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拳吧阵内!盲人实则全知全能!——拆书《孩子们》伊坂幸太郎 6
原本想说,这周终于踩点要完成本周的计划了。然后新建文档的时候瞄了一眼,发现竟然又少了一周的量。果然,不仅是从七八个小时掉落到5个小时的失踪的睡眠和困倦的时间,还有错乱的日期感。日子压在日子的身上,在时间流逝的滞重感中消失。被情绪困在原地的我,没有发现,已经又是一天,一周,一个月。
这么算的话,开始看《孩子们》可能是两周前的事。按照顺序拿出来的这本,看到名字的时候,刺痛了我一下。我很怕里面会有我在逃避的一些话题。还好,封底上挑出的那句话安抚了我。杜鲁门·卡波特的小说里有一段是这么写的:“在世上一切事物中,最让人伤感的,莫过于世界的运转从不考虑个人的意志。如果谁和恋人分开了,这个世界本该为他而凝滞不动。”失恋的阵内叫嚷着:“这附近的世界绝对停止运转了!”我多么希望这是真的。让世界为我停下,或许停上一百年,直接一代泯灭。跑题了跑题了。
这本可以算是短篇,也可以算是由几个短篇合成一个的长篇。整本虽然各个短篇的第一人称不同,但主要人物是闭环相关的,鸭居,阵内和盲人永濑,及扩散开一点,阵内的同事武藤,永濑的女友优子,以及孩子们。不同于之前的长篇小说,这本首先以《银行》《孩子们》《寻回犬》《孩子们II》《在里面》五个独立的短篇作为第一层结构,两篇《孩子们》是个中精华。然后每个短篇里也都分别选最好切入的方式去叙述,短篇与短篇之间,故事人物有变换,视角有变换,人称有变换,小章节号的选取方式也不同。继续乐此不疲的在这方面记录下。
《银行》
主要人物是鸭居,阵内,永濑,主视角是鸭居,但是采用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省略了心理活动描写,而把笔墨主要集中在鸭居陪阵内去银行取钱,却遇上劫匪抢劫银行被当成人质,最后人质全部释放,罪犯也不知所踪的整个事件。相对于大呼小叫又是跟劫匪争抢,又是唱歌十二分不配合的阵内,鸭居还认识了性格行为跟阵内截然相反的,带着导盲犬贝斯的盲人永濑。劫匪带着钱从银行神秘消失,揭开谜底的竟然是什么都看不见的永濑。这剧情是个标准的犯罪类型的电影了,不过这次是从人质这边来描写的罢了。
因为是在一个短时间内发生的事件,人物多但叙述的视角集中,所以内部小章节单的改用关键字标记。“垃圾”“朋克”“恐慌”“扬声器”“漫长”“跳跃”等等,有名词,形容词,动词,大概是故意写的让人不知所云,是有趣的伊坂的路子。
《孩子们》
主要人物是武藤,阵内,志朗。这篇里面的小章节就直接标了数字了,不像上一篇有很多参与的人物,这是一个人物不多,时间段比较长,人物发展有所推进的生活片段。主视角是第一人称的“我”—— 阵内的同事/朋友,同在家庭调查法院工作的武藤。
事情从阵内的一句,你家那宝贝孩子被绑架了开始,回溯了这个我接手过的少年志朗当时犯事的始末。不按常理出牌的阵内,塞给我一本芥川龙之介的《侏儒的话》让我给少年志朗。这本警句集竟然成了整个事件中志朗和“父亲”关系发生变化,推动事件变化发展的关键性物件。整个故事里,“你家那宝贝孩子”并非“我”的孩子或私生子;志朗当年请来家庭法院的父亲也非志朗的父亲,而是闯入志朗家威胁他的强盗,而这多年以后发生的绑架案,也并非是一场绑架案。而我看走眼写了“不与审判”的少年犯志朗,在多年以后又偷东西了,不过是从偷漫画升级成了偷小说。
短短一篇,伊坂在各处都做了翻转,在各种埋伏着给读者的惊喜。阅读中加上阵内依然不按照常理出牌的打人的情节,以及送少年犯文库本等等操作,描绘出所谓日常事件里的脱线人物,于是在阅读时,也会时时保持着敏感的跟随和小质疑,造就了即使是涉及少年犯罪这样的话题时,小说依然保持着无辜和轻盈感。
《寻回犬》
人物是阵内,永濑,优子。因为家里有金毛的关系,一提起retriever就会冒出Golden retriever的印象. 小说里的倒是有一只Retriever寻回犬——盲人永濑的拉布拉多贝斯,不过这一篇的主角当然也不是贝斯啦。故事的推进以小章节数字继续。第一人称“我”是永濑的女友,在对男友的占有欲上竟然和贝斯有所嫉妒和抢夺之意的优子。
