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嘉莹《说初盛唐诗》之王绩
不知是叶老师写的太真情实感,还是我共情太深,总之,这本书的第一首诗就把我看哭了。(以下言论都是我自己的看法,不上升任何真人。)
那种怀有家国天下忧国忧民之心,又无能为力之感,那种满怀雄图壮志又无仕途之望,那种寻一知音倾诉,又无相识之人;仕与隐的两难,乱世愁苦之心,在人之将死之时都无望得到舒解,活着只是一片虚无,有心无力到无能为力,摆烂都不甘心躺平的人,也只能写写诗了....
一开始是介绍了王绩的社会背景,富二代(有个大儒哥哥),当过官儿,也玩追星,超喜欢陶渊明,本来在仕,结果学着搞归隐,因为是隋末唐初,受了魏晋南北朝文化影响,这哥们儿也搞玄学,一搞玄学吧就爱喝酒,对酒文化传播也到了洗脑的地步,说了个原则”杜明塞智“,杜是断绝;明是聪明,塞是堵塞,智是智慧,也就是说,为了避免招来杀身之祸,你就要灭绝掉你的聪明,灭绝掉你的智慧,“难得糊涂”“大智若愚”,还宣扬了一个迷之酒德,“醉者神全”,意思是你不喝酒摔跤会有惯性反应,可能手,膝盖会撑地,会受伤,但你喝醉了摔跤,就不会注意这些反而不会受伤,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这个或是有更科学的解释,反正我是不信的,综上,也是因为喝酒闹事而导致被贬官丢了饭碗,当然我们富二代手里也有田地产的,也不怕吃不饱的,只是因为清醒时看的太清楚,看的太明白,所以想醉了之后免去现实的痛苦,也行归隐对于王绩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咱们好好写诗也是能流芳百世的。
关于这个王绩因为酗酒丢官的事,叶老师折衷的引导出了一个中庸的态度,也很好的中和了这个说法,做人做事都这样,有时候你拒接生活,想不开,或是接受生活,得过且过,都可以欣然接受,也可以难得糊涂,大智若愚,中国有种传统的美,叫对称之美,居中,其实做人也是一样,对自己对别人都不失偏颇,“和而不流,强哉矫”,但是这种坚强之人,反正臣妾是做不到啊!
诗来《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这句的解释就是:看啥啥不对
起句说了个地点,时间,心情,地点平原上,时间日暮时分,心情不好
这里叶老师说了一个“望”字,字面上可以理解是动作望着远方,实际是希望渺茫,“徙倚欲何依"字面上是说停下来依靠一下,但是我要靠哪里呢,我现在当官吧国家无望,不当官吧满肚子学问无处施展,清醒吧这官场腐败,我当官不想跟这些人同流合污,人生不能有污点,明哲保身吧,眼睁外姓看着百姓民不聊生,从小熏陶的儒家思想又隐隐作祟,反正不爽,靠哪里都靠不了,靠
这里我想起一个H国的电视剧,叫城市猎人,很久之前的了,那里面有个总统是个很清廉很勤政爱民的人,就是我们说的好人,但是他的总统是靠贿赂财阀得来的,这个对于当时还没有被社会毒打的我有一定冲击,印象很深,那个总统说,你想干一翻大事业,你想救更多的人,就要不择手段,就要为实现更大的目标而牺牲一些原则。
咱王地主就是很轴
这里喜欢叶老师引用的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天晚上大风吹的树叶都掉落了,现在去高楼望远处肯定尽收眼底,看的更高更远。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还是看啥啥不对
看这景色多美,我多悲催凄凉,终生理想,志意落空,面对衰老,王地主心有不甘。
同样喜欢叶老师引用的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其实对于我们现在的这一代人来说,人人都说80年代好,什么信息都不透明,跟着国家走,指哪打哪,国家搞经济开发,搞生意钱好赚,但是那时候啥都不发达,老一辈人什么苦没吃过;也说90年代好,上一辈的人吃了多少苦才有现在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但是90后们的门槛高,生活大家都好了就往更好的地方去,人人都搞创业,人人都搞创新,但首富只有一个,马爸爸,东爸爸,金主爸爸精英一堆,打下来的人挤的头破血流,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连王地主的田地都不会耕种,你让他去写诗?也说00年代好,流量文化、信息时代,吃着8090的山,饿不死冻不着,但是自由呢,不是人生下来就要结婚生子的,不是人生下来就一定要喜欢异性的,我躺平我自由开心,我努力生活也自由开心,但是现在能实现这些自由么,社会会容忍这些存在?
都在等乱世出英雄,和平年代,平凡坚持生活的也是英雄。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最后两句,终于看到人了,但是看你们也不对
王地主一路丧到底,估计没喝酒。
这里叶老师引用了伯牙子期和伯夷叔齐的典故,因为”采薇“。
其实对于伯牙子期都了解,但是伯夷和叔齐的典故,我看封神榜也有印象,但是说他们因为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采薇饿死,还有在马车前劝解的话让我虎躯一震,三观坍塌,因为不能让自己的人生或是信仰有一点污点,两兄弟让王位,是真让,不是客气,然后两人为了让对方当王都逃了,我黑人问号(对不起字母哥),然后因为纣王暴政,说纣王你不对劲,然后周武王要去打纣王为民起义,他们又说武王你是臣他是君,你不对劲,然后周武王不想理这俩人就走了,很打脸的又说给他俩官当,说他俩是好人,结果他俩说这不是我们的国,我们不要你的俸禄,我们宁愿饿死,结果就真的饿死了。(以上全是我不敬之言,喝了王地主的酒才说的胡言乱语,请看到我的网络求生欲)
我看完就俩字”大哥,你何必呢?“
看来叶老师跟我的想法是一致的(只是我认为哈,叶老师我很敬重的),她说孟子以为圣人有好几种类型,除了”圣人清者“外,还有”圣之任者“,例如伊尹,这人我很喜欢,COOL,曾”五就汤,五就桀“不管你是暴君还是暴臣,而是什么人能够实现我的理想,我就要负起我拯救天下人民苦难的责任来,这就是”圣之任者“。
看完后认认真真读了这首诗,眼眶就画风不对的湿润了,突然就共情到了这位王绩老先生,本来一身的本领想要为国为民,一身才华想要找个人诉说,却只能孤独终老,连牧人和猎人都有归宿,自己却在这茫茫平原上,望不到边,也停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