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比死更冷?机器人比人类更永恒?

5月20日,Netflix出品的动画《爱,死亡和机器人》(以下简称《爱死机》)第三季强势回归,专业评分网站开分8.6分,短短几天时间,观看人数就已经突破15万。
这不是这部系列动画第一次“刷屏”,早在三年前,《爱死机》的横空出世,就迅速引发全球讨论狂潮。专业评分网站在42万人评分的状况下,依旧长时间维持了9.2的高分。前两季动画更是已经斩获11项黄金时段艾美奖、4项安妮奖和1项金卷轴奖。
《爱死机》获得这样瞩目的成就,与幕后团队对原创剧本故事的精挑细选密不可分。
这部由《死侍》导演蒂姆·米勒和《七宗罪》《消失的爱人》导演大卫·芬奇监制的剧集,以其充满变化的风格和细腻真实的人物刻画让观众大呼过瘾。

其实,《爱,死亡和机器人》绝非简单的感官刺激,在酷炫的动画和狂飙的肾上腺素背后,蒂姆·米勒坦言,是他对这些动人故事的热爱催生了这部剧集。
谈到为动画挑选小说和剧本的工作时,他说:“这些原著故事就好比天堂的海滩上既独特又美丽的贝壳。”
这些被米勒挑选到的“贝壳”也出自大师之手: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前主席——雨果奖和轨迹奖得主约翰·斯卡尔齐, “科幻小说之王” “赛博朋克流派文学导师”J.G.巴拉德, 11次斩获布莱姆·斯托克奖的乔·R.兰斯代尔,赛博朋克创始人之一布鲁斯·斯特林,首位华裔“雨果奖”“星云奖”双冠作家——《三体》英译者刘宇昆,第94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获得者——西班牙天才编剧、导演、动画师阿尔贝托·米尔戈……
正是这些具有魔力的文字,孕育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动画作品。
如今,这些剧集背后的故事也得以完整呈现在读者眼前。这就是官方唯一授权的“爱,死亡和机器人系列”小说。

“爱比死亡更残酷”,文本比剧集更“魔性”
这套作品包括两本:《爱,死亡和机器人1》收录了第一季动画中的16部作品;《爱,死亡和机器人2&3》收录了第二季和刚上映的第三季共17部作品。
收录的剧集内容里,只有《目击者》《盲点》《迷你僵尸之夜》《希巴罗》四个是剧本,为了剧集而专门创作;其他都是科幻大师们的原著小说,并且《三个机器人》同时收了剧本和小说。

剧集给予了原作鲜活的生命力,但“改编不是精密的科学,魔法总是会失去一点效力”,因为时长的限制,剧集牺牲了很多原著中的细节,不同的故事框架也为读者和观众赋予了更多的诠释空间。
例如《鱼出现的夜晚》原著中最后被鲨鱼吃掉的不是年轻人,而是老人;
《灵魂吸食者》中嗜血的弗拉德三世竟然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童年;
《群》中阿弗雷尔博士的使命背后隐藏着一场持续多年的派系斗争……
正如蒂姆·米勒所说的,剧集就好比摄像镜头捕捉好的、精心剪辑到足以让你惊奇的《动物世界》,而阅读这些原著则更像是“野外观察欣赏野生动物”。
相较于剧集里狂飙突进的视听冲击,《爱死机》原著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之外,本质上是在讲述“人”的故事。

逆熵而行,探讨爱与生命的脆弱性
第一眼炫酷,第二眼自省,第三眼深邃,而后便是了悟人性之后的豁达与通透。
《爱死机》最根本的迷人之处在于对人类文化、感情、精神和身份等多种问题进行了探讨。
当溺亡的巨人被冲上沙滩,他的双脚之间站满了他渺小而不完美的微型复制品。巨人的衰败让我们感受到在熵增面前,人类就如“泥土塑成的生命”般脆弱。

