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子
记忆里根本想不起它,想起了,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就会涌现。
老宅子,是没有翻新前的老宅子,青砖绿瓦,按照中式风格砌成,大门不大,黑色的,前面有个院厅,中间庭院,两排对称的房间,后面是厨房,再后面是牛棚,穿过牛棚,就是后院…
记忆力,后院有个窖,不大,用一根很粗的麻绳吊着草笼,里面放着蔬菜,窖底存放红薯之类的。窖旁边是鸡舍,奶奶养了一群鸡,几乎每天都要从鸡窝里捡鸡蛋。再往后是茅房,茅房边上有棵枣树。
前面的牛棚,是爷爷养的一头老黄牛,记忆力都不知道养了多少年,下过地,拉货车,勤勤恳恳。每到下雨天,牛棚门前的路都是土黄土黄的水…牛棚旁边是放老黄牛的草料,也有一些枯木,奶奶也从枯木上采过菌子…
再往前,是两个对面的灶房,一个小的,是四叔家用,一个大点的,奶奶用。大灶房旁边,有一溜小小的香椿树,每年春天,都会被掐掉新芽,所以一直怎么也长不大。大灶房,有个很高的灶台,锅也很大,因为爷爷奶奶要养育了六个儿女。灶房门前有个大水缸,旁边是个一米多长的案板,奶奶在那上面擀过面,揉过馒头,切过菜…还能想起,我站在大案板旁边,奶奶边擀面边叨叨我听不懂的话。
中间是对称的两排房子,说是两排,也就四间房,窗户都是老式的木格子,推起来打开的。房间的门很小,也是开扇式的。左边靠后的是小姑姑未出嫁的房间,很小的时候和小姑姑住过,听我妈说,小姑姑没看好我,从炕上掉下来过。左边靠前的,是我们的房子,我和我弟都是在老宅子里出生的,我还有点生活的记忆,我弟出生后,我爸妈就带着我们搬去了新宅子;后来,爷爷奶奶从前厅的房子搬了过去。右边靠前的,听闻是我二伯他们住过的,我记忆里那间房一直空闲。右边靠后的,是四叔家的屋,他们一直住,老宅子也是他们翻新的。
靠前的,是一个房厅和爷爷奶奶的房间。小时候,在房厅的地上撒泼打过滚,在房厅下荡过秋千。爷爷喜欢抽水烟,抽的都是自己包的卷烟,偷偷玩过爷爷的水烟壶,喜欢闻爷爷的卷烟叶。喜欢奶奶弄得油泼辣子和浆水面。
大门口,有两个小石墩,我小时候经常坐在门口的石墩上,来来过往的婶婶伯娘看见了,经常调侃,“手里拿些袜底底,坐在门上等女婿”,这女子是不是在等女婿,被调侃的羞的不要不要的。大门前,还有个一米多高的栓牛的石桩…
所有的一切,都在老宅子翻新的时候,一并埋葬了。这些东西早已忘记了,但想起来后,又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