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讲座:人类之维 ——从纪录片凝视世界
人类之维( 人类的指称 人类的提示)
人类指称是什么
不愿意用人类这个词因为在现代历史之中,人类是一个神话,是现代历史的发明,人类把自己视为human beings。
现代资本主义历史对全部历史的追溯和反思。
另一位法国思想家萨特给第三世界的法农的《地球上的受苦人》(引证《国际歌》歌词第二句)序言“曾经这个世界上有几千万人,其他人是土著”
现代资本主义历史由欧洲的殖民主义向全球扩张,现代历史的发明者指向白男人。欧洲以外的广大地区被称为土著。写于二战之后,人类指称地球上不同肤色的人们,人类共同生命只有短暂历史。
80年代口号“我们要成为大写的人”
人类是一个宏大的命名,我担心它掩盖了阶级、肤色、语言、宗教信仰,它压抑和遮蔽了。 全球化把人们链接在一起,我们几乎很难以民族国家为疆界去处理全球问题,没有任何一个问题可以独立在某一个场域内部,它的连接如此的紧密。
社会学的研究报告“苹果手机”生产 来自于非洲,矿产的提炼进入中国富士康流水线进入到苹果全球销售网然后散步到全球中产阶级手中。 中产阶级与非洲的奴工联系在一起,在生产链上连接,但是在其他方面这种连接不可能。
叙利亚战争,一个同学“在世界上这么遥远地方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还动真格了” 想起她前两天还聊美国哦 大选
全球化进程互联网、物联网、资本金融帝国连接一起。这不是信息传输的问题,这是个全球化进程共同铸造的 知识和全球等级连接的问题。
整个世界正在一体化的进程,伴随着关于发展主义的信念,具体到人类的共同命运,但是发展追忆似乎带着承诺,“会让人类共同获益。”发达到不发达是一个等级获益的过程。
最后一个层次:全球化进程对于人类的想象与现代化进程相关与萨特说的事实“”
二十世纪是一个飞人站起来经由对抗流血牺牲,为那几千万人争取人权。第三世界国家通过甘地、阿尔及利亚战争作为民族国家的地位,加入人类共同体的资格,每一个非人的群体在二十世纪都有争取作为人的斗争。
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的宣言“女权也是人权范畴”,加入到联合国宪章。 现代进行时晚近发生的历史。
问题之一:一边是反抗的意义(现实和历史)一边是权利的不平等。
不平等的发展速度超过所有技术的发展速度。贫富分化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严峻的问题。
这种高速发展的不平等伴随着你看不到他人,你只能看到你置身于内的阶级的状况。
当数码介质取代胶片之后,是什么改变了电影还是电影本身具有本身的意义可以穿透数码介质,看到他人的意义上去感知我们同为人类(本体论讨论也是世界文化重新提问并且给出答案的问题之一)
为什么选择人类之维?
1 新技术革命
为何讨论?伴随着新技术给明,新的哲学思潮“后人类”。
思考人类的重要的点:一边是技术革命到达了临界点也就是人工智能,或者说自动化。
《美国工厂》大规模的接替白领工作,对发达地区的冲击剧烈 ,西欧和北欧讨论自动化造成的失业人口。
赛博格:人机合成人
结构性弃民
2 所谓赛博格或许真的权利的区隔会因为最新的技术而固化,超能赛博格对我们脆弱的血肉之躯的现实。
3 瘟疫让我们显现为共同体。
你采取任何一种政治立场,都不会让你幸免。
我们共同经历困难时刻,不代表我们又共同的待遇经历这个问题。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认证自己感染的权利。
《珍珠纽扣》1973年智利军事政变,不断提示我们遗忘的危险,警示我们遗忘对于历史和现实对于记忆和今天意味着什么。
扬.阿尔蒂斯.贝朗特《人类》
文德斯《地球之盐》
纪录片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过于宽泛的光谱。
一端是纯电影,纯粹的影像,纯碎的视听语言中纯粹的实验、创造。
另一端是社会行动自身。有着无限丰富的亚系统。
晚近的奥斯卡颁奖季的最佳纪录片巴西电影《民主的边缘》构成最大的冲击,第二个原因是探讨数码转型之后的电影,电影是什么的讨论。克拉考尔的一句话“转向影像是历史的孤注一掷”。
纪录片比故事片更有资格去回应克拉考尔的这句话。
当历史被宣告在消费主义时代终结的时候 ,历史终结论已经构成文华战场,但是历史争夺的同时
不仅拥有过去的人同时未来,也许需要从过去中探寻未来。
《电影的本性》中译本
《人类》
鸟瞰地球的角度
《生命树》诗歌 丧钟为谁而鸣
我拍摄人类的目的,是为了看见他者,经历了他者,并且知道他者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们才能确立我们自身的存在
引证一段话作为参照,将我推向
《民主的边缘》今天世界顶层的人物之一巴菲特说阶级斗争始终存在,是我们富人发起的斗争
对即将到拉力的斗争中,我们都不能单独行动,我们不能忽视究竟是什么将我们连接在一起,如果 我们不能共同生活,将没有任何可持续的ke能
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人们接受了这样的事实,自然从来不需要被拯救,这个星球不用背征求,我们需要这个拯救救的是我们自己的人性
爱是我们免于陷入绝望,犬儒,抱怨的麻木的自恋之光。
打破拉康的话
所有凝视都是回返的——拉康。
所有的看最后都只看到了自己
去看到不同,去尝试爱别人,因为做一个悲观主义者为时太晚了。
问题一:
谷歌高级顾问的 每一场新技术革命发生时怎么消化过剩劳动力,这一次是多少呢“百分之98”那些华尔街就是那98%。解决方案是争当2%。
乐观的想象:原本是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是问题出在财富的分配形态。
人性的问题,不需要劳动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去娱乐我们的生活。
资本最可怕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影像广义 的说电影已死,电影无所不在,电影正在泛化,影像文化确实
屏幕和幻象;我们完全拒绝了亲密关系。这样的隔绝,宅文化成为中产阶级常态,但是又完全依赖这个社会安全运行。
后人类语焉不详是因为没有完全放置在一个实现空间,没有为我们打开未来的可能性。
2 电影
电影不该是资本的傀儡,但是资本今天对电影的影响不仅是艺术创作想象性的影响,它正将电影导向反电影自身。当漫威成为了电影唯一的形态,那就是反电影的。
3无产阶级思想在大众中快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