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宅家自我提升指南

“你上学的时候要是有这么努力,早上清华北大了。” 我妈端进来一盘水果,没有想到有生之年竟然还能看到为了学习茶不思饭不想的我。戏虐地这么说了一句。
虽说有点夸张,但不得不承认,我人生中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想要学习了,不管是音乐,绘画,写作,摄影还是运动。在不能出国旅行以后,学习成了满足我对世界好奇的一个重要窗口。
因为兴趣爱好太多,不知道如何做取舍,这常常让我感觉时间不够用,懊恼自己过去大好的学习时光都被摸鱼浪费,那个时候真是不经思考,纯完成作业的在硬学呀。
总之,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它却能给我带来最为持久的愉悦感,最近在朋友季冀的组织下,我们建了个“好好学习”群,在群里分享各自看过的好书,课程和学习软件。
我想因为疫情被困在家的你或许也会需要,所以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1.大师课:masterclass.com

美国masterclass邀请各个行业的专家和明星大咖担任导师授课,通过录制视频课程的模式,为学生提供课程。里面的课程涵盖艺术设计,音乐美术,烹饪健康,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因为请的都是行业大咖,所以内容还是有保障,制作也很精美。但他的所有课程都是英文的,有字幕,可以同步学习英文。
2.音乐人网:https://www.musicren.cn/index


我最近还在学习的一个吉他课程来自音乐人网,相信有很多学习过吉他的朋友有跟我一样的感受:弹了很多年吉他但永远停留在了弹唱一些简单的民谣歌曲,不知道如何改编或自己创作。 这套课程就是从基础乐理开始讲起的一套吉他编配入门。目前看到第九课,感觉干货满满还是很有收获的。
3.每日英语/西语/法语听力

在申请签证的前两个月我几乎天天都在听每日西语听力,但我想更多人对英文的需求还是更大,正如我这篇文章所说:大部分的网络一手信息都是以英文发布,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世界公民的话,语言绝对是有备无患,可以先学着。 何况语言学习本来就是件有趣的事情,在这个软件,你可以一边学习新知识,不管是听 TED的演讲还是BBC,走路坐车通勤都可以听,其实不在乎听不听得懂,重要的是培养语感。 如何快速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4.微信阅读

身边很多朋友使用微信阅读,微信阅读里现在的书确实是越来越丰富,但我个人还是更喜欢看纸质书,以下推荐一些旅行书籍。 为了赶时髦而读书,可耻但有效。
5.插画线上课

关于眼花缭乱的线上课程,我自己买过姜一哥的绘画课,刘宗立老师尤克里里进阶课,和龚琳娜老师的声乐课。最近在看朋友买的米雷的人体速写课。 个人感受是:根据你要学习内容决定是否买线上课程。比如说声乐课和一些运动型的课程由于它的特殊性就真的不适合线上,建议选择线下课程,在体验了线下课程后,发现效果完全不一样。 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
6.电台:看理想,小宇宙


另外在一些碎片时间,也可以通过听电台来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 比如说看理想就是我特别爱的一个app(今年听的比较少了)看理想大多是请一些学术界的公共知识分子分享人文,艺术,历史方面的内容,是文艺青年绝对不可错过的一个app。 小宇宙则是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来轻松消化一些故事和观点。
7.纪录片
今年还真的只看了一步纪录片:BBC出的绿色星球,大家有看到好看的纪录片欢迎推荐。 宝藏动画电影推荐|你看过几部? 其实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网络上有大量课程是比大多数学校所谓的教授讲的更好的,而不适应应试教育的同学也可以通过网络上到名校课程。我甚至觉得只要有足够的自学能力,不去上学也没关系。学校只不过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小社会”的实验课堂,培养基本的社交能力。 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希望能够早日看到地球村的世界大学。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你最近接触到的好的课程,书籍,音乐和电影。在脚步不能走的更远的日子里,让思想走的很远。


【跟我一起遇见】【第101种生活】 -Good night-Dear all-欢迎赏饭 / 评论 / 转发--文字 / 丸子--图片 / 原创-- 感谢你的每一次留言转发和“在看”- 我是丸子,环球旅行四年走过五大洲三十国,新来的小伙伴,可以看看我之前勤快的时候非常用心写的文章,历史记录里有宝藏! 从想法到落地|如何靠“梦想”拿到一笔起始资金 源于人内心的原动力只有两种:爱和恐惧 那些没有名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