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詩詞存稿(復興傳統,弘揚詩教)

01

《心声集(增订本)》
简介: 收录作者以往创作的诗词,分为“感悟”、“沧桑”、“寄情”、“揽胜”四篇。增加习作,附录中收录了几篇有关创作背景的序文以及与友人讨论诗词的文章。
02

《叶嘉莹诗文选集》 简介:
本书选取叶先生自1939年至今重要的诗词作品。这是一本叶先生的创作集,收录了她的各类文体创作,选编的诗词作品是1939年至2007年,68年间的。散曲骈语选分为四个部分:小令、套曲、联语、骈文。两篇论文是叶先生自己选的,比重不大,是叶先生学术研究之一斑,这也是她倾毕生之力关注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诗歌的吟诵传统,一个是词之美感特质。她毕生的事业是教书,用教书的形式传承这世间最美好、最妙不可言的诗词之生命。叶先生一直不希望宣传她个人,出版她的诗词作品,也希望作为接引后学之方便。
03

《郑欣淼诗词稿》 简介:
本书收入笔者二○一三年以前的八百多首诗词作品。从二○一四至二○一九年,笔者又陆续写了三百五十来首。这次《中华诗词存稿》丛书要再版此书,笔者便把这些新作加了进去,出个《郑欣淼诗词稿·己亥增订本》。并改正了原诗词稿的个别错讹字,对有的注释作了修订,并统一了有关体例,此外一仍其旧。原来的《自序》,谈了笔者的诗词之路,介绍了本书的情况,现仍予保留。
一九九四年拙作《雪泥集》出版时,承蒙赵朴初先生为书名题签,这是对一个初学者的鼓励,我一直铭记在心,力争不断有所进步。二○○○年《陟高集》出版,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中国现代书法名家卫俊秀先生欣然题写书名。按照原来的设想,我在国家文物局工作时写的《红楼集》,故宫博物院十年期间的《紫垣集》,以及二○一二年以后的《海山集》,都拟分别出小册子,并先后敬请饶宗颐、冯其庸、沈鹏、刘征诸位先生题写书名,我受到的感动和激励是不言而明的。二○一四年“中华诗词存稿”拟收入拙作,我就改变了再出小册子的想法,而把此前本不算多的所有作品合在一起,编为《郑欣淼诗词稿》。但多年来萦怀于心的是,被我视同拱璧的诸位先生的题签,似乎无从展现。令我欣慰的是,在这次《郑欣淼诗词稿·己亥增订本》中,六位先生的珍贵题签分别以插页的形式列入各有关部分,弥补了我的遗憾。每当我看到这些熠熠闪光的墨宝时,就想到六位先生的道德文章,也就成为时时鞭策我不断向前的力量。
从二○一○年六月以来,笔者忝为中华诗词学会会长,转眼不觉十年。今年也就是二○二○年前半年,学会要换届,我也即将离开这个岗位了。回顾学会十年,开展日常工作,也组织、参与了不少重要活动;因工作关系,有幸能够结识许多诗词大家、名家,并有机会向他们请益求教。这些大都反映在我的创作中,或为耆老庆寿,或为诗词组织致贺,或纪念重大活动,或与诗友唱和,等等,这类作品约有六分之一。这些诗词的大部分可以说属于应酬性的。但我个人认为,自己绝不能以应酬的态度去写,因为这是作为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工作的一部分,是一项严肃的任务,也是一种真诚的心灵沟通方式。因此,自知水平有限,但我还是下了功夫的,写得都很认真。
笔者在二十世纪末曾试着写过十来首散曲,感到这种体式有其特点,写好不容易,以后未再动手。近年来,散曲发展较快,多个省市区成立了散曲组织,适应这种需要,二○一五年十月,中华诗词学会成立“散曲工作委员会”,笔者兼任工委主任。作为工委主任,自应带头,于是再作冯妇,先后写了一二十首,不计工拙,聊为一段工作的见证。
在本书将要付梓之际,略赘数语
04