这篇故事里虽然有寻回犬贝斯,但也基本和贝斯没什么关系,而是书封上吸引我看下去的那段话的正经章节。几个小时前,日常脱线的阵内让永濑和优子在远处等着,向录像店的姑娘表白被拒绝了,回到永濑和优子身边的阵内发现他们的周围的人都没有动过,好像世界暂停了。当然这并非科幻小说,而是一如既往的伊坂犯罪系列,进行到第9章节,由盲人永濑揭示出来,是三人闯进了移交赎金的现场,四周不动的人其实是想要进行现场一角赎金或者抓捕的布控。当然不能只有这一层出乎意料的地方,故事前面看似不经意出现的一群叽叽喳喳的女高中生竟然是这件事情的背后主谋。她们并不想实际去拿到赎金,而是仅仅为了恐吓她们讨厌的客人,威胁客人A交赎金,威胁客人B去retrive,看着两个被整的坏客人移交现场,偷偷在角落里准备拍下来这一幕。同时惩治两人可谓一箭双雕,可不巧的是被勒索的客人A竟然不怕丢脸的报了警,才引出了好像是时空暂停的周围的一行便衣警察,潜伏多时,只为了抓住移交时刻,却被三人闯进了现场正中。
故事一共10章,2-9中间是这个故事,第1和第10是优子回想这件事的现实境况。这么处理的话,故事的进出依然是非常干净轻快了。
说道这里很想去问问译文的作者,这篇的原名名称,真的是寻回犬么?也许如果是英文Retriever,或者日语里,不带有“犬”字这一限定字的,是否更加双关的自由些呢?不过,如果伊坂君真的用了带有特指狗的“寻回犬”一词,关联乖巧的寻回犬拉不拉多和丑恶的如狗一般的去做“寻回”的一帮人,也是合适的吧。
《孩子们II》
“说真心话,不管是未成年人案件还是家庭案件,挽回不了的事,怎么做都无济于事。”
“你也应该隐约感觉到了吧。孩子就应该在父母的眼皮子底下长大,父母关系不合或者无情无义,孩子就会慢慢走上歧途。绝对会。”照着自己老爸的脸给一拳的阵内这么说道。
回到《孩子们》,故事也可以算是接上篇,人物是武藤,阵内,与这次的少年丸川明,以及家庭案件里的三代子女士和大和修次,女调解员同事佐藤和男调解员山田。 还是处理未成年人事件的阵内,继续负责孩子们的部分,但孩子们的行为偏差在于大人,所以要了解始末,就需要转部门到家庭案件的人物武藤了,佐藤和山田的在场,除作为马甲辅助,去贴合在法律程序上需要多人参与去面对来进行调解的大和修次之外,好像没什么其他作用。
跟上一篇《孩子们》类似,依然以第一人称进行,“我”即为武藤。事件慢慢推进揭秘,即使人物有点多,但是重点还是事件的发展而非从不同人物的视角拼凑去揭秘的,因此还是用了数字章节号,同时跟上一篇相同,也是在第10章揭开谜底。是刚刚好呢,还是伊坂君在搞像日剧一样,10集结尾的带着镣铐跳舞的小游戏呢。
这次的故事里依然藏着双重惊喜。武藤君被调到了家庭调解的部门,接的case是不停和上一任离婚和下一任结婚的丈夫大和修次和第三任妻子三代子女士的案子。本来每次离婚都接受把孩子判给女方的大和修辞,这次却被三代子女士提交到家庭法院,要求孩子的抚养权归这次要她所有。三代子的坚持似乎是被大和再次出轨新人要和自己离婚的行为刺激,而大和一反常态的要求留下抚养权则是觉得三代子没有工作和生存能力,因而为了孩子去选择这次留下自己抚养,两人争吵不休。另一边,常常应付着判定未成年案子的阵内,给了少年丸川明一个观察期。武藤和阵内在明打工的居酒屋谈论着工作,阵内分析少年丸川明的叛逆源自他的家庭。母亲出轨,没出息的父亲让明无法接受,想要做个了结。阵内这次依然是斩开全局问题的解铃人。武器则是阵内的演出。他邀请了明,要“我”务必来,并且叫上大和夫妇。于是,我邀请了大和修次,也要他带上了他现在的恋人和他的女儿,作为观察他的一部分。在记下大和现在恋人的名字时,我发现了她正是少年丸川明那出轨的母亲。而明其实也是发现了母亲的出轨,也是明之前把大和修次和母亲的恋情告诉了蒙在鼓里的三代子,提议她去家庭法院。明同意阵内的观看演出的邀请,其实是想看看母亲出轨的那个跟自己父亲完全不同的男人是什么样的。演出的现场,来的几个人的在意点并不在演出,而在大和。灯光变暗的时刻,大和下意识的护住了女儿,打消了武藤对大和能够爱护女儿的怀疑。而明发现,那个最近总是很晚回家,连嗓子都哑了的没出息的父亲,竟然是舞台上炫得一塌糊涂的主唱!
