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裸辞日记(一)
毕业两年,我平均每一年裸辞一次,而且都是在端午节的时候。我免疫脱离“正常生活秩序”所造成的恐惧和焦虑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今天终于交接完了所有的工作。如果要给我在Adjuz文案这一段工作打一个分的话,我会给到90分。
这份工作是我改行的一个过渡期。因为我上一份工作是广告投放,下一份目标是去媒体写稿。这份工作刚好卡在两者之间——给一家Apple Ads 投放代理公司写稿。
公司规模很小,不到一百人,有7年历史。做这份工作需要了解Apple Ads的投放业务,主要任务是输出一些Apple Ads动态和投放相关的稿子。
这份工作里,Apple Ads 中国区官方代理的竞标项目是让我成就感最强的工作。讲标一共分为两轮,第一轮是讲给人在美国的Apple Ads总负责人听,需要输出公司规模、财务状况、技术平台、盈利模式、核心价值等“综述”。深度参与这个项目,我全景式地了解了一家小公司运转的细节。
“答辩小组”的五位同学不休不眠,每天头脑风暴搞了半个月。财务状况,盈利模式这些都是需要其他部门配合,加工数据。其中技术平台的介绍部分是我写的。ASA投放平台最核心的自动拓词、自动调价的逻辑,我硬学懂了,然后把稿子写出来了。
这份工作第二个让我有收获感的点就在于,虽然它输出的内容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但是总归它还是不断地在跟“文字”打交道。至少我跟文字“熟起来了”,而不是像之前的这几份工作一样,整天都在跟人打交道or跟数据打交道。
这种让大脑不断地做阅读信息和文字表达的训练,思考怎么把一个信息讲的逻辑清晰、内容简洁、重点突出,就是在为我下一份工作做准备。我leader经常夸我“逻辑很好”,总助姐姐也常常表扬我思路清晰。
这份工作其他让我有收获感的点还有很多,比如,我学到的关于Apple Store搜索结果排名逻辑之后,讲给了在创业的小姐妹听,对她了解如何提高他们的产品在关键词下的排名,提供了小小的帮助。
还有,我有了类似“抢新闻”的经验与体验,比如Apple Ads 一些很重要的政策变动出来,怎么在20分钟之内把消息翻译成中文,然后用PS做好图,做成快讯,抢先竞争对手公司发出去。(我感觉这也很考验怎么快速表达清楚一件事情并不出错的能力!)
以及在我心里很厉害的总助姐姐和最厉害的优化师yishan老师,他们两个人的工作和思维方式,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方法。
也许以后投放知识,归因原理,榜单优化,竞品分析这些Apple Ads相关知识我再也用不到了,但是用文字织网,思考文章的结构与逻辑,怎样将一件事情讲得清楚又不出错,这些“文字基本功”还是会一直对我有影响。
除了技能和阅历的增加之外,这份不用996的工作,确实有点像“一个避风港”。第一个leader允许我每天迟到半小时,下午六点半全公司都走空,周末几乎没有啥事。
刚从sd那场饥饿游戏里逃出来时,我就像一根绷到极限快断的橡皮筋。而且因为业绩没有卷到top,我的自尊感所剩无几。在Adjuz这段时间,宽松的工作节奏,我放松下来了,信心又回来了。
其实我对我第一任leader的感情是“又爱又恨”。
对他的爱在于,他是个那种非常标准的可以熟练地跟各个阶层的人礼貌又亲切地打交道的“特权精英”。他比我大13岁。刚入职那段时间,他会经常在午休唠嗑的时候,跟我聊gay窝、聊库克和乔布斯、以及赚钱路子。
在此之前,我是非常不够“社会化”的,我很胆怯,我不敢跟年纪比我大很多的“师长”聊天。但是认识他之后,我在某一个瞬间“筋就搭上了”,我顿悟了在心态上“平等又自然”地跟“长辈”相处的模式。
现在离职之后,对他的那些“恨”我又理解了。
他之所以不去跟老板争取,让我去优化师团队学技能,与其归因为他在摆烂或者对我有防备,其实更可能是他跟优化师团队的那个leader真的,不合。
