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产功场 | 罗叶:学会沟通,是职场的必修课
【编者注】作者罗叶,现为某公司的产品经理,乐产功场®黄埔25期的学员。本文源自作者在转型产品经理不久后的一些想法和感受,现全文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在来学吧、在乐产功场®的课堂上,薛利华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在产品经理的工作中,真正属于产品技能的工作难题没有多少,更多是与人相处的问题。”说实话,这句话从一开始听老师说,我并没有深刻领悟,觉得太夸张了。

不过,我心里一直记得这句话,也在默默地观察着这句话什么时候能够应验。在入行产品经理工作的这几个月里,我接触了不同类型的人,处理了不同类型的事,慢慢发现确实是这么个理。
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几点我的理解和做法。
1、与领导相处,向上沟通
领导忙于诸多事宜,不可能一直在旁边督促人干活。但时而追问进度是必不可少的,与其被领导问,不如主动汇报。如果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发现内容太少,觉得不好意思,那就反思自己的时间都花费到哪里去了。加以改进,同时注意表达的方式,做到能干活,会干活。

有一个场景我印象非常深刻,我们部门有一个工作近10年的中级工程师,在被领导问进度时,竟然不自觉流露出了负面情绪,在会议上当众说自己做不了,觉得给的工期少,和领导争执了许久。我当下就觉得,他可能不懂得向上沟通,从而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情绪。
以前的我遇到类似情况,也会犹豫要不要去和领导说。做了产品经理后,需要和领导去确认的地方,都会积极主动地去确认,理所当然地去获取他的帮助,借力打力。别人用10年的工作实践,都未必能学到的经验,我们用很短的时间就获得了。只需要我们多练习使用即可,拿到方法后不用,时间长了也会生锈呀。
2、与同事相处,课题分离
我不可能获取所有人的满意,总有一些难题需要花费很久的时间才能搞定。可能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可能是一件难做的事情,可能彼此观点相左,无法达成一致。这个时候,想想“讨厌的他人,可怜的自己,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一是能破局,二是能缓解自己的情绪。情绪上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如换个方式,毕竟我们都是为了达成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或完成某项工作。

有一个新来的后端开发同事,总是抱怨这个代码不是自己写的,他看不懂,理不清,遇到问题总想退缩,用自己经验不足来开脱。听多了我也烦,但是我不能一直数落别人,反而事与愿违。
“课题分离”提醒了我,我要的是解决问题。那我就把需求再重新给他说一遍,讲清楚加这个需求的原因,再多给他时间,让经验丰富的同事帮助他梳理一下思路。当他退缩的时候,在后面推他一把,不让他后退。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很多默契。遇到难题时,只要我问他这个能不能做,他不再说一堆似是而非的理由,而是直接说能,需要预估一下工期。真是庆幸自己压住了情绪,没有怨天尤人。
3、工作生活中,乐观心态
分清自己的事和他人的事,是保持乐观心态的不二法门。遇到事情要积极归因,不要让自己被坏情绪影响。即使现在被影响了,也要有意识尽快摆脱。苦哈哈地工作与生活,会不自觉地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别人,影响团队氛围。每天微笑面对,积极向上,利己也利他。

做到每天都“笑得出来”,看似简单,能一个月“满勤达标”也很少,总有几天“缺勤”,不过也没事啦!想想是什么事情影响到了自己的心情,发现都是一些无所谓的琐事,也会被自己笑到。为了不相干的人、不相干的事情,丢掉了自己几天的好心情,实在是不值得呀!不要将时间花费在无所谓的人或事上。
4、优先级排序,双钻模
产品经理工作的范畴真的是零碎繁多,给手头的事情做优先级排序是每天的必做事项,不然效率和质量都会下降。我的手边常备一些便签,把待办事项一一写下来,完成一个勾掉一个,每天的成就感都满满的,还能知道自己的时间都用在哪里了。

在居家办公期间,生活和工作混在一块,列个清单,行动清晰了不少,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感也都大大提升了。在解决问题时,“双钻模型®”“双问模型®”会不断地跳出来帮助我,比如:
- 这个方案有没有解决问题?
- 这个问题找对了吗?
- 这到底是什么问题导致的?
- 最终的正确解决方案是什么?
不仅帮助自己厘清了问题,还能看出伙伴们的问题,彼此的效率都大大提升了。用得多了,也就不会刻意去想用什么模型或法则,而是直接付诸于行动。回想起来才发现,“喔,原来我那天用的就是双钻模型®啊!”
其实,我们时常遇到问题和挑战,才是生活的常态。我们不能退缩,现在正是最能锻炼自己的时候。手中已握利剑,何惧风风雨雨。能够在今天制造不适,战胜不适,享受不适,才有可能把握未来的幸福。
乐产功场®的小伙伴们,一起继续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