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儿童爱心与幽默感的童话书《捉猫故事集》:向往自由的鹿
对于儿童文学,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那是专属于孩子阅读的一个种类。
其实不然,优秀的儿童文学的读者受众其实可以扩展到所有年龄。我们在给孩子选择书籍时,“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这要求我们家长最好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才不会乱花冤枉钱,也不会让孩子白白地浪费掉每一次的提升自己心灵的机会。
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越多,我僦越是深深地感到那些优秀作品的魅力,也越感觉到一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创作的来之不易,也深感到若是这么好的书能够带给孩子们走进它的世界,将是多么有益的一件事情。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本特别好玩的童话书,叫做《捉猫故事集》,很遗憾这本书在儿童推荐书目中似乎并没有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可是我本人非常喜欢这本书,这本童话故事集,以一个农场夫妻和两个女儿为主线,讲述了一群性格各异的动物们和一对懵懂善良的小姐妹,热热闹闹相处的故事。
这是一本从小孩子到大人看了都能发笑的故事,引领孩子们开启令想象力飞翔的窗,帮助大人寻回赤子之心。
今天我们就讲讲其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姐姐正抱着猫,妹妹抱着小鸡在给他唱歌时,忽然闯进来一只鹿,他正被猎人追杀,他眼泪汪汪地求姐妹俩搭救他。姐妹俩非常喜欢这只漂亮的小小鹿,抱着他亲热起来。还是猫比较警惕,他说现在不是玩的时候,应该先想办法搭救鹿。姐妹俩把鹿藏进屋子里,她们继续在院子里玩。
很快一条猎犬追了进来,傻呼呼的小黄鸡不小心说出真相,小姑娘们哭起来,狗倒起了同情心,让她们把鹿藏好,因为后面还有一大群狗呢。猫让她倒们把小黄鸡扣在筐底下,剩下的他来想办法。
狗群冲进来,女孩按照猫的安排夸他们长得真漂亮,并给他们戴上鲜花,这样狗就闻不出味道来了,顺着小姑娘指的路向远处跑去。
猎犬劝鹿别再往树林跑,因为那里永远都是危机四伏的。可是鹿觉得留下来跟家畜们一样生活实在太无聊,他可受不了,最后他还是告别大家跑了回去。
主人回来发现家里的花都被摘掉了,很生气。猫说是一个路过的流浪汉摘走的,而自己这么小不能去追,家里不如养条狗,万一哪天牛也被偷走呢。
主人正想再买一头牛,可牛太贵了,他也只是想想而已。
第二天,猫去找鹿劝他来耕地,鹿被说服了,不过他要求自己必须星期天休息。
主人虽然不太相信一只鹿能帮自己干活,但毕竟是没花钱也就同意了。
牛看到鹿头上的两个“树杈”觉得非常好笑,活都干不好了,他也不想念鹿能下地干活。不过鹿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耕地,他们俩成为了好朋友。
星期天的时候,鹿享受自己的休假权力,跑回树林里去玩,回来把树林里好玩的事讲给牛和小姑娘们听,引得她们非常向往,鹿带她们一起去玩。
在树林里他们遇上了上次那条狗,狗劝鹿最好一直留在家里,因为树林里实在太不安全了,猎人们和狗群总是在这一带活动,可是鹿说休息与自由比什么都重要,还是更向往树林。
这次他回去时,情绪不太好,因为他要干六天的活才能休一天,这当然叫人不开心。故此干活时他也不那么认真了,结果和主人吵了起来,挨了一顿打。干完活,他立刻决定逃跑,他说服牛也跟着他跑进了林子里。
可是牛没有鹿灵活,跑昨不快,身体还笨重,差点陷进沼泽里,牛决定还是回到家里去。
小姑娘不相信鹿会永远不回来,她们一直等着,但鹿再也没回来过。
有一天,那条狗来了,他说鹿被猎人杀死了。他看到鹿时,鹿还有一口气,他躺在地上,用嘴摘了一小花让狗送给小姑娘们。
小姑娘哭了,她们多想念那只漂亮的鹿啊。好在爸爸妈妈愿意留下了狗,狗也成为了家中的一分子。
本故事选自《捉猫故事集》之《野性难驯的鹿》
作者:(法)马塞尔-埃梅
译者:李玉民
这个故事既有有趣的曲折的情节,又有幽默好玩的对话,同时还有引人深思的成长道理。
故事中的每个动物的出场都极符合他们本身的特点。
小鸡总是没头没脑地瞎说,生活中的小鸡正是爱叽叽的叫着。
猫在关键时刻总是很冷静,狗机警而忠诚同时还很善良,与人类亲近,故此最终还是来到了家中。
鹿是野性大自然中的动物,就算是偶尔把它留下来,但他始终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宁可为自由失去生命,也不愿意享受安全的家禽的生活。
两个女孩子天真善良,对于小动物们有着无限的同情心。
可惜每个孩子都要长大,长大后就会变成看似“狠心”的爸爸妈妈,可是,如果我们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与接近大自然的能力,那么他们长大后就不会成为孩子眼中可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