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精装本小说是怎么产生的
讲述一下大致流程。请记住,什么东西都是一分钱,一分货。奸商除外吭。
1排版、校对
首先作者、编辑和排版会一起协商书的细节。工厂先做出样品,让作者和编辑看,如果满意就会投入正式的生产。
正规工厂、大型工厂都专门有校对,负责检查书有没有错别字、行间距对不对等等事宜。有些效益不好的企业或者小型工厂,为了省钱就取消了这个职位,或者把这个活跟排版和并。
作者、编辑和工厂,三方陆陆续续吧,大约要切磋一个月左右。当然,牛B的作者可以全权委托给助理或编辑。普罗大众的作者,第一没钱第二没名,编辑也不太愿意搭理你,为了自己出的书的质量,你就往工厂跑吧,跑死你。
排好后由印刷车间取走。
2纸
精装书在正常情况下,内页以细密、结实有韧劲,双面都光滑,薄、白、一次性为优,成本也高。
具体说一下。
书拿到手撵一张,抖一抖,弹一弹。唰唰!嘡嘡!好听吗?好听就是好纸。
纸要细密,折叠后折线不笔直,说明纸张杂质太多,字印上去后有毛边。结实,不然会出现稍微一潮、一沾水就完全变形,无论怎么弄也无法复原的现象。还要韧,否则一翻一折就好悬要断。
双面光滑,才能印得清楚。有的书仔细看就会发现,同一张纸上的字一面清楚一面虚,这是一面有细小的沟壑,印不实导致的。这样的纸制作工艺也简单,价格低。还有,有的工厂为了压缩成本,工人不得不求快,或者技术不过关就上岗,上印刷滚轮的时候套不准、墨上不匀、省墨、缺墨,都会导致印刷不清。
因为精装书的外壳就有一定的重量了,内页的纸一定要轻,不然一只手都拿不动。要薄,厚的不好拿也不好翻。
这里要说一下轻型纸。有的书看起来很厚,好几大本拿起来却出乎意料的轻。这种书用的就是轻型纸,也是回收纸。优点:环保,便宜。缺点:质量差。因为是二次利用,所以压不紧实,纸张像泡沫板,厚却脆弱,吸灰吸潮易脏。
有时候翻书会被纸划破手,这是纸在告诉你:老子是好纸,精贵点伺候我!
纸大致分两种形态。一是单张的,规格大多是一开一张,半开一张。一万张为一领,码在一块木板上。第二种是一个巨大的滚轮,比压路机的滚轮还大,直径大约一米多?两米多?反正无论是哪种,叉车搬运它们的时候可得离远点。万一掉下来,碰着你最轻也是粉碎性骨折,截肢都是幸运的,严重会悲惨地直接原地升天。书大多用单张,柔光好漂亮白。字典大多是滚轮,虽然不够白,但它薄啊。
纸由大货运进工厂,再用叉车分送到需要的车间。
3撞页
纸运到车间以后,要抖抖,整理整理摆齐,让空气进到每一张纸之间。抽走折张的、裁歪的废品,这样进机器后印得顺滑,不会因为压得过实吸不上来单张导致卡纸。如果遇到卡纸,需要立刻停机,取出废纸。那机器嗖嗖嗖一卡可不是一两张啊,起底5张。30张之内解决都不算浪费。有的老工人嫌总停机麻烦,在机器运行的时候手伸进去直接抽。我去,那特么真是艺高人胆大。那进去出来咔!咔!两下,我去!new bee!!小伙伴千万别那么干嗷,不然成杨过了,完还没有小龙女配你。
4印刷
一般就胶印呗。啥叫胶印,一个大长滚轮,外边裹胶皮布滚着印。一般可以上黑、红、蓝、黄四个色,因为胶印是平面印刷,所以墨色没有薄厚,都是用小网点来叠加套色,就跟电视机似的,细看都是网点。小说不用套色,它只用黑色就行。
印刷机挺大的,而且至少也要两个人,最好4个人(领班1,老工1,新工1,学徒1)一组工作。字典是整个一条流水线,进的是纸,出来是字典,需要的人更多,大约20人。纸前进后出,两面都印完放在另一台木板上,满约一万拉走。
5折页
仔细观察,一本精装书都是由很多薄薄的小本聚集起来的。一个小本其实就是一大张纸,比如一本30万字的小说印了14张纸,后面会有标注,印张:14。每一张脊背处都有编号,折好后放在木台子上运走。
6配页
把小本本按顺序摆在一起,码在木台上运走。
7锁线
按摆放顺序用机器把所有小本都缝合在一起,码放在木台上。现在就能看了,许多工人都已经先读者一步看完了。他们只挑自己能看懂的、有兴趣的看。其实工人的文化水平普遍都比较低,他们基本意识不到自己经手的书,尤其是那种好几百的书,有多难得、多金贵。就随手往地上扔,有时候还在上面坐着、睡觉、吃饭、晾衣服。
8压平
书码放整齐,上面放石板压住放一会运走。
9切书
一摞书放进机器,调整好位置,正面一刀,左右两刀,哐!哐!两声巨响,书由毛边被裁切得整整齐齐。就这个场面这个机器,你不跟它朝夕相处半年,你不敢靠近它一米以内。师父也不让你切,只有领班和老工人才去开这个机器。这个机器上经常出事故,工人有一两个都个是缺指头的。切好再码到一起运走。
10涂胶
这部分老恶心了,那胶你拿到书看上去是透明的,但其实装在盆里是偏黄褐色的。性状有点像……呃……鼻涕。它就叫鼻涕胶。步骤9码放的时候,书的脊背都朝向一面。工人拿一个巨大的刷子,像刷墙一样上下刷匀,晾半干分成一本一本的。这步也有用机器的,但人工比机器便宜,也慢不了多少,所以部分工厂都选择人工。
涂胶,在脊背处中间贴网布,有的不贴。涂胶,在上下各贴一条堵头布。涂胶,贴书签丝带。涂胶,配上书背纸。涂胶,配上封壳。
11扒圆,压型
两块厚厚的大刚板,把书挤在中间,脊背那面是弧形钢块,机器向前推进,书的脊背就变圆了。再用钢闸在脊背旁边掐个凹陷。
整理好以后码放在木台上,这回要用宽扁的H型钢架压实定型。
12检查
看看有没有不合格产品。
13套封
纯手工。套个封皮,夹赠品书签(可有可无),再套个腰封(可有可无)。再次检查。塑封,贴标。
14打包
两个大老爷们(女的基本干不动这活)一边一个,中间是包装机,上面一大摞牛皮纸或者随便什么废页。他们把一打书码上,包好,机器双边齐发,啪!啪!四条带子收好。千万别让带子打着手,抽不死你。包好码在木头台上,叉车运出车间,装大货拉走。
其它还有骑马订车间,做杂志的。晒板间,排版好了晾晒的。垃圾处理车间,所有楼层的边缘都有几个大坑,裁掉的纸和垃圾都扔下去压实打包卖给回收运走。千万别掉进去,掉进纸条堆里呛死、窒息,掉进压力机里粉身碎骨。
真的很危险,也真的好神奇,去参观能玩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