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轻与重
特蕾莎与托马斯偶然在波西米亚小镇上的一个小酒馆邂逅,作为最好的外科医生与小酒馆女招待特蕾莎,两个看似不同世界的人,产生了爱情,在俄国入侵捷克的战争背景下,两人的 这段爱情,其中的患得患失、疯狂迷恋、嫉妒痛苦等描写的淋漓尽致。 托马斯离异十年,怀着开心愉快的心情离婚,因前妻总是额外需要预付金钱才能被允许见到自己的儿子,被胁迫被束缚被控制的感觉让托马斯决定不再见儿子,不再因一夜欢愉承担所谓父亲的责任及权利,不再受制于父母们要求他尽到父亲、儿子的义务而被道德绑架。从此他是个快乐自由的单身汉,有众多女友,众多性伙伴,游走在各色女人中,满足于身体的活色生香中。纵情欲望后,不留女人过夜,也不会在女人家中过夜,他讨厌与做过爱的女人相拥而眠,讨厌看见真实的自己及对方,讨厌一切现实中的亲密及约束。 特蕾莎就像是顺着河流漂下在涂着树脂摇篮里的婴儿,是那么弱小、无助、可怜,托马斯对她心生怜悯、怜爱、怜惜,托马斯的心是善良、柔软的,具备人类最高贵的同理心、同情心,对特蕾莎的处境与苦难,他能够感同身受,特蕾莎的弱小无助激发了他内心的保护欲及爱。他们一起做爱,他们拉着手共眠,特蕾莎如此依赖他,没有他就无法入睡,他控制着她的喜怒哀乐,控制着她的睡眠时间,哪怕睡着了,也要紧紧拉着他的手,托马斯不得塞一些衣服、拖鞋等到特蕾莎的手里,这些物体如同托马斯身体的一部分,她会紧紧握着。 特立独行极具背叛精神的萨比娜是托马斯最喜欢的画家情人,托马斯在萨比娜这里感觉最好,因为他不用担心被人发现,也清楚萨比娜不会声张,在萨比娜的画室里是他往昔美妙单身汉日子的回忆;她理解他,他是世俗媚俗的对立面,她欣赏他恶魔一般的存在,他们互相喜爱、倾慕,各取所需。萨比娜逐渐发现了托马斯牵挂着特蕾莎,发现了他的心不在焉及漫不经心,她看着他,放荡的托马斯与纯情的托马斯双重展示,两种世界的相遇令人无法置信的融为一体。 在情人们的眼里,托马斯带着对特蕾莎之爱的罪恶烙印,而在特蕾莎眼中,他又是烙着同情人幽会放浪的罪恶之印。这两种极端的生活是托马斯的两极,渴望爱、渴望温暖,渴望自由、渴望放纵的生活两极。在特蕾莎离开托马斯回到布拉格的那几日,托马斯得到了短暂温馨轻盈的自由,他毫无疑问是爱特蕾莎,只是那份爱太累太沉重,得隐瞒得安抚得小心翼翼抚慰特蕾莎的情绪,他欲重拾单身汉的快乐,可是丝毫没有了给情人打电话约会的欲望。短短几日,他的感觉从温馨的生命之轻变成了从未曾有过的沉重,他感受到特雷莎写告别信时手的颤抖,感受到她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感受到打开公寓大门的凄凉气息,痛彻心扉。“非如此不可”,托马斯决定立即回去布拉格,这一信念产生于贝多芬的音乐,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就像用肩膀顶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人的一生如鸿毛之轻,荣华富贵、情色欲望、功名利禄、吃喝玩乐,一切一切短暂的快感、快乐,不过是过眼云烟,把这些看得轻一些吧。何为重,责任、担当、善良、同理心、付出、利他的爱,这些自内心散发的人类最宝贵的品格,看似沉甸甸很艰难,与苦难、幸福、逆境相连,在生命之重中,体会着生命本该有的举重若轻。

























快乐鱼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读书笔记 (3人喜欢)
-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读书笔记
- 美好旅程:造访居住“和美共享家园”有感 (1人喜欢)
- 云南乃古石林家园出游记
- 哈利•布朗的永久投资组合:无惧市场波动的不败投资法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