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淡岛get away --- 之二
上回书说到为什么当地人完全没有习惯接待外国人的感觉。
今天早上在酒店玩了一些酒店提供的活动,才想估计大概是来这边玩儿的游客大多数时间会待在酒店里吧,毕竟酒店很大有很多可以凹造型的地方。而且酒店不仅提供凹造型的沙滩躺椅和咖啡,还提供打枪画画出海越野车之类的活动,广泛适合网红出片,爸妈带娃和情侣嬉戏,也许这是市中心的小商贩没太多机会接待游客的原因之一吧。
度假酒店的自助早餐总是值得期待的。Montigo这家早饭也还不错,有现做的pratha还有omlette和各种小甜点。在各种诱人的选项中我很没出息地遵从了内心的真实选择 -- 咸菜白粥。小哥就给力多了,pratha配着beef stew一人就添饭几次吃回两三个人的量。
吃过早饭在酒店的别墅泳池附近拗了一波造型,又尬又热。但是因为人少天气也好的没得说,大太阳底下照出来的效果很是不错的 —-- 小哥每一个镜头下的我都是个岁月静好矫揉造作笑容满面小矮胖子(此处假笑脸)。
然后去尝试了一下酒店的打枪活动。三十发手枪三十发步枪,合新币三十多块。
其实我高中时期打了一段时间女子十米气手枪,差一点就打成国家二级运动员了,对射击非常有感情。
不过酒店的这个手枪和气手枪不一样,是有后坐力的那种,所以我完全木有优势可言。啪啪一通乱打倒是和小哥每个人都打中了几次。
换成步枪就精确许多,只是步枪比手枪重的多,没打两枪小胖胳膊就酸了。
啪啪打出去的银子和头顶的大太阳让我们很快就尽(玩)兴(够)了,休整一下打算下午再去城里探险一波。
小哥查到一个巴丹岛另外比较繁华的地方,在码头附近,我们打车过去半个多小时。
先在Mega Mall里吃了个饭 ---- 又是朝着菜谱一通盲点又是没有雷!尤其是有个爪哇风炒蔬菜印象深刻非常好吃。

吃过饭去了附近的一个博物馆和清真寺,大太阳底下每走一步都那么艰辛。
话说巴丹岛上除了我们基本就没有看到步行的人。除了开车,绝大部分人都骑着小摩托,嗖嗖嗖地在机动车中灵活地穿梭,比四个轮的跑得还快。
这边的城市规划也确实不太适合人步行,基本没有人行道,斑马线就像摆设一样, 斑马线的两头的隔离带连个脚印儿都没有。莫名有种找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局帮他们弄点公共交通天桥和林荫道,给他们好好规划一下的冲动。
博物馆好像是要讲讲巴丹岛的历史还有一些马来文化(我也不是很明白,准备日后好好百度一下。但是从语言和人种来看马来和印尼应该是同宗同源的,文化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过后来各自被不同殖民以后发展也不一样了,便很少拿来一起比较了吧。但是在介绍历史时还是会看到当年的很多交集。)不过无论是摆设还是宣传都完全不到位,大太阳底下通体雪白的建筑有一点萧索的感觉。
隔壁的清真寺倒是有生机得多。巨大的祷告厅外面还能看到三三两两年轻的穆斯林女孩子坐在地板上讲话吃东西。宗教的东西我真是不太懂,走马观花地在被烤干之前就赶紧和小哥叫了车去附近的spa按摩一下。

没想到小哥那么粗枝大叶还很喜欢这种按摩呀spa呀面膜这类的东西。这次在小哥的怂恿下按了一个半小时,也好,我们出来的时候可算是把大太阳按下去了一些。
马杀鸡过后蹬着两条涂满按摩精油的腿,我们又逛了一下附近的商场和超市,还正巧目击当地居民进行妈妈带孩子的时尚选美大会(batam fasion week)😂 舞台上的妈妈都在五颜六色的头巾上戴了顶设计夸张的帽子,手上牵的儿子(女儿)也穿着或是同一花色或是同一设计的套装,等着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上一次在商场中心看到素人舞台不知道是二十几年前,应该我还是很小很小的时候的超级女声海选的时候吧哈哈哈。今天看到巴丹岛人民乐在其中地组织选美大会还挺可爱的,台上主持人激动地一直在喊着什么,参赛家庭们一个个被叫到前面去领奖谢幕,下面的人看得津津有味。
话说去印尼的商场总有种穿越回十几年前的中国的感觉。商场中心从一楼直通顶楼的透明胶囊电梯,超市门口的汽车展示(我真是觉得买那种汽车的消费者和去超市抢购的不会是同一批人……);超市门口寄存随身物品的货架(不知道什么时候去国内的超市时候就再不用把饮料零食寄存起来或是把随身的书包封起来了);通道上偶尔还有载着小朋友的玩具小火车响着可爱的音乐大摇大摆地开过……特别复古特别有九十年代的生活气息。
晚上就在附近的美食广场找了点东西吃,又是敞开肚皮没有吃到雷的一天。
这边的当地菜确实是比之前在新加坡吃到的印尼菜新鲜不少味道也好很多,而且这么多花样只要坡县价格的一半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