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指南
查看话题 >一些家装踩坑记录
去年的时候写了一篇:
本来想隔段时间就写一下踩坑记录,结果没想到这一隔就隔了一年……当然了厚脸皮的我是很理直气壮的:要是没住一段时间,怎么知道哪些坑是真的坑呢!
那么废话不多说了,下面来细细阐述一下。
PART 1 瓷砖
写在最前面足以见得我的怨念有多深。其实在写上一篇的时候也有稍微提到这一部分,主要问题就是在主卧的洗手间。
其实在装完房子做开荒保洁的时候我就已经发现问题了,保洁完我就到房子来检查了,当时因为洗手间的地明显是刚拖完,还是湿的,看上去一片整洁干净,我就也没在意。第二天再来,就发现干了的地板上有一块一块的白色污渍——当时第一反应还是开荒的人没做好,因为是我公公找的,我不想再麻烦老人去联系一次返工,干脆自己又在58到家上找了个保洁阿姨来擦了俩小时,结果还是同样的问题:
她擦完后地是湿的,完全看不出有什么问题。等地板完全干了以后,才发现还是有白色污渍。

我和家属分析了半天,这个应该是装修时落的灰或者白漆,因为地砖表面不是完全平滑的,是那种有细细的纹理的,所以嵌在纹理里的是不可能完全擦干净的。
虽然很糟心,但我还是抱着可能住的久擦得多了会擦干净的一点侥幸。然而时隔一年,才真的放弃:它不会好了!

总之就是湿的时候还行,干了就很明显
而且不仅如此,它还有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砖的表面有纹路,所以那些胶贴之类的完全不可能严丝合缝的贴住,有一天会掉下来是必然的(庆幸自己置物架毛巾架都是找人打了螺丝的)。
其实它连很小的挂钩都粘不牢,别说置物架了。我这一年已经换了四五个挂钩了(只是用来挂洗脸巾这种东西,完全不算重吧),大家如果有好用的粘性大的挂钩请安利我!

选砖的时候,在门店看到这款真的觉得还不错,但门店的灯光和场景完全不可能看出它的不妥,实际只有试了才知道。
唯一的好处就是它真的很防滑。
大家请一定要慎重啊慎重!!
PART 2 水电
这个部分,说实话,我要检讨,确实是做了些“拍脑袋”的决定,主要是分为下面两个情况:
一是看了设计师出的插座的图,觉得大概没问题了,该安排的都安排了,也没做其他功课。但实际使用时就会发现还是很别扭;另一种就是有些地方,设计公司和工长做了安排,就说明按照他们的经验来说这样做更好,但我就觉得没啥必要,不要了。
第一种情况倒还好。举个例子,比如大家都知道沙发边上要有插座吧,但其实实际住进去才会发现,想要窝在沙发上边充电边玩手机还是只能扯接线板。当然这个问题也很难找到最优解,我后来时不时地搜好好住和小红书,顶多就是教大家如何隐藏那个接线板。
还有餐桌旁边的插座,留一个方便吃火锅什么的插线,但其实一般电锅的线都没有那么长啊……到时候还是要接一个接线板。但这也属于比较无解的问题。

第二种就有点想哭了,说的就是镜前灯。
主卫和次卫的洗手台位置上其实都留了线,为了接镜前灯。 但后来买浴室柜和台盆这些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我就觉得这玩意儿没什么必要啊,于是一拍脑袋,跟家属定了镜子直接把线挡住。

一开始倒也觉得还好,但慢慢就觉得“灯下黑”的效应逐渐显现,尤其是像剔牙(……)、挤黑头这样的操作,根本无从下手。
同理,厨房的台面上也需要灯光,否则切菜的时候顶上的光源会被我庞大的身躯挡得死死的……
PART 3 灯光
说到镜前灯就说一下灯光吧。
我们全屋灯光是交给设计公司合作的一家灯光工作室做的,他们经验比较丰富,处理过很多案例,而我们又比较懒,没花时间去系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就看了一下他们的方案感觉没什么大问题就定了。
入住了一年确实是没什么毛病,该亮的地方亮度都是够的。但也会有入住一年后开的次数不超过五次的灯:客厅阳台地台下的灯带、书房门下的灯带、卧室飘窗的窗帘盒位置的灯带。