故事戛然而止。没有人关心,这个离了三次婚,将要结第四次婚的男人大和将会如何。一切停在了少年明叛逆变坏的来源。那个没有过错和污点的父亲,那个连妻子都出轨了好像只知道日日晚归的很没出息的父亲,原来是那个在舞台上把摇滚唱的光芒四射的男人!变坏的来源,那种跟家庭的反叛和不认可消失了。奇迹,发生了!
《在里面》
最后一篇是以盲人永濑作为第一人称叙述的。相对于之前从正常的视觉和对话来描写和推进的故事,这篇里多了很多对动作行为的描写,对于以盲人的感知去形容常见事物的不同解读,心理的描写,以及感觉和声音的描写。
主要人物,永濑,阵内,优子,其他人物,演出的初中女生和开出租车的父亲,穿制服的女高中生和西装男。章节同样是数字,不拖沓的整数10章。
优子买了新的限量款包,白色的非常爱惜的一个大牌新款。一日因为盲人永濑依赖触感,好像可以很快判断衣服的好坏,鸭居叫永濑陪他去买选衣服。买完衣服,聊起鸭居其实并不喜欢的阵内,他告诉永濑他们,阵内在商场屋顶打工。永濑很喜欢阵内弹吉他,于是永濑和优子就逛到了商场屋顶碰运气。优子告诉永濑,商场屋顶有初中生的社团活动演出,不过跟阵内的乐队截然不同,旁边还有穿着熊偶装的人在卖气球。优子起身去买饮料,把包留下了。一女学生看到包来想要拿走,被聪明的永濑通过触感识破。穿着熊偶的阵内,再次看到了某个之前的西装男和穿着制服的女生走在一起,决定穿着熊服给他一拳。(阵内真是每篇必有的热血出拳啊)
虽然无法判断,盲人永濑遇到的试图偷包的女学生和制服女是否真的是同一个人,不过这个故事,明显和《寻回犬》是相连起来的。而西装男既可能是寻回犬里的人物,但更有可能是首篇里,阵内提到过外表斯文却向少女买春的父亲。另外我想题目《在里面》大概和in the bear有点关系吧。
————————————————————————
关于整本故事的顺序安排
在参考和引用文献上,伊坂君除了列上参考书和致谢的人之外,也记下了这五篇是最初分别在杂志上单独刊载的,不过他也很希望读者能将他作为一个长篇来读。这么说来的话,各个故事间叙述方式的截然不同就讲得通了。不过既然伊坂君希望大家能把他作为一部长篇,那么一定在故事的顺序安排上也是下了心思的。
相比之下,情节翻转最少的首篇《银行》以这本里最简单的剧情介绍了每个人的特点,介绍了爱挥拳头,不按常理出牌却常常能破局的阵内,让粘合性的中间人物鸭居在中间当做桥梁,让大家认识了睿智的盲人永濑,而第二篇《孩子们》里出场的武藤,其实也是跟鸭居差不多的工具人来衬托阵内的。所以这本,其实最主要的人物,是每篇都有的阵内,和特别的永濑。
二和四都是《孩子们》系列,但武藤的职业和涉及的方面不太相同。中间用《寻回犬》这个另外的故事隔开好像拉长了时间,使得武藤这个人物工作性质的变化也像是生活中工作做的久了出现的转岗一样,显得更加的日常和不突兀。
而最后一篇《在里面》,其实也像是第三则故事《寻回犬》的后记,贝斯都有出场。阵内对父亲的挥拳在首篇和最后一篇里都出现了,很好的呼应了起来,也解释了阵内这个大孩子之所以性格如此的原因。另外永濑的盲人视角,也让这本描写少年犯罪故事的快节奏推理小说慢了下来,回归到盲人内心对这一小段时光定格珍藏的感受之中。
最后,不得不说,两篇《孩子们》,精巧轻盈,出乎意料,偷小说的少年,唱摇滚的父亲,真是热血浪漫极啦!
© 本文版权归 Alina Reye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Alina Reye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冬日的《偶遇》——记巫鸿与梁文道的新书沙龙对谈有感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