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第七天》
作者说: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
书中描映射了很多社会的荒诞面, 例如强行c迁,暴力执f,无liang的医院,坠楼的少女,mai肾少年等等事件。
这些事件里,哪方是对的,哪方是错的呢。群众打砸市zf抗议强c,乍一看我觉得群众是正义的,但想到有钉子户坐地起价的行为的话,似乎zf也有难处。每当听到男男女女殉情的故事,我第一感是:好唯美动人的感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一会儿理性上头后,又觉得,活着多好,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何必呢,何必呢。有时候我觉得某事是对的,又有时候觉得是错的。有时候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又有时候觉得也情有可原。我亦是如此摇摆不定意志不坚定荒诞的人!到底对和错的标准是什么呢?
这本书写了一到七天的章节,书名却只叫《第七天》。我又翻了翻第七篇,说的是刘梅的灵魂去了安息之地,伍超的灵魂来到了死无葬身之地。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旧约·创世纪》
似乎作者对所有荒诞的解决都寄托在了死后来生:在死无葬身之地,所有的恩怨自动了结,所有的灵魂都其乐融融;在安息之地,一切都归于虚无了,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死后,所有的荒诞都没有了;没有了荒诞,也就没有了孰对孰错。
所以对错的答案是这样的吗?《解忧杂货铺》说一位做了一首曲子叫《重生》的作曲家,为救孩子而被大火吞噬了,说他的生命在被救的孩子身上重生了。说这就是他的答案,因为舍生取义,所以作的曲可以流传千古。我认同这确实是“他的答案”,但不认为这个答案和“舍生取义””流传千古“有关。救人,这是他出于内心的纯粹选择,和这样的标签没有任何关系。
那就是说,答案是自己给出的。旁人的答案,并不能感同身受。对与错的评判,在于,最深处的灵魂感受是什么?那种感受不是那种暂时的感观,也不是那种及时行乐带来的缥缈刺激体验。而应该是在寂静的夜里,毫无杂质的星光下,所念,所想,所感悟的。它可能是刺痛地或是柔软地,都没有关系,只要那是灵魂的答案,自己的,最真实的答案,那就是对的答案。
这个荒诞世界的答案,对与错,问问自己的灵魂就知道了,别等到它去了死无葬身之地或安息之地,才想到自己是有灵魂的。
ps:
我想我的灵魂是柔软的,它回答说它喜欢这个荒诞世界里的事和人。
它说比起《如果有来生》,它更喜欢那首:
这个世界是多么神奇
我竟然遇见了你
文摘:
1. 她系上了睡袍的腰带,对我说:“我要走了,几个朋友为我筹备了盛大的葬礼,我要马上赶回去。”
我点点头,她走到门口,打开屋门时回头看着我,惆怅地说:“杨飞,我走了。”
2. 我父亲对我的突然回来表现得十分平静,他说不知道我回来,所以家里没有什么吃的,他让我洗澡,自己去宿舍附近的一家餐馆买了四个菜回来。他很少去餐 馆,一下子买回来四个菜更是破天荒的事情。吃饭的时候他几乎没有说话,只是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我说的也不多,只是告诉他,我觉得自己还是适合住在这个家 里,我说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我在这里找到的工作也不会比我生父介绍的那份工作差多少。我父亲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当我说明天就去找工作时,我 父亲开口了:
“急什么,多休息几天。”
郝强生后来告诉我,那天晚上我睡着后,我父亲来到他们的家中,进屋就流下了眼泪,一边流泪一边对他和李月珍说:
“杨飞回来了,我儿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