优化师团队在公司真的太强势了,他们内部的信息真的密不透风。如果没有重大的需要对外(吹牛逼)的项目,其实我这个leader是很边缘的。所以是岗位设置不合理。输出文章这个岗位,本来就应该安排在优化师团队,而不是在品牌部。
上次从sd离职,我写的总结标题是“我和sd格格不入的原因”。但是很显然,从Adjuz出来,总结的温暖色彩多了一些。但是我不能纵容我一贯来用“温情”的色彩去看待现实的习惯,这家公司让我觉得不好的点,我也不能回避,得如实面对。
首先,我觉得这家公司对外的品牌工作真的做得太差了。我觉得跟老板的文化水平和格局有非常大的关系,因为招人凑出一个“Adjuz研究院”团队,人力成本撑死一个月增加10w,成本真不是问题。两位老板一个搞技术出身的,一个跑业务出身的,都是很“野路子”,视野不够。所以导致公司的优化师团队和销售团队非常强势,品牌工作无人能hold。
同比几家竞争对手公司,老板海归精英,别的公司都“未雨绸缪”地搭建了自己的“研究院”,每天就盯着Apple Store和Apple Ads研究,出书、发布季度/年度行业报告,不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扩张声量。但是此公司连给客户做演讲的ppt内容,都要从竞争对手出的那本书里抄。
其次,就是这家公司太短视,不重视行业积累,也不肯深耕,或者说有深耕的意志和能力的重要员工,太少。这些认真深耕的员工也没有给到过足够好的待遇。
一个以“数据”为title的公司,服务过成百上千家互联网公司,积累下一大堆投放数据,竟然连洗数据、出行业报告的工作都无人做。
在搜索广告技术中,非常重要的自动拓词技术,如果要往深了挖,需要在语义分析上做出突破。然而,这块“硬骨头”啃没到几口,前技术leader离职之后,相关的代码都没留下。
这是我觉得此公司大概率会在这一次竞标中失败的原因。
“我讨厌一种人,他们把自己称为'企业家',实际上真正想做的却是创建一家企业,然后把它卖掉或上市,他们就可以将其变现,一走了之。他们不愿意费力气打造一家真正的公司,而这正是商业领域里最艰难的工作。”乔布斯如此评价。
库克执掌Apple的风格,同样是非常精益求精和也非常重视企业的社会价值的。如果你一个问题答不上来,库克会再继续追问30个问题。
去年公司“搬家“之后,老板不顾同事们的再三劝阻,依旧坚持在公司墙上贴了那个巨大醒目的乔布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黑白头像,“我们毕竟是靠苹果广告吃饭的”。
然而现实是,公司老板以及大部分员工,都不愿意去碰那些需要远视的、“费力气”的事情。
这不仅不能做梦让公司上市卖钱,甚至是在自掘坟墓。这次Apple Ads中国区官方代理竞选一旦失败,那公司基本上就将是被赢者通吃的命运。
我在职期间,对于积累不够的问题,在试用期答辩时,直接跟老板反映过。工作期间,在我对leader的强烈push下,公司终于有人推动去让各部门在公共资料库里上传一些共享的积累文件,也终于在2022年Q1利用自己积累的投放数据,出了第一份由Adjuz发布的ASA数据报告。作为一个小小文案,我在公司能做的努力,都已经做过了,我问心无愧。
此外,类似为了避税和少交社保基金,将员工基本工资压到极限,剩余工资全以绩效的形式发出来,这种操作,也是我入职之后才第一次了解到。还有查员工手机聊天记录,给员工周末派急活不给加班工资,居家办公降薪40%的剥削压榨的手段操作……也非常之多。
Anyway,回顾在Adjuz的这一段时光,最开心的记忆,还是那些周五“出狱”之后,在周末和好姐妹一起相约去星巴克写稿,然后疯狂吐槽资本家们的镜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挥手告别过往,我的故事又要开始下一个新章节了。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23 22:4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