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那些阶段性的思考
查看话题 >职场红楼——跟薛宝钗学说话之安慰人
我们在生活中、职场中会碰到别人在低落的时候,比如竞聘失败,比如家中有事等,这个时候想去安慰别人,又觉得说什么都不合适,说句:“别难过了”、“下次努力”之类的话,起不到安慰的作用。
第32回,金钏跳井,宝钗听后,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宝姐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安慰人的模版。
1、陪伴: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房中,只见鸦雀无闻,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
看到同事/亲人在哭,给你三个选项,你会怎么安慰她?
A “别哭了,再哭妆都花了”
B“能不能跟我说说都发生了什么事”
C 陪伴。
A是不可以的,否认了对方情绪的正当性。
B可以,把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出来,但是对方此刻可能并不想再回忆一次。
C安慰是一种相对被动的沟通,需要节制并且温和的传递力量。
B、C都是正确的做法,C更好。宝钗采取的是C,“便不好提这事,只得一旁坐了。”
2、轻度介入:
王夫人道:“原是前儿她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她一下,撵了她下去。我只说气她两天,还叫她上来,谁知她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
王夫人这话,可能有隐情,也可能没有隐情,可能事情很尴尬,也可能很微妙,也可能什么都没有。
如果是我自己的亲姨妈,我可能就好奇心一下子上来,问一嘴:什么东西坏了呀?直到对方不说话,我才会意识到,人家不想提,我冒犯了。
所以轻度介入是合适的——它让了我们在不冒犯别人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层层深入。
宝钗的难得在于,她掌握了这个道理。一听这句话,就知道王夫人不希望别人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所以她绕开金钏在王夫人处发生的事情,把话题转移到金钏出去之后:贪玩、所以可能失足落水。
3、提供支持
问对方一个问题:“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就是一种相对轻度的介入。既表达了支持、关切,和对方站在一起,没有置身事外,又没有入侵到对方的生活里。
当然这个问题不一定问出来,也可以从对方的话里,捕捉到她在某方面的需求,然后直接说自己可以提供即可。
比如宝钗,她就是从王夫人的话里,得到了缺衣服的信息,将自己的衣服拿出来,帮助王夫人度过了心理的关口。
王夫人道:“……原要还把妹妹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她妆裹。谁知凤丫头说,只有你林妹妹作生日的两套。我想你林妹妹那孩子……岂不忌讳!因为这么样,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她。”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又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她岂不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