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2.56
——————————【日常故事碎碎念】
· 又是没看故事的一天,罪过。今天回想了之前看的文,想想人家是怎么构筑一个序列的。之前知道是将谜底拆分成线索,参杂混淆线索,再分别埋藏。然后主角搜集到线索,分辨线索,拼接后得出谜底。今天补充了一点:获得各线索的过程,要有一条或多条的多米诺骨牌式逻辑链。
· 今天本来来不及看了,还是苟了一章,然后觉得写得非常自然,好笑哈哈哈哈。为啥人家写得这么自然呢,一个重要的点是充分的渲染,感觉每一章的信息量好少啊,看来我还可以再偷懒些,信息再稀薄些,渲染再充分些。
· 记住的多,自然就素材多,讲话就旁征博引,构筑情节就左右逢源——常识到近乎废话。只是忽然感慨,刚看了一点书,就觉得有材料可写,真是随随便便一点耕耘,就有丰厚的回报啊。看书真好啊。
· 今天又看了几章,忽然意识到:如《冲突与悬念》这本工具书所说,必须以死亡为赌注,不论是肉体的死亡、职场的死亡,还是心理的死亡。这篇文里,人物的求生欲望是非常直接的,不行动就会死,而主角身为癌症病人,最强的欲望就是求生欲了。所以行为逻辑无比直接。
而之前看的文,多有一个“中间商”夹在其中。比如一个人努力赚钱,为的是满足囤积癖,不满足囤积癖就痛苦得要死。这比起“不努力赚钱就会死”的规则,中间就隔了一层,必须先渲染这个人被囤积癖折磨得多痛苦才行。
反观自己所写,虽然是以心理死亡为赌注,却并没有强调主角多么渴望“心理存活”,就是激励事件发生了,主角去应对而已。啊,又是渲染,搞起!
· 周三唠嗑时间。今天的唠嗑非常简短,包纸讲了讲她的安排,跟一众好友都说了要闭关码字,周末处理一下社交事项,处理不了的就考虑转介。哈哈哈哈,包纸已经慢慢能够将自己想做的事排在更高优先级,更关爱自己的意愿。吃饭也有了更好的方案,一听就是为了全情投入工作,包纸要开启可怕的专注工作模式了。加油加油~
· 之前说“一章当中,剧情点多于2个,就过载了”、“故事能承载的信息非常之稀薄,每一章居然只有这么一个有效的剧情节点就够了”、“信息再稀薄些,渲染再充分些”,一直在强调减少单位容量中的信息点,今天打个补丁:正因为每章的有效信息这么少,就必须保证,每个信息都是精华,每个转折都是180度。就像《使女的故事》,时刻游走在希望、绝望之间。看上去内容丰富以为是节奏快,但其实不是,是节奏强。
· 在想,自己这么研究,真不如写出来拿作品请别人看,然后直接指出我的问题所在来得直接精准。不论是白菜大佬给我反馈,还是自己给别人写评析,那种“一针见血”的感觉。但马上又否定了这个想法,请别人看,是无法磨炼自己的洞察力的。自己下功夫观察,比起别人直接告诉,更能磨炼能力。就像打球,自己观察示范动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比起教练直接指出问题,前者明显更需要用心、更能习得自我纠错的能力。
· 今天看文,看到同一个序列里,有包括主角的三种势力方,然后呈现三方互相制约的关系。对哦,不同的势力方之间是互相制约的,这样才能产生更有意思的动态平衡,不断地两两交锋又两两联手。这比起所有力量都针对主角要有意思多了。
· 花式金手指。金手指不仅仅是单一能力,还可以有各种表现和延伸。只要金手指足够本质、足够根植于人设底层,就可以有诸多变化。是的,金手指必然与人设相关联,同时,金手指又影响了剧情,所以金手指可以强效织合人物与剧情。
· 之前扒纲的时候,只意识到了场景信息点数量、场景主要线索数量、人物目标、场景渲染(情绪起伏)。今天将线索标注出来,才非常明显。更厉害的是,笔墨利用率很高,人设与剧情并进,或线索与线索并进。反观昨天看的那篇新文,利用率低,只有主线,剧情信息点也没有180度转折,就无聊了。
· 几年前就开始在“小标题”里用emoji图标了,这样做细纲和目录的时候,各条线索、各种目标、各方势力等等就能一目了然。现在发现不仅是小标题里,简直是到处都用,草稿里也用、扒纲也用、记备忘也用……现在明白为啥有些办公软件里有那么多图标了,非常直观。经年累月下去,应当会形成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提高效率,也成了自己世界的密码。
· 看新文10章,多年前看过这位作者的文,当时就认为是大神写手,可怎么能把这篇开头写得这么无聊呢……绝对不是内容的问题,是呈现技术。看来技术并不是曾经写出来过就能稳定发挥的。忽然觉得自己费老大劲儿努力试图明白技术的原理,是非常值得的,起码有个自查清单,就不会技术掉线得太离谱了。有意思的是,这篇并没有明显的技术问题,感觉是每一项都没做充分(动机不足、情绪平淡、信息白给、悬念不足),累积起来就愈发不妙。
· 周日唠嗑时间。包纸总是能凭借她自己的直觉就得出我在书上看到的知识,今天唠到感情关联记忆,这是人脑的工作机制。更牛叉的是,包纸正练习控制自己的特长,将强悍的感情收起来,清空大脑为思考让路,这种控制以达到收放自如的能力,比单纯释放力量要更强。
同时,包纸的思考能力也非常强悍,理性建立在感性的基石上,基石本身已经太强,理性不会差,但毕竟感性如此之强悍,理性缺乏出场锻炼的机会啊。所以之前一直好奇包纸的思考能力究竟是何时锻炼的,今天聊到这个问题,才知道,逆天了,不止是图片式记忆还能融汇贯通其中的内容。
双系统也就算了,还开挂。技能点完美点在作者最该点的特质上,555流下羡慕的口水orz 罢了,我的技能点在盲目自恋上,能够头铁地走下去,也不错哈哈哈哈。
——————————
远航员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