《影珠书屋吟稿》 简介: 本诗集记录了作者近六十年习诗的足迹。体例则按诗词分为两卷。以上作年代为序。本次增订,收入二零零三年以后诗词各五十首,共得六百首。
05

《怀抱诗灯》 简介:
本书选取作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分为绝句、词、律诗、古风。除此之外,还收录作者写诗的心路历程,以及关于诗歌写作的理论性文章。体现了作者以诗为乐,视诗为生命的精神。
06 《石音集》 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最具代表性的诗词作品。《天浅梦深》《响石二集》《响石斋诗词》《虹影集注评》《诗银词》。
07 《郑伯农诗词选》 简介: 《郑伯农诗词选》选取作者最具代表的诗词。既有现代诗,也有古体诗,体现了作者几十年来诗歌创作的热情。这些诗歌,表达了作者作为诗词写作者“兴至所至,情致所动”的写作心态。
08 《霍松林诗词诗论集》 简介: 收录了作者创作诗词近百首,开第一章师友题咏,是作者好友为其题写的诗句,后九章为作者自己撰写的诗词,内容丰富,题材新颖。作者能文、能书、能倚声、能研说部、能雕文心, 而尤长于诗,本诗集就是作者创作精神的体现。
09
《南园词稿》
简介: 本书共收录作者诗词作品,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读来风格清新,气息流畅;意境悠远,耐人寻味。其所撰评论亦延袭了他典雅精致的语言特征,显得凝练简约,不落俗套;点评得当,融古贯今,深得社会各界人士喜爱。是作者具有代表性的词作和文章。
10 《孙轶青诗词集》 简介:
《孙轶青诗词集》所收主要是近几十年的诗作。由于工作的需要,诗人的足迹,不仅遍天下,而且遍及城乡的许多基层单位,不仅关注当今而且深及历史。他吟兴颇浓,几乎一步一诗。他以极大的热情歌唱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大政治活动以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也包括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如非典、洪水)的胜利。他对诗坛倾注满腔热情,诗界每一次活动都见诸诗篇。其它如亲友赠答、出访旅游、文物收藏、法书笔砚无不有所吟咏。
···
71 《新疆诗词选》 简介:
《中华诗词存稿•新疆选》经过两年多的搜集、筛选、整理,终于编纂完成,其中绝大多数诗词作品,是从公开出版的10多种西域诗词总集和会刊《昆仑诗词》中遴选出来的上乘力作。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题材也非常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可读性强。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新疆诗词队伍的素质和诗作水平。尤其可喜的是涌现了一批当今诗坛名家,在全国诗词大赛中多次夺魁。努力培养诗词人才,不断发展壮大诗词队伍。传统诗词要紧跟时代、适应时代,走向生活、走向大众。坚持以写新疆为主,突出西域特色。
72 《江西诗词选》 简介:
本编收录范围以在江西本土工作的江西籍诗词作者为主;在外地的江西人有较高水平者、虽非江西人,但落户在江西、多年工作在江西的作者也同样收录。诗作上限在1949年以后,创作于此前的诗词不予收录。本书中,凡江西籍作者,仅载其所属县或市籍贯,外省在江西者则载其籍贯属某省某县。下限在2007年以前,即1949至2007年近六十年的作品。前三十年作品酌情收录以存史,以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三十年为主。每人限定在15首以内,选取多少,根据编者裁定。
73 《辽宁诗词卷》 简介:
《辽宁诗词卷》作品在题材内容上贴近现实生活,在思想感情上积极健康上进,在形式表现上讲究诗词格律与体式规范,大体上表现了辽宁省当代诗词作家六十年来的创作总体面貌,其中不乏上品与精品,有的可以汇入中华诗词的长河巨流,成为传世作品。
74 《贵州诗词卷》 简介:
本卷选取和贵州地区相关的诗词作品,自汉、唐、宋、元、明、清各朝,直至民国和新中国,约2000多年,入选人数1737人,入选作品5176首。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编,各编时间的划分,是按《中华诗词存稿》编委会的规定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划定的。跨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期的作者,视其诗歌创作的主要时期而定。
75 《山西诗词选》 简介:
《中华诗词存稿·山西诗词卷》的编选,是对山西古今诗词发展脉络的一次粗线条梳理,也是对新时期以来山西诗词创作阵容和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山西诗词既以表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的主旋律汇入全国诗词大合唱,又以其独特的地方色彩而别有风味。文学的地方色彩至关重要。山西诗词从《诗经》的《魏风》和《唐风》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年的辉煌历史。这条历史长河,源远流长,波澜壮阔。全书分上、中、下三编,共选545人的诗、词、曲1691首。其中上编选古代60人、95首,都是名家名作或在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和影响的作品;中编选近现代54人、173首,其中部分作者创作年代跨现当代;下编选当代431人、1423首。
76

《北京诗词选》
简介: 本书是继《中华诗词存稿·北京诗词卷》(近代卷)之后编成的《北京诗词卷》(现当代卷)。上编所选作者,生年必须在一九一九年(含)之前;其作品创作时间或主要作品的创作时间必须在一九四九年(含)之前。共收入四百五十位诗人的一千四百六十八首作品。在写作风格上,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有的坚持唐风宋韵,委婉含蓄,使典用事,不亚先贤;有的大胆创新,承前启后,开一代新风;有的以白话入诗,直抒胸臆,发出时代强音,震人心魄。正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时势不断变化,诗词亦随时势而前进,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77

