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不发愁 5.14
中島勝寿(George Nakashima)是个小木匠,但他也擅长养鸡。
二战结束,经历了在美日裔的强制收容后,一身疲惫的中島回到宾夕法尼亚州。一边饲养小鸡,一边制作木椅木桌。养鸡场周围遍植水杉树。这种在中国本土濒临灭绝的树种,漂洋过海,却在异地深深扎根。

其实我搭上前往养鸡场的列车纯属偶然。两周前,我联络了以小木匠命名的基金会,得知2022年度的参观名额皆已售罄。绝望但又贼心不死的我,央求基金会工作人员把我加入了等待名单。等了一个星期,就等来了重大利好消息──有新的名额放出了。从纽约市前往养鸡场,需要先乘地铁至中城的宾夕法尼亚车站,辗转新泽西铁道线,到达普林斯顿车站后,再驱车30余分钟,才到目的地。隐秘的养鸡场和曼哈顿之间也有长途巴士,可惜班次少,一天只做一次往返,和我的观览行程无法匹配。
养鸡场的水杉树据说是中島勝寿先生的父亲从中国东部寻得。光阴流转,中島勝寿先生已经离开人世,女儿米拉(Mira Nakashima)也至耄耋之年。闲暇的时间里,米拉依旧会带领宾客参观养鸡场和周边建筑群。不过她主要的精力还是投注在制作木质家具上。接待我和朋友Y的,是中島勝寿先生的重孙辈。两位少年,同样的朝气蓬勃。其中一位,很爱和友人通信,几乎保持着每周一封的速度。和信一同飘向远方的,还有少年的小幅画作。另一位,今年刚满十八岁,对大学的生活充满畅想,又雄心勃勃。少年有点害羞的告诉我们,他也曾在周末进修日文课程,可惜后来发现和自己同在一间教室的韩裔母亲似乎对日文的学习更有热情,遂放弃。热爱书信交流的少年,早些年曾经一口气跑到大洋彼岸,在首尔的画廊里工作。后来因为和心爱的人分道扬镳,就回到了美利坚。

中島勝寿先生过世后,为了存放制作木椅木桌的材料,设计师们征用了养鸡场的谷仓。存放在这里等待切割与雕刻的木材,大多是在极端气候的影响下,倒落地面后被收集的。也有一部分是因位置和生长结构对居民区的人群造成安全威胁,而被砍伐的木头。如若切割后木头的厚度达到一英寸,这块木头就需要放在空气中自然风干(air dry)至少一年的时间。若是厚度达到两英寸,风干的时间则增加至两年。自然干燥后,木头们会被送进窑(kiln)里烘烤,进一步除去水份。现在存放在谷仓里的木头,采用垂直切割的方式,切好后的木材会以树为单位,就近摆放,便于设计师在选材时挑选相近纹路与结构的木料。





养鸡场除了保存中島勝寿先生生前的作品,亦辟出专门的场所用于布展。在这些上世纪六十年代所建的屋所之间,有中島家的泳池,存放柴火的低棚,还有中島勝寿先生孙辈和重孙辈继续居住的寓所。寓所内设有日式泡汤池,向外望去,是一大片木质的平台,可以坐在上面观星,饮茶。适合想很多事,也适合什么都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