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糖》——人生是美丽的
放下手上还没做完的事,突然很想看一遍或许是韩国影史最好的影片《薄荷糖》(之一?)。最近的睡前读物是《悉达多》,这本书让我重新相信了克制的能量,生命中有许多事物原本的样子很残酷,但得选择性地相信,或是阶段性地接受。
为什么《薄荷糖》是最好的韩国电影?不太想讨论它是否几乎完美地结合了当时的韩国国情,或是完美地体现了李沧东在《鹿川有许多粪》中的文学天分,或是电影是否拥有了最多的文学性?而是《薄荷糖》真正体现的现世的真理,尽管有的声音仍然在讨论电影的视角是否过于男性化,就像我反复会提及的《复仇在我》,这部电影在很多层面都很像《复仇在我》,当然,我并不是说电影中的“父权坍塌”的内核,而是电影中对于“坍塌的时代”的剖析,精准如手术刀切割般。
也有声音在讨论电影是否为精美的结构主义,而其讨论时间和记忆的方式这最有趣的概念却偶被忽略,《薄荷糖》中的结构完美服务了叙事,我更愿称之为天才般的表达方式,电影利用火车的主题,配上图像和声音,强调每一个片段中特定事件的重要性,这部电影回顾了一个人的一生,并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决定是否可以有其他的选择,还是如火车总是沿着前面的轨道行驶一样,这是预先就被决定的?是否隐含了一些命运论的东西。
最终,这种被认为是反气候的结构让我们更详细地了解了一个人的生活,与侦探故事类似,观众能够关注对话,图像,声音中呈现的各种线索,这些线索被设计成一个动力紧密交织的网络,或一个谜题,当你观看到电影的最后一分钟时,这一切都变得更加有意义,电影中使用的音乐和演员的表演、薄荷糖的名字、水和溪流的反复出现的画面都是展现李沧东完美的视觉叙事技巧的拼图。
火车是影片的中心隐喻,每一个镜头都是从火车后开始的,反向投影,火车看起来像是在前进,但火车旁的事物和人实际在后退,这是李沧东对于进步概念的批判的一个简洁的视觉隐喻。火车还强化了一种观念,即人所看到的一切必然会无情地指向一个悲伤的结论,并且不可能偏离这条道路。在电影中自杀事件发生后的每一幕都与韩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点相吻合。
第一次看《薄荷糖》时我评到:这部片子里的射击场面回应了布列松的那一句“摄影就如射击”和摄影的“决定性瞬间”(短暂出现的信物与主体/决定性的定格画面),李沧东的摄影机应当是有力量的,这也造就了这部充满信念,激情和愤怒的电影。不论是《薄荷糖》还是我个人也非常偏爱的《复仇在我》,导演都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对整个庞大的社会进行了侧写,放大小人物来印造众生相。
为什么这部电影是一部很难拍摄的电影?因为它毫不畏惧地呈现了图像、情感和身体暴力,导演的摄影机准确无误地发现了工业生活最丑陋的残余物——工业道路、停车场、拥挤的商业街,在发展过快的城市空地上被遗忘的杂草。永浩不是一个讨喜的角色,李沧东让我们了解了他所遭受的外部力量和失望(这在《鹿川有许多粪》中同样体现)。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的国家隐喻压倒了对角色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们都象征了社会现实的一些东西,并不能作为三维人物那样完整地呼吸。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这部电影展现了时间轮回和选择记忆的能量,或许还有爱情的真谛。
这应当是李沧东生涯最好的电影,看完内心反复萦绕那句:人生是美丽的。是的吧,即便拍出《薄荷糖》,他也并非就是那绝望之人。
-
打铁要趁热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8 20:43:38
-
霜葉飛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19 14:51:51
-
Ccc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25 23:55:59
-
明日亦然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23 17:52:10
-
K²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23 00:06:55
-
howdoud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22 22:10:45
-
电个爆炸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22 22:02:17
-
你那边几点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22 21:42:49
-
oslbhyu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22 21:42:11
-
hastam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22 19:54:20
-
figurei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22 19:15:57
-
不得万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22 1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