透过文本,你会感受到在世的人类能给“另一个世界”留下多么广大的想象空间:《捕猎愉快》中,梁和雁通过祭祀活动和亲人的鬼魂“交流”,《鱼出现的夜晚》中的老人通过死亡实现了对原始和自然的回归;
细读原著,你会了解死亡让人恐惧,但同时也给予人们求生的勇气:《桑尼的优势》中,桑尼真正的优势正是对死亡的恐惧,《援手》中,亚历山卓掰断自己的手臂,换取了宝贵的生机;

在更多的故事里,人类情感的崇高性得到了极大彰显:
《动力装甲》和《秘密战争》中,守卫殖民地的人们和面对恐怖超自然力量时大义凛然的军人可以为了家园、祖国和信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人口灭杀组》里的母亲放弃青春永驻的鲜亮生活,而选择躲进肮脏的居所慢慢衰老,只是为了能透过孩子的眼睛看到新的世界……
《爱死机》对人类几乎最关心的永生问题也进行了反思:如果有一天,我们获得了拒绝死亡的机会,我们又会变成什么呢?
《桑尼的优势》里,当桑尼的身体被摧毁,真正的她正在从维生仓爬出来;《盲点》中经过备份的大脑让生命有了重新开启的机会;《沙漠中的雪诺》里的白化病人雪诺和生化人希拉德拥有不会被时间击败的爱情……
当特修斯之船上的木头被一根根取下替换,当诸如脑机接口的奇点技术重塑了我们和我们的文化和生活,我们的身份又将如何被定义?

体验机器的温度,反思科技的本质
遵照阿西莫夫三定律,机器人仿佛应该对人类具备客观上的“爱”。但在赛博世界的运作中,机器人带来的冷酷无情的杀戮又常常让人类困惑:这些当代“人造人”与我们的关系,究竟应该如何?
通过“机器人”这个关键词,《爱死机》也展现了对人类科技的反思和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探索。
阅读这套系列小说,你将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有可爱顽皮、爱开玩笑的K-VRC,英姿飒爽的蒸汽朋克版狐狸精,也有让人哭笑不得的唯优伯自动吸尘清洁器,还有让人恐怖到窒息的救生舱维护机器人和用于大规模捕杀敌人的机器杀手……

以后统治世界的,会不会是机器人?亦或是斯卡尔齐笔下的猫或者酸奶?
《三个机器人》似乎在告诉我们:科技并不能最终拯救我们。而斯特林的《群》则似乎在传达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思考: “一定程度的智能,能提升种族的生存能力。过剩的智能,则会妨碍种族的存续。生存和智能无法完美融合。”
《冰河时代》里的主人公,从一个不再是以生存为基础的观察者视角,在人类文明的代表作之一——冰箱里目睹了人类文明的兴盛和灭亡。我们的存在会不会只是基于观察者选择效应的幸运偶然?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至少承认科技是价值中立的?有人认为科技本身是没有善恶的,隐藏在“机器人”的背后,其实还是人本身。
在阅读《捕猎快乐》时你会发现:蒸汽和机械带来的是文明和传统的消亡,是古老法力的消失。在总督的儿子畸形的欲望面前,狐狸精雁被装上了机械腿,而在梁的善良和爱面前,雁借助机械重获自由,并且得到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也有人认为,技术并不是价值中立的,技术理性本身具备的意识形态倾向,从而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控制工具。如果你读到《自动客服服务》这一篇,你会发现我们已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科技手段异化,那些我们赖以生存的机器已经从服务我们的工具变成了用暴力支配我们的“主人”……

当然,更多的思考在剧集,甚至也在文本之外,我们只是借由这一场阅读《爱死机》原著作品的头脑旅程,进入更广博的想象宇宙。
感谢《爱死机》带领我们不断回应科幻议题中的永恒天问:情感、生命与自由意志,真的是人类独有的吗?我们是否曾错过了一个天才般的闪念,而在那个念头里,我们已经创造出一个人与机器完美相处的世界……
阅读它吧,你将如体验“创世纪”一般,触摸到一小块宇宙深处切割出的未命名金属,带着神秘与美丽的气息,沉浸式坠入迷幻体验。






本文部分配图来自《爱死机》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书籍摄影: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