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孩子学英语的一些思考
最近小侄女刚上小学一年级,姐姐像大多数中国家长一样,分外注重孩子英语的学习,奈何她对英语一窍不通,只能向我请教,言语表达只能揭露整个英语学习的部分,并不全面和深入,遂写下这篇文章,供姐姐参考。
与姐姐的分外注重英语的学习相反,另一个嫂子却对小孩子学英语持放任态度,她的孩子紧跟教育大纲,三年级才开始学,她的理由是不想给孩子太大压力。所以我们引出第一个问题,家长应该从小注重孩子英语的学习吗?还是,用不着过早的“拔苗助长”。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大家想想为什么大部分中国家长觉得英语要从娃娃抓起?你也许会回答,小孩子接收能力强,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压制还能学点知识,不压制,啥也不会。
事实上,以我对身边人的观察来说,人类天生是具有语言天赋的,可以说,小侄女比对英语一窍不通的姐姐学习英语的优势,就是多点记忆力,而记忆力的缺乏是可以靠后天的刻苦练习补救的。
幼年,并不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错过这一时期,对英语的学习影响并不大,影响大的是英语教学的方法。很不幸的,虽然大部分中国家长注重英语的学习,但是在中国英语的整体教育水平,并不过关。
当今中国英语的教学,和其他科目一样,以灌入式为主,英语的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可是如果以正规考试为导向来学习一门语言,往往是妨碍,而不是有助于学生学一门语言,许多大学毕业生,即使过了四六级,也很难和外国人做到简单的英语交流,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英语教育出了问题。
那我们的教育出了啥问题。
在中国,大部分省份是忽视对英语听力的教学的。我所在的省高考就没有英语听力。可是交流的基础是听懂对方的话,再对其回应。 语言,根本上,应先从听开始。听说读写,听说读写。我们国家把阅读的这一步放在首位,写作次之,确实有些本末倒置了。 不过也很好理解国家这一做法,首先,国内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围绕着科研展开的,一个优秀的科研人员,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英语的读写能力。其次,很多省份,教育资源严重失衡,并不具备听力和口语的教学条件。主要原因是英语教学人员的素质较低。再次,国内大班教学不适合开展个性化的英语口语练习,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就是混时间。最后,怎么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也是值得摸索的。如果随随便便贸然把口语和听力加入高考,是不明智的,对很多偏远地区的学生也不公平。
这是整个中国英语教学大体上的局限。
某种意义上,教育者是一个建造者,而小孩子是一片地,英语的学习,就是在地上建房子的过程。学习的方法就是这个房子的设计图,先修哪里,再修哪里,修到什么程度可以进行下一步,很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堆砖和蛮干,效率低下。
下面我来先谈几个英语教育的误区。
许多教育者往往喜欢推行半沉浸式教学,就是上课中文英文混搭,让学生像听天书一样。自然导致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无感。这种教学方式是大大的错误,因为国内大多采用大班教学,教育者并不能保证学生全部听懂。人类的感觉层次是很丰富的,堆砌的是困难的感觉,就没有为语言的学习建立新的感觉腾出空间,而这一步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大部分英语初学者对英语的兴趣就毁于这个环节。
此外,许多家长也对外教情有独钟。认为把孩子丢给外教就行了。他们不惜重金为孩子请外教,动辄几百元一节课高得吓人。这种方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
首先,外教质量参差不齐,他会说,不代表他会教,这一点是大多数家长没办法辨别的。许多没有学习过第二外语的外国人,是教不好外语的。
其次,沉浸式教学,必须依靠长期的坚持,这种坚持以年为单位。
再次,不惜花重金聘请外教的沉浸式教学就是最高效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吗?
不是。
英语的教学。涉及多个环节,字母,音标,词的积累,句法的积累等,可以说,英语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很细微的积累。沉浸式教学,有把语言知识变"活"的能力,但是在初学语言时期就要求学生理解并要求学生以这门语言为介质接受语言知识,难度不是一般的大,真正有效而不容易混乱的方法是在孩子具备一定初级英语知识后,把和外教对话作为一个英语教学简单环节来定位,而不是认为它无所不能,可以打通英语学习的所有环节。
脱离了大的语言环境,把孩子扔到外教那里几节课,就想让孩子像电视上明星的孩子那样张口英文即来,不现实。
说到这里,到底该不该教,以什么方向来教,如何实施?
如果我自己的孩子,我会让他在小学接触英语,基于以下几个考虑:
1,在城市,孩子往往接触英语过早,虽然只是单词的接触,当别人家的孩子会what's your name 的时候,你的孩子连apple是啥都不知道,虽然这只是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我不想我的孩子置身于同龄人中,因为不会英语而自卑。
2,刚才说了,中国的英语教学有局限,紧跟大纲走,我不否定有些孩子确实把英语学好了,可是这确实是一个低效率的英语学习方式。所以,我要用自己的方法帮孩子奠定基础。
3,好的初中高中课业繁重,到时候利用仅仅周末一天的空闲时间,来弥补中国英语教学的缺陷,孩子将承受更大的压力。我会把对英语的基础建立阶段移到小学,有比较宽裕的时间慢慢建立。
那以怎样的方向教?
这里就要彻底理解中国英语教育的缺失,以及如何弥补这一缺失了。
中国的英语教学注重对学生词和语法方面的累积,忽略对语言感觉的塑立,所以,小学阶段,我们不用过份注重词汇的积累量和英语的语法的建立。而用不同的方法教孩子,并不是说教学内容完全和大纲相悖,或者完全否定现有教学的作用。两个阶段是互补的。
良好的语言感觉,是之后我们累积词汇和语法的驱动力,我们是以它为一个核心对词汇和语法进行记忆,失去这个核心,即使侥幸把它们当作知识记住,运用率也不高。那如何塑立呢?
1。先ABCD,后音标。
这里音标的学习推荐BBC英式发音教程。音标的细微差别,需要我们去非常仔细。ABCD学完后,根据孩子的年龄,一天学2至6个音标,采取滚动式学习法,走一步,返两步。着重复习和巩固。多次以及重复。现在的小学课程安排并不教授音标,原因是怕其和汉语拼音弄混,我对这方面有所顾虑,但是,这又是一个必须绕过去的坎,如何做,家长自行思考吧。
2。简单单词的学习不仅注重于会读,知道它的意思,还要注重会听,会拼。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但是这个的重复次数不必像对待音标的学习那样对细微之处过份苛求。。孩子背单词时不用把音标背下来。听非常重要,词可以模糊的听,句子,一定得精听,保证在初始阶段就听懂句里的每一个单词,不能手机放着没听过的音频,孩子却在玩其他的,这完全没作用。边听的同时,做听写,才能最大发挥听的作用。
3,在知道简单的app,one,red,What's your name 后,应该注重情景单词的积累,也由情景交流学习句子的结构。教学生和大人真正旅游能用的实用型句子,这个过程新概念第一册和部分简单旅游实用英语混搭使用。鼓励孩子多听,多说。
4,和外教的接触。现在大部分淘宝有在线外教课程,价格低廉,他们自身也有一定的课程体系。这个阶段是学生由对英语知识的巩固到达自由交流的阶段。这一阶段使学生能以英语为介质达到交流的地步。
孩子能和外国人交流,却并不代表交流流畅和准确。知识的累积毕竟是一步一步的,知道把砖放在哪里,也要认真一块块把它铺好,毫无捷径。
以上就是我有关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些思考,只是些大的笼统的思想观念,我并非具体教学的实施者,对于微妙的细节难以把控,权当抛砖引玉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