其实可以看出来是装饰性烘托气氛才才会打开来的灯,如果从实用角度来看的话,它们完全没有什么装的必要啊——尤其是地台下面的灯带,因为还有个小的变压器,导致灯带不能完全严丝合缝地卡在灯槽里,总是要掉下来。

但是对于追求仪式感的人来说,偶尔开一次氛围到了,也就回本了。
还是那句话,装修的时候就是要考虑自己!考虑自己!不要为了所谓的氛围去追求和自己性格及生活方式不一样的设计。
PART 4 其他
1、乳胶漆开裂

其实住进来没多久的时候,我就发现主卧和次卧的墙面有不同程度的开裂,当时只是找了工长来售后修缮,但搞了一次以后也还是有没改善多少。
后来我一搜,发现可能是乳胶漆刷完后开窗通风了的缘故,或者是基层没处理好,没干或者有浮灰。要装修的小伙伴也是多做一下功课尽量避免掉吧。
我们是住进来没两个月就发现开裂了,当时有找过装修公司的人来返工,但后来就干脆算了,眼不见为净了。
2、踢脚线

当时装修,为了搞这个踢脚线还费了番周折呢(不提了,泪……)。也确实是没想到会有这个坑,就是脑子里很固化的思维:哦装修就是该有这个。
于是,家里就这么明晃晃的多了一个卫生死角……据说现在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搞内嵌的踢脚线,甚至是不搞它,大家多做做功课。
3、生活阳台的水龙头
生活阳台这里安排了个水池,本意是想着要洗东西的时候方便。住了一年,基本没在这里洗过衣服袜子,因为它离餐边柜比较近,所以我倒是经常在这里洗杯子。
也正是因为这个当初没想到的用处,暴露出了这个台子最大的弊端就是水龙头!

图上可以看清吧,水龙头是个扁嘴的出水口,抬起开关后水流可以说是倾泻而下,而洗杯子的时候,如果一下水开太大,水流碰到杯子真的会直接喷溅,我已经数不清多少次在这里打湿了多少件衣服了。
所以现在每次开水都像DJ在打碟,不停地搓那个开关,才能找到一个水流合适的大小,太难了。 所以,买水龙头看到这种,达咩,请直接拒绝。
PART 5 一些可以得过且过的部分
1、水槽颜色

当时也是觉得黑色好看,百搭,但其实非常不耐脏。虽说每天打理,但是水渍还是一样非常明显。
但是买大单槽,准没错!一整个抽油烟机的滤网都可以放得下去刷,舒适~
2、飘窗

我要说整个家里最没用最鸡肋的区域就是飘窗有人反驳吗!
真的很恼火为什么硬搞出这一块来。我们家几个飘窗都是不能砸的那种,也没怎么考虑过要设计它,就定窗帘的时候顺便做了飘窗垫,反正住了一年几乎没怎么坐过,倒是刘桂香蛮开心的,书房的这块已经满目疮痍。
3、滑门
真的是脑子有点抽了,装修的时候还特意跟设计师说走水电的时候记得在阳台设置一个矮一点插座,方便放扫地机器人。
好了,插座倒是安排了,可是阳台这里有个滑轨啊!扫地机器人很难过这个坎!!
白搭,最后这里给刘桂香设置成吃饭喝水区域了,扫地机器人还是安置到客厅的角落去了。

其实可以把滑门设置成吊轨的,好打理卫生,现在反正就是又多一个懒得收拾的卫生死角。
而且这张图后面那个长虹玻璃就是书房的门,是吊轨的谷仓门!现成的例子摆着呢都忘记给阳台门也搞一下了,哭。
想得出来的装修踩坑大概就是这些了。
虽然七七八八写下来也能凑满一大篇,但是实际上住在这里98%的时间还是很舒服的。
不太完美的归属感,这就是家的意义。
© 本文版权归 sloppyfion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