《黑龙江诗钞》 简介:
近体见长,七绝更佳。今自选近体诗325首,名曰《绿园拾翠》,其中《宋才子谱》七绝100首,独具特色。其子义甫,受家学熏陶,亦工诗,现任哈尔滨青山诗社社长。自选诗182首,名曰《绿园新叶》。编者将其父子诗选合编为一卷,名曰《绿园集》。与众不同者,父子皆用新韵。自隋唐以来,中古韵正统诗坛,盖1400馀年矣。用韵所以不变,非韵本身不变也,是用韵之法不变耳。琴趣、散曲不入科场,随时移易;近体诗则不然,自唐抵清,试帖诗乃科举一门试卷,不及格者落第。故字之韵实已变,而其名则抱残守缺。陆法言长安论韵时,华夏各地之语音,并非统一,《切韵》兼顾吴语秦音,一字入多韵部者多多,是以妥协也。声韵小学,古来专攻者鲜,《切韵》作为官话,从未通行,名实两乖,先天不足也。诸多南北前后差异之音,但凭韵书统一圭臬,学者靠记忆谙熟而已。高辛夔“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故事充满辛酸。
《荒庐拾韵》花甲学诗,自娱自乐。基础无多,底蕴浅薄。举步艰难而不悔,道路坎坷而无辍。晨昏敲键练就一指禅功,早晚临频采遍方家华英。经年累月,集腋成裘。历经十年,得诗词两三千首。2006年已遴选700馀首,结集付梓,名曰《拾荒集》。此次应成栋先生之约,遴选近几年作品近900首,结集名曰《荒庐拾韵》。在诗词道路上能走到今天,这主要得益于老友之促志,挚朋之携行,以及网上诗友之激励。未有方家的点拨与提携,余将一事无成。诗词乃国粹,博大精深。学好非易事,写好更是难上加难。余自知投石问路,尚未入门。所写篇杂,信手涂鸦,包罗万象。多有格律不谐,对仗不工,立意肤浅,影象欠佳之处。碎砖烂瓦虽不尽人意,但也是一点心血。所以,不揣浅陋,敝帚自珍,草编成集。是为留下一点爪印,是为向关心支持我的人们作一汇报。编辑成集过程中,得到成栋先生的悉心指导,得到诸多诗友的诚恳帮助。在此表示真诚地谢意。同时,向一直关注和支持我的亲朋好友、家人,出版社印刷厂的朋友一并表示衷心感谢。我将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的日子里,勤奋学习,加倍努力 。在有生之年争取在诗词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读此诗集,您看到的可能是枯枝败叶,残羹冷饭,破瓦碎砖…….或啥也未看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您可以废弃,您可以调侃,您可以批评,您可以斧正。只要不给您添堵,茶馀饭后作一两句谈资,笔者就知足矣。
78

《军旅诗词汇编》 简介:
本卷所收作品为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人员所写的现当代军旅诗。上编收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以及1964年以前被授予或晋升少将以上军衔领导同志的诗作。下编收录的作品,其作者既有久负盛名的大家,也有崭露头角的新俊;大部分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全国性诗词热潮的兴起而开始学习和创作,进而成为各地诗词组织的中坚力量。这一部分共收录作者744人,作品1886篇。
79

《江南游子京华客》 简介:
《江南游子京华客》诗集收录了新华社高级编辑、《半月谈》主编周清印同志历年创作的2100多首诗词作品。该诗集共分十辑,涉及题材内容丰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充满正能量、张扬真善美,多侧面展现出作者的精神世界,尤其倾注了四个情怀: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山水情怀和青春情怀。该诗集涵盖的传统诗词体裁形式也全面多样,诸体皆工,既有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古风、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古风,又有小令词、中调词、长调慢词。其中,七言绝句数量最多,质量整齐,不乏佳作。在风格特色上,作者善于根据不同题材、体裁和不同思想感情,创造不同的意境、格调和神韵,呈现多元风格,兼容豪放与婉约、飘逸与沉郁、古味与新意、骚雅与通俗。
80

《三不轩诗词选》 简介:
该书集中选取了作者近年所写诗词近500首。共分三类:一、各类杂诗、词约180首。二、集陆游七绝诗共计220首。集句诗作为一种体裁,在宋代非常流行。像王安石、苏东坡、文天祥、辛弃疾、黄庭坚等诗人都有大量集句诗作存世。元、明、清至民国,人们竞相仿效,成为一时之时尚。当今之世,传统诗词虽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但集句诗则少有人触及,集句成集更是难得一见,而作者此二百余首则有填补空白之功。三、《历代书法名家咏论》一百首。此部分通过绝句来歌咏以历代书法名家。西中文先生评:漆钢先生《历代书法名家咏论》,识见卓荦,器局厖鸿。每能发前人所未发者。如所咏冯承素、敬客,前贤论书者少有涉及……漆钢抉之,足可发聩。漆钢诗法顿挫摇曳,奇崛多变……大开大合,尺水兴波。经营意匠,具见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