傲态度发生什么效用。与其说哈桑·赛里姆想恢复友谊,毋宁说他更想挽回他富有教养的好名声。也许他希望隔阂不再扩大,免得消息传到侯赛因·夏达德的耳朵里,使他因为姐姐引起争执而感到不愉快,或者因为听到“商人的儿子”“顾问的少爷”之类的话而大动肝火,要知道,他也是商人之子呀!以上种种猜测,哪一种更合乎哈桑·赛里姆的逻辑呢?难道他仅仅为友谊而道歉吗?一切都无所谓,无论和好,还是争执。真正要紧的是要弄明白阿伊黛是否已下定决心,深藏不露,既不在他们聚会的地方转来转去,又不出现在窗子里,也不站在阳台上挥手了。哈桑·赛里姆的话已传入她的耳际,说他想阻止她会见任何人,但凭着她那高贵气质,她会继续到凉亭下去的。如果这样,凯马勒就不愁没机会见到她了。
但是,她还是消失了。仿佛她离开了家,离开了这个区,远离了整个世界,再也找不到她的踪影了。难道这种分别没有尽头吗?凯马勒很想去找她,请她先惩罚而后宽恕自己,或者侯赛因·夏达德把她不露面的原因告诉他,以便解除他的忧虑。他苦思冥想,长久等待,但是毫无结果。

点击“林夕苑书店”,进入书香世界
书店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富岩路121号万达广场2层2025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新百宁阳广场2层2F-A-06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吾悦广场2层2003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中惠万达广场2层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