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榴月杂记
端午安康

端午临中夏, 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 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 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 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 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 贻厥后昆芳。
—— 李隆基 《端午》

农历五月的别称很好听,叫榴月。大概是因为时节在石榴花开的时候。仲夏之时,石榴娇艳。明明就已经很红红火火了,却偏又在火热的夏日红红火火的。心高气傲的样子,像极了小孩子。
又到端午啦,去年聊的是白娘子《端午:记忆里的白娘娘和粽子节 | 文化》。今年想不好聊什么,就说说话吧。我最近因为工作的事情特别疲惫,失眠+睡不醒+缺觉+咖啡瘾者综合征=没救了。本来觉得自己最近很懒得打字,结果一想到马上是端午还是想写点什么。就因为几年前看到李隆基的一句“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我便每年都在给这个节日买单。谁让他为这节日赋予了更多传统而美好的文化气息 —— 哎呀我呀,欣赏李隆基就欣赏李隆基嘛,顾左右而言他。
今年端午不是很自由,这样的不自由已经持续了半年。去年今日,买了一件好看的旗袍,穿着去姥姥家包粽子,给亲戚们看,得一句夸奖,便觉得心满意足。而今年的端午,大概是居家久了,懒得梳头,也懒得打扮了。都是自家人,谁也不是没见过我本来的样子,想想便也罢了。套了件T,戴着大大的眼镜,穿着拖鞋就去蒸叶子包粽子了。就连我妈都不禁说了一句:果然是在家呆久了的人呐 —— 言外之意就是变丑了的意思。
早上的时候和几个上课的朋友说梦到他们了,期待疫情好转后相见。这个梦是这样的:我梦到和他们在黄昏的时候烤肉涮火锅,梦里的场景很普通,大家和以前一样,各自“勾兑”着自己的事儿,顺便唱唱歌,喝点酒、吃点肉。结果其中一个大哥突然拿出了投影仪,让我们在草坪上看直播学习... ...随后我就吓醒了。
这也是学习焦虑的一种吧。但我为什么焦虑呢?即将高考的又不是我!还是看看《江湖杂谈》这种书有意思。
端午的规矩很多,我总也是记不住五彩绳颜色的意义,也记不住五毒对应的八卦易学。唯记得那有毒的雄黄酒,蠢笨的许仙大官人和有着“迷恋性依赖症”的白娘娘。以前小时候觉得许仙白娘娘的恩爱是痴情缱绻,现在只想对着白娘娘恨铁不成钢地说一句:
小白啊,你可长点心吧你。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嘛昂?
啊说到这里,明天的地方卫视又要演几遍“长虫变装美女子”的戏码吧?如果没有,也至少在戏剧频道有《白蛇传》节选看 —— 爱好真奇怪,因为考研时候了解到了戏曲,就对地方戏有了兴趣。还记得出差去金华的时候,地方领导带着大家看了婺剧折子戏《白蛇传》,自己一个人坐在后排看得起劲,回去的时候还回味了好几天,写了篇文章《金华: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 行走中国》。梦里也是喜欢的唱腔和打戏。
上课的一位朋友寄来了一个端午小礼盒。除了好吃的以外,里面有个小香包,上面绣着“和敬”,还有一套木质小香具。一个醒神通窍,一个舒缓安眠。不禁让我这个粗心大意的人都觉得仪式感确实能让生活变得可可爱爱。

如刚刚所言,我最近的脑顶上有一片小乌云,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打雷、下雨。可我还是收到了很多的善意。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失去了半年,半年中在哭在笑在躲在逃,仓皇潦倒。你看我还是个小孩子,但每个人都在用行动告诉我:别担心,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为世间所有温柔干杯。
我前天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边的姐姐问我:
“小冷,你还好吗?”
我好像,回到19岁的那个夏天了。

吃粽子了吗?

