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7课时 《 格拉丹东》3-3
流程:说游踪,分为第一天、第二天,两个板块。
说作业问题:反思自己,没说清需要抄写,所以,一部分同学只是在课本里画线。
各种感觉,需要标注,位置可前可后;特别强调:想象(虚实结合)
出现情况:把比喻当想象(如刀削一般);把担心当想象(我以为我要死了)。
什么是想象?(我理解:推理。对于未来发展的设想;对于原因的 推测等。)
再提“非暴力沟通”,多说事实,少说观点。(并举例:很少说格拉丹东的环境险恶;没有说过同行者的 团结友爱)
说本文写景方法(角度)的独特性:结合自己的感受。
分析:感受分为A 对环境的感受(外部);B 对自己身体的感受(内部)。邀请学生上台对话:把问题拆开:第一,分解题干,凸显关键词:
第二,问题关键词?关系
第三:什么与什么的关系(环境与身体状况)环境里的缺氧导致身体出现问题。
第四:属于什么描写?(侧面描写)
说习题:1.表达方式。曾惟淼、申韵秋竟然都不能说清楚表达方式的 类型。
2.环境描写的作用(再提七下练习册内容,现场要求王洪立确定本文开头属于哪种,老师说出自己不同的意见。王洪立,一直坚持完成作业,未来可期)
问卷星,10个题,完成“长江”主题的诗词填充。效果佳。在《如何学习》这本书里,说过,可以通过持续测试的做法,促进记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